都知道四川有一个别名叫做天府之国。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四大天府,分别是应天府、顺天府、承天府和奉天府。
其中这个天字表示的是天子,这些天府跟天子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那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现在又分别在哪儿?
先来看这个有双重身份的天府,首先是应天府,北宋时期应天府指的是今天的河南商丘。这里可能都有一个小误解,就是靖康之变之后,赵构在南京的应天府登基建立了南宋,但是这里的南京可不是我们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而是现在的河南商丘。
宋朝的南京国子监,也就是应天府书院,现在在哪儿呢?也在河南的商丘。不过这个误解实属正常,因为明朝,朱元璋攻破了吉庆路,下令将吉庆路改为应天府,这里的应天府就是江苏的南京,后来也成为了明朝前期的首都。
其次是奉天府,南明时期,末代皇帝朱由郎四处逃亡,被刘承胤挟持到了武冈。而之后,刘承胤就让他下旨把武冈州改为了奉天。所以南明时期奉天府就是今天的湖南的武刚。后来清军入城之后,就将奉天府又改回了武冈州,所以奉天府存在的时间其实是比较短的。
而清朝的奉天府是哪儿?清朝的龙兴重地,清朝皇帝的老家盛京沈阳。现在沈阳还有一个奉天工厂,可以说是见证历史了。
然后是承天府,有一点特殊,因为他的第二阶段和天子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他先是明朝设立的,明武宗去世之后,因为没有孩子,按照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次序,身在湖北的朱厚聪就被拉去京城即位,也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嘉靖十年,他把自己的出生地安陆州改为了承天府。就是今天湖北的钟祥。
第二阶段为什么说跟天子无关了?因为在郑成功攻打台湾之后,为了更好的统治台湾省,就在台湾的赤看城设立了承天府,取名于泉州佛寺承天寺。后来正式归顺朝廷,在1684年又把承天府更名为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布政史司。
最后的顺天府已经没有什么双重身份了。顺天府的由来其实跟朱棣的迁都有关。在1403年明成祖朱棣将北平改称为顺天府,在1421年正式迁都。所以顺天府是哪儿?——首都北京。顺天这个名称已经不用了,但是顺天府大堂却一直被保留着。
顺天府大堂坐落在鼓楼东大街内东公街,是中国古代城市管理机构仅存的官衙建筑。明清两代,京师以及附近州县称为顺天府,顺天府署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市政府”。由于顺天府管辖京师,明清朝廷将顺天府定为正三品衙门,比一般府衙级别高出三级。
随着时代的变迁,顺天府在民国时先后改为市立小学、东北中山中学和河北省路局,后又改做河北北京中学和教师进修学院。此后,顺天府大堂多次装修后被当做礼堂会场使用,逐渐失去了原来的面貌。
鱼游
我们隔壁还有河间府[笑着哭]
寂寞的辛酸
阴曹地府[得瑟]
海天律少
盾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