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帮康熙除掉鳌拜的布库少年,他们后来的结局如何?

白晴聊历史 2025-03-28 12:57:17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康熙帝的登基之路,充满了权谋与斗争。

鳌拜,这位权倾一时的权臣,曾几乎掌控了整个朝政,直到那一场震撼的政变将他从权力的巅峰拉下。

而这一切的背后,居然有一群年轻的布库少年,他们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助康熙帝除掉了这位威胁天下的大权臣。

八岁登基,羽翼未丰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生于康熙七年(1654年)。

他的父亲,年仅24岁的顺治帝福临,英年早逝。

面对群臣哗然,朝局动荡,年仅八岁的康熙,不得不承担起皇帝的重任。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顺治帝在弥留之际,指定了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辅佐年幼的康熙。

这四位重臣,各有背景,各怀鬼胎。

索尼久经沙场,但年事已高;苏克萨哈曾追随权臣多尔衮,不得人心;遏必隆虽出身名门,却优柔寡断。

唯有鳌拜,凭借其雄才大略和战功赫赫,在四人中脱颖而出。

然而,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这位康熙的祖母,却看透了一切。

她深知,若任由鳌拜专权,皇权难保。

为了帮助康熙掌控朝政,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让康熙娶索尼长子的女儿为皇后。

这桩政治联姻,不仅巩固了皇室与蒙古贵族的关系,更拉拢了索尼这个强大盟友。

初露锋芒,韬光养晦

然而,康熙并非是个天真无邪的孩童。

在太皇太后和索尼的指点下,他很快意识到,要想铲除鳌拜,必须先伪装自己,蒙蔽鳌拜的双眼。

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狸猫换太子"游戏,拉开了序幕。

表面上,康熙依旧是那个爱玩爱闹的小皇帝,沉溺于享乐之中,对朝政漠不关心。

但私底下,他已经开始布局,训练自己的秘密力量。

传说中,康熙暗中挑选了一批忠心耿耿的少年侍卫,教授他们擒拿格斗之术。

这些少年,大多出身布衣,从小在街头巷尾摸爬滚打,身手不凡,却又对皇帝忠心耿耿。

鳌拜看着康熙我行我素,以为这个小皇帝真的是个无能之辈,完全放松了警惕。

他万万没想到,一场惊天的谋略,正在暗中酝酿。

而那些不起眼的少年侍卫,将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扮演关键的角色。

金蝉脱壳,一击制胜

随着时间的推移,康熙的羽翼渐丰。

在索额图的帮助下,那支秘密训练的少年侍卫,已经成长为一支勇猛精锐的部队。

而鳌拜,却还沉浸在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美梦中,对康熙的小动作,毫无察觉。

时机终于成熟了。

康熙故意召见鳌拜,鳌拜毫无戒备地走进了鹿苑宫。

就在这时,埋伏已久的少年侍卫们,突然跃出,出其不意地将鳌拜擒住。

鳌拜虽然武艺高强,但在这些训练有素的少年面前,也是束手无策。

传说中,在这次"金蝉脱壳"的行动中,主要有五名少年侍卫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分别是:皇室旁支爱新觉罗·赤哈,年仅17岁;满洲贵族齐佳·明图珠,16岁;康熙母族佟佳·扬古泰,14岁;汉八旗将门之后黄昌顺,15岁;以及出身布衣的魏宝全,年仅12岁,却是制服鳌拜的关键人物。

功成名就,后事如何

鳌拜伏诛,康熙终于集权在握。

对于这些立下大功的少年侍卫,康熙自然是重赏不吝。

在众多少年中,爱新觉罗·赤哈和齐佳·明图珠最得康熙信任。

他们先后被调入兵部,前程似锦。

然而,天妒英才,赤哈却英年早逝,在担任湖南巡抚时,年仅36岁。

而明图珠,在母亲生病后,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甘愿放弃高官厚禄,辞官归乡,侍奉老母。

这种孝行,不仅令康熙动容,也让世人钦佩。

康熙不仅批准了他的辞呈,更赐予他五万两白银,助他侍奉母亲,开创商业。

明图珠从此远离官场,专心经商,最终成为一代巨贾。

佟佳·扬古泰,虽出身蒙古贵族,却因有康熙外戚的身份,在官场上一路青云直上,官至高位。

黄昌顺本是忠良之后,却不知不觉染上贪婪,最终锒铛入狱。

但念其立功之事,康熙最终免其一死。

而魏宝全,这个出身布衣的少年,却有着最传奇的经历。

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武艺,他在擒拿鳌拜中立下了头功。

康熙对其赏识有加,破格提拔为广东巡抚。

然而,官场的压力和束缚,却与他的性格格格不入。

最终,魏宝全还是选择辞官归乡,凭借皇帝赏赐的巨金,经商发家,成为一方富豪。

幕后英雄,引人深思

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真正默默无闻,却立下汗马功劳的,其实是索尼的儿子索额图。

正是他,为康熙出谋划策,精心设计了这场"金蝉脱壳"的行动。

鳌拜倒台后,索额图的权势也水涨船高,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不仅辅佐太子胤礽,更在朝中树立了自己的势力。

然而,权力的游戏,从来都充满了危险和诱惑。

索额图虽然才智过人,却也难逃厄运。

在太子党争中,他站错了队,成了康熙猜忌的对象。

康熙认为,索额图在背后操纵太子,对皇权虎视眈眈。

怒不可遏的康熙,下令将索额图抄家夺爵,并囚禁于宗人府。

昔日的第一功臣,转眼就沦为阶下囚。

而那个曾经叱咤风云的索额图,最终也难逃一死。

康熙亲口将其定为"本朝第一罪人",彻底封杀了这位幕后英雄。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挡。

鳌拜的倒台,标志着皇权的逐渐稳固。

而那些在康熙年少时,为他出生入死的少年侍卫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有的早逝,有的贪婪,有的殒落,有的洒脱。

他们的人生轨迹,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在权力的漩涡中,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每个人都难逃命运的捉弄。

然而,那些少年侍卫的故事,却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他们虽然出身不同,但都怀着赤诚之心,为心中的信念而奋斗。

或许,这才是我们应该铭记和学习的。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为理想而奋斗的人,永远都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

他们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

而康熙,这个从八岁起就背负重任的皇帝,更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人物。

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权谋与智慧的教科书。

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去感受那些年少侍卫的热血与勇气,去领略那个年仅八岁的皇帝的非凡智慧。

或许,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只要我们怀揱一颗赤子之心,勇敢地去追逐梦想,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0 阅读:16
白晴聊历史

白晴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