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华北军区“二局”的工作人员前往聂荣臻办公室,提供了一则关键情报,涉及长期潜伏在晋察冀军区的内奸。
这名内奸掌握着军区核心情报,曾向敌机透露轰炸目标,包括毛主席曾经的住所。
毛主席得知情况后,便询问这个内奸是谁,当年他是怎样潜入的,是怎样为敌机提供指引,
让他差点也死于炸弹之下的呢?
这个内奸潜藏极深,又是怎么露出马脚,最终怎么被抓住的,他的结局下场如何?
如果您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
1948年,我党日渐占据战争优势,这让蒋介石愈发焦虑,想要计划利用空军力量,对我党领导实施有目标轰炸,试图摧毁我党指挥体系。
为了应对敌人的这一策略,我党决定分头行动,一部分留在西北地区,而另一部分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前往华北,指挥与国民党的最终决战。
1948年,毛主席来到了阜平城南庄,这也是聂荣臻指挥部所在。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毛主席来到后不久,这里就发生了敌机袭击案,聂荣臻正竭力寻找内鬼时,忽然又发生了一起血腥命案。
两次事件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破案的关键点隐藏在何处?
命案的遇害者是供给部中灶食堂的高司务长,当时炊事员打算去找他领面粉,不料抵达院子时,发现高司务长倒在卧室门口。
保卫局对案发现场进行细致的勘察,发现高司务长因天气热,躺在木板上睡觉时,他的咽喉被刀刃一刀割断,地上都是血迹。
这意味着他被凶手一刀致命,可见凶手对环境相当熟悉,因此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很大。
保卫局走访周边,找到了高司务长的邻居,那是一对老夫妇,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却发现了奇怪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面对如此血腥的场面,即便是战士也难免心生恐惧,何况家中发生命案更会让人恐慌,但这对邻居却显得异常平静。
保卫局确认两人很可疑,迅速抓捕并审讯,但令人意外的是,老人在被关押进监狱后,使用手帕自尽,而老妇也在家中服毒身亡。
在当时的敌我环境下,这一连串事件表明,这对老夫妇与国民党特务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两人迅速自杀,可能是担心保卫局获得关于敌机袭击案的信息,也可能是保护潜伏在我党内部的重要人物。
案件线索就此中断,但敌机袭击案关乎毛主席生死,当时是怎么回事,真凶躲哪里了?
那是几个月前,1948年5月18日,聂荣臻在吃早餐时,突然听到飞机引擎的轰鸣声。
城南庄已经许久没有敌机出现,为何突然会有飞机来此?
聂荣臻感到不妙,看到一架国民党飞机在盘旋,辨认出那是侦察机,而侦察机离开后,轰炸机必将接踵而至。
它们来此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毛主席正在这里!
那天由于连日来的劳累,毛主席身心俱疲,一时难以入睡。于是让护卫李银桥给他两片安眠药,服药后才慢慢入睡。
刺耳的防空警报立刻响起,聂荣臻急忙赶来,只好喊醒毛主席,指示李银桥立即转移,将主席送到百米外的防空洞。
毛主席正在睡眼蒙眬时,大家迅速用担架抬起他,刚刚迅速转移到防空洞,敌机紧接着就投下炸弹,准确投向了毛主席的住所。
聂荣臻目睹房屋被炸得四分五裂,不禁感到一阵后怕,意识到如果再晚几秒钟,情况可能会非常严重。
但毛主席却显得异常镇定,没有关注那座被炸毁的房屋,反而捡起一块炸弹碎片,笑着说这东西可以用来打造锄头。
毛主席的革命生涯中,多次险些遭遇生命危险,但这次的敌机袭击案,可谓是凶险万分。
这绝非国民党的一次普通轰炸,而是一场专门针对毛主席的阴谋!
那为何敌机能精准找到毛主席住所,到底是谁泄漏了毛主席行踪?
毛主席的行程严格保密的,护卫也非常森严,且休息地点并不固定,但国民党似乎总能知道他的行踪。
这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国民党特务在周边潜伏,二是内部人员泄露了信息,那到底是谁?
聂荣臻通知保卫局,成立专案组秘密调查,但经过半年努力,却没有任何进展。
正当愁眉莫展时,又出现了食堂高司务长命案,邻居老夫妇特务自杀,自此线索中断了。
此后解放战争激烈,聂荣臻始终牵挂这事,多次派人继续调查,想要找出真凶。
直到案发一年后,一封意外截获的电报,揭开了这起案件的真相。
北平和平解放之后,华北军区的“二局”截获了一封特务电报,除了汇报活动和请求资金支持外,还包含了一段关键信息:
电报大意是,自加入工作以来,组员刘从文表现努力,提供的情报每次都有价值,建议按照中尉待遇正式任命。
华北军区根据这个名字立即排查,很快查到司令部里从事炊事的刘从文,而他原来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小灶司务长,后来调任至此工作。
与此同时,他们发现在阜平地区,不断有可疑无线电信号出现,便开始夜以继日追踪,最终锁定发射信号源,在军区机关周边约三百米半径的区域。
技术组秘密安装多台定向接收设备,利用三角定位法缩小搜索范围,同时实施蚂蚁搬家战术,以修理水电设施为借口,分阶段进入可疑地区调查。
在检查孟宪德家的地窖时,技术组检测到微弱电磁信号,还发现伪装的电台信号接收器,于是判断他极有可疑,迅速进行了抓捕。
保卫局同时迅速出动,立刻抓捕刘从文,对其住所进行搜查,发现特务提供的贵重财物。
聂荣臻得知此事后,命人进行严格审讯,看到两个终于承认罪行,心中长松了一口气,于是立刻向毛主席做汇报。
案件彻底查清了,毛主席询问了特务身份,问起当年的那次敌机袭击,还有食堂高司务长命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根据刘从文的老实交代,这件事最初还得从他说起。
刘从文来自阜平县周边的贫农家庭,曾受过几年教育,还经营过一家饭店,厨艺颇佳。
1939年,他加入晋察冀军区供给部,最初担任合作社炊事员,后来被调到司令部小伙房,从炊事员逐步升迁至司务长。
当时条件艰苦,刘从文的职位重要,但他并不满足现状,总想要更好生活,因此经常向朋友抱怨。
这个朋友就是孟宪德,他是当地王快镇大丰烟厂的负责人,与刘从文是同乡,两人均从事后勤保障工作,因此彼此相识。
但孟宪德还有另一个秘密身份,那就是国民党特务。
孟宪德经常到不同地区出席商业活动,因此引起国民党特务注意,多次邀请他吃喝玩乐,用金钱美色来诱惑他,让他彻底沦陷了。
不久后孟宪德掌握发报技术,并带回电台藏匿在烟厂阁楼上,多次传递我党的情报。
但孟宪德仍不满足,意识到他处于外围,难以获取我党的重要情报,于是转移了目标,找到了好友刘从文。
在孟宪德暗中牵线,其他特务同样的金钱攻势下,刘从文的立场变得不坚定,很快被成功策反,成为国民党特务。
当时蒋介石得知,聂荣臻与晋察冀军区驻扎在此,于是想派遣特务偷袭和暗杀,但聂荣臻防御紧密而且建了防空洞,因此他们一直没成功。
就在特务绞尽脑汁时,忽然得到刘从文传来的秘密消息,毛主席竟然进驻城南庄!
特务心中大喜,秘密地将毒药交给刘从文,并指示他在食物中下毒,目标自然就是毛主席!
但这个暗杀计划失败了,因为毛主席不在军区小灶食堂用餐,他的日常生活由专人照料,并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使得刘从文难以接近。
特务再想出计谋,想让刘从文趁机接近,直接开枪暗杀,但是毛主席身边防御紧密,靠近得先通报,且不能携带武器,因此计划再次失败。
1948年5月初,国民党特务多次尝试失败后,想出了一个更加恶毒的法子。
那就是派飞机直接轰炸,但城南庄位于太行山深处,而且晋察冀军区机关在此,那么肯定有防空设施。
如果只是进行普通轰炸,即使将城南庄夷为平地,也无法确保炸到毛主席,因此无法实现他们的目标。
为了精确轰炸目标住所,必须一次性成功,关键在于准确为飞行员指示方位。
特务计划给刘从文电台,以便在飞机到达时与飞行员沟通,不过刘从文不会用电台,只能改变计划。
他们还想在毛主席住所放火,但这个计划也遭到否决,因为刘从文无法靠近。
经过多次的谋划后,他们想到了一个替代方案:
在白天对住所进行轰炸,并在住所周围布置几堆玻璃碎片,利用太阳光的反射,为飞行员指示目标。
这个方法相对简单,实施起来不难,所以刘从文放玻璃渣时,侥幸地成功了。
不过毛主席吉人自有天相,岂是小小敌机能够偷袭的,自然是安然无恙过关。
那么高司务长命案,与敌机轰炸案有何关联呢?
事实上在敌机袭击那一天,除了刘从文利用玻璃碴反光外,潜伏在城南庄的老夫妇特务,也在用绑在竹竿上的白布条为轰炸机指引目标。
只是这一行为恰巧被高司务长目睹,尽管老夫妇声称,白布条是为炊事员准备的围裙,高司务长并未深究,事情似乎就这样被掩盖过去。
后来随着调查的深入,老夫妇意识到这个破绽,便决定通过杀人来掩盖真相,并随后自杀试图将一切埋葬。
幸好天网恢恢,即便是周密的暗杀计划,最终还是因为一纸电报而彻底败露。
如今真相大白后,经过特别军事法庭的审判,孟宪德、刘从文被判处死刑,被押送到北京永定门附近的刑场执行枪决。
这起特务案件的审判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促使各地开展深入的反特务斗争教育,强调提高警惕和保守机密的重要性。
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极大鼓舞我党军民的斗志,有效打击国民党特务的嚣张气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有利条件。
听到这儿,您有何感想,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参考资料:
【1】中华网军事频道.《1948年,毛主席位置暴露,遭敌人精准轰炸,一封电报让内鬼浮出水面》.2023-10-20.
【2】红色阜平.《阜平村庄考|1948年王快镇人刘从文、刘从志、孟建德等六特务参与谋杀毛主席落网记》.2024-12-29.
【3】百度百科.《刘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