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池史——广西合浦(廉州府城)篇

吴钩斩古今 2025-01-19 09:14:32

“合浦岭表遐邑,山势起伏,川流湾回,龙门跨其东,州江绕其西,南有䙸头岭拱其前,北有五黄山擁其后,大廉镇于东北,巨海环于西南,而县治中据,当平衍之地,此一邑之形胜也。”

二战末美军航空测绘合浦周边地形图

秦平百越,置象郡,合浦之地属象郡。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军灭南越国。划出南海郡、象郡交界地另置合浦郡,郡治合浦县。

廉州府志图

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马援率军万余自合浦沿海岸西进平定交趾叛乱。

三国吴黄武七年(228年),合浦郡改称珠官郡。太元年间复改回合浦郡。

合浦县志图

南齐建元元年(479年),合浦郡迁治徐闻县。永明六年(488年),析合浦郡置北流郡,合浦郡迁治回合浦县。

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合浦县

南梁天监元年(502年),越州治迁于合浦县。大通年间(528年),置合州。大同末年,为与北方合州(合肥)区别改称南合州,设治徐闻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将合浦郡并入越州,并将南合州改回合州之名(彼时北方合州已改名为庐州)。大业元年(605年),越州改称禄州。大业三年(607年)禄州并入合州,同年合州改称合浦郡,郡治仍在合浦县。

50年代合浦县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合浦郡为越州。贞观八年(634年),以其地有大廉山,又改越州称廉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廉州为合浦郡。乾元元年(758年)又称为廉州。

合浦县(廉州府城)范围示意

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废廉州,改设太平军。同年撤销合浦县,并入石康县。咸平元年(998年),废太平军,恢复廉州合浦郡,同时复设合浦县。

1941年合浦

熙宁八年(1075年),越南李朝发兵攻入北宋境内,连占钦、廉二州。经此一役后,廉州防务日渐急迫。元祐三年(1088年),始筑廉州土城,至绍圣年间,知府罗守成修筑完工。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廉州为廉州路。至元三十七年(1293年),设廉州市舶提举司,专管外国海商及朝贡团,但次年即裁撤。

合浦(廉州府城)城头眺望城下的道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廉州路为廉州府。洪武三年,百户刘春增筑六百九十丈五尺(俗称旧城)。洪武七年(1374年),降廉州府为州,并废合浦县,廉州仅辖石康一县。

合浦县城内街道

洪武十四年(1381年),廉州再度升格为府,复置合浦县,廉州府治合浦县。洪武二十八年,指挥孙全复移东城一百五十丈,增广土城四百十八丈(俗称新城)。宣德年间,指挥王斌将土城砌以砖,开设城门三座:东门朝天、西门金肃、南门定海。

合浦(廉州府城)东门

成化初因旧城狭隘无险可依(先前遭瑶民义军攻克),知府邢正会向省府请得拨款,命指挥张福督修增拓东南北三面城墙,并增建敌楼串楼南壮楼及谯楼。成化七年(1471年),石康县并入合浦县。嘉靖三十四年,知府何御重修城垣,并筑东、南两门月城。至此城垣周长共计八百零二丈,高三丈二尺。

合浦(廉州府城)东门街

民国抗战期间,为防止日军占据县城后据城固守,将城墙自行拆毁。

0 阅读:7
吴钩斩古今

吴钩斩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