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得知武松断臂后,对吴用说了句话,武松懂了,留下照顾林冲

崔崔不是催 2025-02-18 10:44:03
前言

水浒里有个转折点,那就是朝廷招安。招安之前,梁山好汉惩恶扬善、替天行道,恩恩怨怨都能快意解决,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可招安之后,梁山好汉就各奔前程了,好多人最后下场还特别悲凉。

武松不管是在历史当中,还是在后人的谈论里,那可都是备受称赞的人物。他和宋江之间的情义,大家也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不过在征讨方腊的时候,武松特别不幸,胳膊断了。后来他听到宋江对吴用讲的那些话后,就坚决地走了,打算去照料林冲。

宋江到底说了啥?他俩可是结拜的好兄弟,为啥武松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一、态度的转变

武松的性格还有对宋江的态度,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有了变化。他刚进入江湖的时候还很青涩,可经历了好多事儿之后,心境变得特别沧桑。宋江后来做的那些事儿,武松可都瞧在眼里,所以,武松对宋江就不像刚开始那样依赖,也不会啥都听宋江的了。

武松家里穷得很,打小的时候父母就没了,就剩下他和哥哥相互依靠着过日子。武松性格刚猛,可武大郎,跟武松完全不一样,他胆小怕事,特别懦弱,就因为这样,他老是被人欺负。

武松哪能眼睁睁看着哥哥被人欺负?最后就变成这样了,武大郎是不再被欺负了,可他俩却得一直吃官司,不是把张三打了,就是把李四揍了。

武松结识柴进之后,日子才慢慢变好。在柴进那儿,武松的生活倒是有了保障,可他老感觉缺点啥。等见到宋江的时候,武松立马就觉得,这就是自己一直想要找的人。他特别认同宋江的想法,两人一见面就投缘得很,当场就结拜成兄弟了。

得承认,刚开始的时候,宋江在武松眼里,那可不只是好兄弟,简直就是人生导师。武松好多决定和想法,都是受宋江影响才有的,武松打心底里就特别信服宋江。所以那时候上梁山,武松就只听宋江的,宋江指哪儿他就打哪儿。

特别是晁盖死了之后,宋江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梁山的老大。那时候武松对宋江可是满腔赤诚,他还觉着宋江有那个本事坐头把交椅,打心底里拥护宋江。要说武松的想法开始改变,还得从招安这件事说起。

大家都知道武松是不赞同招安的,可宋江,他就想接受招安。就像后人说的那样,给朝廷效力才是宋江最大的心愿。

武松嫉恶如仇、率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特别有血性。就因为这,当武松看到宋江对朝廷派来的官员小心翼翼地讨好,低三下四的样子,心里可不舒服了。说不舒服,其实就是心里很有想法。不过到最后,大家还是都听了宋江的话,接受招安了。

可在大伙心里,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谁都不太服气,也不怎么赞同宋江招安这个决定。这时候也许有人就会问了,武松要是有想法的话,为啥不离开梁山?

这就得说说武松的性格了。哪怕他对宋江的决定很不赞同,可在他心里,排在首位的还是“仁义”。他一直没忘当年宋江对自己的帮助,就因为讲义气,武松最后成了朝廷手中的剑。

而且这时候的武松要是离开了梁山,离开宋江,他也没地儿可去。当然了,受宋江的影响,武松心里还存有那么一丁点儿希望,他觉得皇帝是被蒙在鼓里的,朝廷还是有希望的。

可没过多久,武松仅有的希望就被宋江给弄没了。朝廷的待遇不公平也就罢了,宋江的态度更是让武松受不了。

二、武松断臂

梁山众人那可是经历了不少波折,最后终于顺利进入朝廷了。这时候朝廷还用得着他们,所以给了不少赏赐。

没过多久,梁山的那些人就被朝廷派去攻打辽国了。打赢之后,又被朝廷派去平定方腊。就像后人说的那样,朝廷不过是把他们当成工具罢了,可在宋江看来,这是朝廷重视他。所以,为了向朝廷表明自己的忠心,宋江在征讨方腊的时候必须得赢。

在《水浒》里,镇压方腊起义算是后期的一个转折点,为啥这么说?因为打完这场仗以后,那些好汉们就都要走向各自的结局。接受朝廷招安之后,宋江的野心就不再藏着掖着了,武松瞅着从前的好友,心里那叫一个失望。

这时候,宋江心里对武松可不像以前那样了,为啥?就因为招安那阵儿,武松跟他对着干。没过多久,在一场战役里,武松左边胳膊不小心被敌军给弄伤了。那剑一砍下来,武松疼得差点就晕过去了。多亏鲁智深这时候赶紧上前护住了武松,要不然武松就死在敌军剑下了。

武松这边醒过来之后,瞅见自己那快要掉的胳膊,心一横,说砍就砍,立马拿着手里的刀把胳膊给剁了。这时候的武松少了条胳膊,战斗力跟以前比那可差远,简直就成了个废人。

这边,吴用领兵去救援的时候,刚好瞧见宋江在那儿抹眼泪。吴用赶忙走上前去,问宋江为啥哭。宋江就回答说:“武松都成废人了,我这心里难受!”可要是真心为兄弟们考虑的话,又何苦非得拉着兄弟们去给朝廷办事?

武松心高气傲这事儿大家都知道,能想象到他听了宋江那番话是啥感觉。这时候吴用开口了:“现在战事正吃紧,国家大事才是顶要紧的,别再为这些事儿伤心!”瞅着这两人这么冷淡,武松这时候终于想通了。

在宋江心里,对朝廷的忠诚可比兄弟义气、兄弟性命重要多了。被宋江打压之后,武松也打算顺着他来。没过多久,征讨方腊的时候死了好多兄弟,不过最后还是胜利了,接着就该回京城领赏了。可武松不愿回去领赏,他要去照料生病的林冲,远离这世间的纷纷扰扰。

宋江听到武松的选择后,一点挽留的意思都没有,就这么让他走了。想当初,他俩那可是感情深厚得很,如今弄成这样,真让人忍不住叹气。

三、忠心朝廷

水浒的核心,就俩字——“忠义”。要说忠,宋江那可是相当有代表性的。怎么说?打从他刚一出场,那身上透露出来的全是对朝廷的忠诚劲儿。

宋江当年做押司的时候,对朝廷那叫一个忠心耿耿。后来因为晁盖的事儿,被朝廷盯上了,还惹上官司,眼看就要被朝廷收拾了。可宋江一开始根本不想上梁山,他觉得上梁山那就是不忠不孝,在他心里,自己必须得效命于朝廷才行。

最后实在是被逼得没辙了才上的梁山。等他坐上头把交椅之后,干了件挺耐人琢磨的事儿,就是把“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征讨方腊回来以后,高俅在酒里下了毒。都到了命在旦夕的时候了,他居然还能说出:“宁可朝廷对不起我,我也得对朝廷忠心耿耿!”

结语

嗨,你想,他俩走到现在这个地步,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为啥这么说?因为他俩追求的东西压根就不一样嘛。宋江这人就不用多讲了,他心心念念的一直都是加官进爵,功名利禄,还有封妻荫子这些东西。可武松,他追求的就是兄弟之间的义气,那种在江湖上快意恩仇的生活。

0 阅读:9
崔崔不是催

崔崔不是催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