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池史——广东五华篇

吴钩斩古今 2025-02-14 09:42:46

五华,古称长乐。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遣陆贾出使南越国,宣扬国威,使得南越赵佗臣属汉朝。相传赵佗为移风易俗筑重台于五华山下名曰长乐台。

二战末美军航空测绘五华县(华城镇)周边地形图

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划兴宁县西南部地区设长乐县,又割龙川县地以益之,取当地古迹“长乐台”为名,属循州。起初县治设于长乐镇。至绍兴十九年,县治迁于九龙冈下(即水寨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复迁县治于长乐镇。

道光长乐县志县城图

明洪武二十年,知县陈坚始筑县城,周长六百二十四丈,高二丈,开城门四座,各有城楼。次年设长乐守御千户所,隶属惠州卫,额领千户、百户等官并旗军共1036人(后调戍梧州、河源等处,外加脱籍逃兵,至明中后期仅余200余人)。

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五华县

天顺五年,山寇猖獗焚荡沿线城郭,并乘势入寇长乐县城,攻城月余,因城池严备,县官用命不得破而去。

1947年五华城街道图

嘉靖元年,佥事施儒增辟南城四百二十五丈,又因卫所军减员严重,改招募民壮守城。嘉靖三十一年,佥事尤瑛大修城垣,增高三尺,四门楼皆易砖石,高三丈七尺,东曰阳春、西曰清源、南曰宁海、北曰肃岭。

50年代初五华县华城镇(1954年县治迁于水寨镇)

万历十六年,参政蔡国炳再度增高城墙二尺。至此县城周长一千零五十九丈,高二丈五尺。护城河宽九尺,环城一丈之内不许百姓建房屋,城防固若金汤甲于周边诸邑,故而一旦乱起,周边诸邑百姓都往此处避难。

五华县城范围示意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长乐改属嘉应州。

民国三年(1914年),全国地名普查,因广东、福建两省均有长乐县,考福建长乐建置于唐初,遂改广东长乐为五华县,县治长乐镇亦改名为华城镇。1954年县治自华城镇迁至水寨镇。

1 阅读:774
吴钩斩古今

吴钩斩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