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种低端职业,被称为“下九流”,现在却相当吃香

柠檬说历史 2019-03-06 20:58:35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事物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职业这一角度来瞧瞧这种改变。现如今,我们更相信职业不分高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众所周知,在古时候人们对于职业确实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因为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历朝历代大都奉行着“重农抑商”和“万般皆可抛,惟有读书高”的精神理念。故而,“士农工商”这四个字清晰而又森严的将各种职业都区分了开来。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古时候被人们所看不起的这三种“下九流”职业如今却是实实在在的香饽饽,那是相当的吃香。

我们要说的第一个职业就是木工了。木匠们普遍都将创作出《鲁班书》的名匠鲁班尊为祖师爷。刚开始的时候,会做木工的匠人们的身份地位在“工”这一阶层中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在“不事农耕”的满人入关之后,木匠的地位是一落千丈,很快就跌到了谷底。

好在是真金不怕火炼,木工这门技艺在如今可是备受追捧的。许多人都不惜重金也要购买匠人们手工制造出来的木制家具。

第二个就是练着顶上功夫的剃头匠了。古人们一直都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随意的进行破坏、抛弃。故而对剃头的需求也就比较少,后来从无到有、逐渐兴起,但却实打实是一种为人所不齿的行当。与其挑着扁担走街串巷,但不如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来的实在。

现在不一样了,男女老少们都有理发的需求。而且除了简单的剪发之外,更是玩出了各种不同的花样。剃头匠们也不再叫做剃头匠了,而是摇身一变成了美发师、造型师,还有托尼老师也是随之一炮而红。

作为压轴出场的也是身份地位改变最大的就是艺人了。在古时候,人们往往是因为实在是难以糊口了才会选择将自己或者孩子送去学艺,好博人一笑,以求活下去。这些人大都集中在青楼(分为卖艺不卖身和卖艺又卖身两种)、茶馆(台上唱戏的戏子、桌子后边说书的人等)以及街头这三种地方卖艺。即便是技艺高超也不过只是人们茶余饭后口中的谈资罢了。

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明星效应可是有目共睹的,不用笔者进行过多的赘述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收入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感谢您的观赏!期待您在下方评论区发表看法与评论!

0 阅读:46

柠檬说历史

简介:专注历史,热爱历史,分享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