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一路势如破竹的砍杀,或多或少得益于卫青在正面硬刚匈奴主力,得益于卫青扭转汉匈对战的士气,卫青之后汉军不在怕匈奴了;得益于卫青革新战法战术,卫青之后,汉军骑兵运用穿插,迂回,包抄等骑兵战术炉火纯青,跟匈奴以骑对骑不落下风,卫青之前的汉军骑兵跟骑在马上的步兵没啥区别
得益于卫青收复失地,俘获数百上千万牛羊马匹,改良马种,建设马场,培育马匹骑兵,卫青之后,汉军真真正正的能够组建大规模骑兵远征!可以说,卫青之后汉军将领们(包括霍去病)对匈战争取得的成绩,卫青要占一小半的功劳,卫青打下的基础太好了,相当于把汉军改造了一遍!
卫青的性格只能说明他脾气好。战争胜利靠的是指挥能力和谋略。卫青有基本的谋略,能发挥好部队的战斗力。李广个人勇武不在话下,但军纪不严。指挥作战只知道带头冲锋,不知道发挥下属的能力。所以老是打败战。汉武帝不用他是对的,元帅绝不要仅仅只是自己勇敢,要敢于发挥手下的能力。并且匹配合适的对手。
元帅要正确估计敌人和自己人的战斗力,每一次的派遣都要让我方战力占上峰。如果没有胜算,就要准备后续援兵,如果还不能胜,就要选择险要地形,做好防御接应我方的败军。如果只是一股脑的冲锋,失败了也不能稳定阵脚,没有通盘考虑,这样的人做不了将军。
并且在那个时代司马迁看不上卫霍很正常,一个马奴一个私生子,而且汉朝外戚的问题一直很严重,汉初的诸吕之乱,西汉未甚至被王家篡位,但是司马迁对于卫霍的功绩一点没少记录,就凭这些功绩后世有几人能达到这个水平
其实李广是世家子,司马迁也是同一阶层,而且司马迁对汉武很多的用人和军事行动持反对态度,美化一点李广也是正常。卫青由于出身低微,历史评价偏低,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汉武时期对匈奴的由守转攻,卫青是军事上第一功臣。
司马迁笔下的大汉朝庭关系很有意思:刘邦被说成是其母和龙私通的私生子。汉文帝母亲先跟魏豹,然后才跟了刘邦,汉武帝母亲先跟人生了一个女儿,又跟汉景帝刘启生了武帝刘彻,汉武帝的小舅子卫青是私生子,随母姓,汉武帝小姨子的儿子霍去病是私生子,20多岁才和父亲相认。卫霍以外戚私生子身份,却立下了不世大功。
卫青放在中国古代史上都算为数不多的名将,人家突出一个字就是稳,多么复杂的局面都能处理的有条不紊,什么场面都能稳得住,让人放心!这还不牛逼,那估计就没有牛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