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三易生活曾在相关内容中指出,最新的市场数据显示,采用低性能主控芯片、健康算法相对简陋的“智能手环”类产品,如今的销量正在明显衰退。
众所周知,对于如今的智能腕上设备而言,它们其实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大类。
分别是低性能、小尺寸的廉价智能手环。
同样低性能、功能简单,但造型更豪华一些的“轻智能手表”。
以及真正采用高性能主控,配备可安装第三方APP的操作系统,并内置更精确传感器与运动、健康监测算法的“全智能手表”。
当然,从本质上来说,“轻智能手表”在芯片与系统这些核心层面,与定位更低的智能手环差异其实并不大。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当智能手环的市场份额出现明显萎缩时,不少人都认为这同样代表了消费者对于“轻智能手表”的摒弃,结果大概率会有利于“全智能手表”的原因。
可问题就在于,在如今的行业状况与技术水平下,“全智能手表”本身就真的“争气”吗?
比如目前最“主流”的安卓旗舰智能手表平台、也就是高通骁龙W5 Gen1系列,其实已经是接近30个月之前的产物了。虽然4nm制程如今看起来似乎并不老,但它的CPU还是四核Cortex-A53,要知道这可是14年前的“古董架构”。
而且骁龙W5 Gen1系列虽然内置了额外的运动协处理器和独立NPU,但用的架构方案却是很独特的Arm公版Cortex-M55以及Ethos-U55,而非“现代骁龙平台”里被高通打磨得炉火纯青的自研RSIC-V与Hexagon。换句话说,骁龙W5 Gen1系列不仅CPU老旧,协处理器和NPU也很难直接受益于高通自家的技术堆栈。
当然,还有稍强一点的三星Exynos W1000。作为业界首款采用3nm GAA工艺的量产SoC,Exynos W1000的制程毫无疑问很领先。此外它也具备1*Cortex-A78与4*Cortex-A55的CPU组合,以及Mali-G68MC2 GPU方案,这使得它的性能数倍于过往的智能手表主控(比如高通的骁龙Wear 4100或三星Exynos W920),能够支撑更华丽的界面动画以及更复杂一些的健康/运动监测算法。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上述这两款“安卓全智能表”SoC,在架构层面相比苹果的S10 SiP来说还是太落后了。要知道,S10 SiP采用的两颗Sawtooth CPU核心,本质上是A16里的“能效核”同款设计。与此同时,它还集成了苹果自研的单核心“G15M”GPU,以及同样源自A16的4核心神经网络单元。
如果单看跑分的话,那么安卓旗舰智能表里的4核(高通)与5核(三星)主控方案,可能未必就低于苹果的双核处理器。但真正的问题在于,苹果的智能手表处理器在架构上与主流的苹果手机明显要更“靠近”,而安卓的旗舰智能手表处理器在架构和技术上,却已经被哪怕是主流的安卓手机SoC给拉开了巨大的“代差”。
如此一来,站在厂商以及软件开发者的角度来说,如今的安卓“全智能手表”其实就非常尴尬了。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忍受这些智能手表SoC和“主流手机平台”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代码和指令集环境。说得俏皮一点,或许每一次给安卓智能手表写系统和软件,这些开发者都会有一种在“考古”的感觉。
那么面对这样的局面,安卓智能手表行业有“破局”的办法吗?其实还真可能有,那就是将部分功能、服务,比如专业的长期健康监测、或是运动辅助功能做成“付费订阅制”。
可能有些朋友看到这里会感到不解,不是说安卓智能手表的硬件架构落后吗,就这还想做订阅服务,不就等于变相加钱,这样搞用户能答应吗?
其实大家要理解一个基本原理,那就是不管是对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还是什么别的设备而言,它们的“成本”本就不仅限于硬件制造成本。诸如后续的系统更新、软件更新这些,同样也要消耗厂商的人力、物力,一样是会被算进产品成本当中的。
如此一来,对于现阶段的产品而言,我们购买这些设备时,实际上付出的价格就不只是包含了设备的硬件,还包括了对未来系统、软件更新服务的“预付费”。
既然如此,如果厂商将一部分软件功能单独拎出来做成“订阅包”,就会带来至少两个好处。一方面,将有望降低设备的售价,从而让那些用不到这部分功能的用户可以花更少的钱入手新表,在客观上提升相应智能手表产品的“性价比”。
另一方面,对于真正需要这部分功能的用户来说,因为他们单独为此付了钱,所以厂商就必须将这些“付费功能”做得比现在更好。不管是打磨、适配更复杂的监测算法,还是通过与第三方合作来提供专业的健康和运动建议,这些都是在现有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中已经很成熟的做法了,并非我们三易生活的无端想象。
有意思的是,这种“付费服务”本身,甚至可能促进前面所说、智能手表硬件落后问题的解决。
就在近日,知名运动手表品牌Polar推出面向健身者的付费订阅服务后,一些业内人士就明确指出,相关服务所涵盖的运动训练计划过分偏重耐力运动、对力量训练缺乏支持。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现有的智能手表硬件,还无法准确检测力量训练过程中的身体变化。
反过来说,如果更多的智能手表厂商想要通过付费订阅来增进长期收益,那么主动推进智能手表的硬件革新,可能就会变成不得不去完成的一件工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