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绝不能随便检查,医生揭秘

悬泉大瀑布 2025-04-20 11:14:4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在现代医学领域,冠状动脉造影被公认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这一技术能够直观清晰地展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及病变情况。

然而,许多患者和家属在面对医生建议时常常陷入困惑:既然是金标准,为何医生却不建议所有疑似冠心病患者都进行这项检查?

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医学考量?本文将揭开冠脉造影的神秘面纱,解析这一技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以及临床应用中的关键考量因素。

冠脉造影,全称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在X线荧光下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检查方法。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

我国冠心病患病率达2.5%,患病人数高达3300万。这一惊人数字背后,是冠心病带来的巨大健康威胁和社会经济负担。

从西医角度看,冠心病的发病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因素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冠状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进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闭塞,最终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

而从中医理论来看,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范畴,其病机主要为气滞血瘀、痰浊阻络、阴阳失调等。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因素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浊内生,最终阻滞心脉,形成胸痹心痛。

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等,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

然而,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非典型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颈部疼痛等,增加了诊断的难度。这也是为何冠脉造影作为金标准检查,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尽管冠脉造影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这项检查。冠脉造影虽然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其本质是一种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冠脉造影的主要适应症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或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冠心病可能性较大者;

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的评估等。而对于以下情况,则需谨慎考虑或避免进行冠脉造影:对造影剂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

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严重贫血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控制者等。冠脉造影作为一种有创检查,其风险不容忽视。

据《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2)》数据,冠脉造影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2%,包括造影剂过敏反应、肾功能损伤、血管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心律失常、心脏穿孔等。

其中,造影剂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原有肾功能不全者,风险更高。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张奇教授强调,冠脉造影并非常规筛查手段,而是在非侵入性检查结果提示冠心病可能性较高时,才考虑进行的进一步评估。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先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平板试验、冠状动脉CT等非侵入性检查,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只有在这些检查结果提示冠心病可能性较高,且需要明确诊断以指导后续治疗时,才会建议进行冠脉造影。

冠心病的治疗需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西医治疗以改善心肌血供、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为目标,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中医治疗则注重调整整体功能,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为主要治则,常用方剂如血府逐瘀汤、丹参饮等,辅以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具有明显优势。西医治疗能够快速缓解症状,尤其在急性期具有显著效果;而中医治疗则能从整体入手,调整阴阳平衡,改善患者体质,减少西药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部分中药与西药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困难等问题。

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管理,医生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规律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定期随访,按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学会自我监测,熟悉警示症状,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冠脉造影正在向无创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在排除冠心病方面具有较高的负预测值。

适用于冠心病风险较低或中等的患者。此外,分数流量储备(FFR)、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和个体化治疗的精准度。

冠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其价值不容置疑,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这项检查。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综合考虑检查的必要性与可能的风险,为患者制定最为合适的诊疗方案。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才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冠心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2)[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 30(6): 301-338.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心肌梗死救治联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 51(1): 15-29.

[3] 王爱民, 刘静, 赵水平, 等.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专家共识[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 29(5): 249-257.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3
悬泉大瀑布

悬泉大瀑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