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对“阳气”这个事根本就搞不明白。有人觉得阳气不足就是身体虚,补补就行;有人以为阳气和性功能挂钩,羞于谈论;还有人干脆认为阳气就是“玄学”。

但你可能不知道,阳气不足可不是小事!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阳气不足不光让人手脚冰凉、气短乏力,还会导致免疫力低下、脏腑功能衰退,甚至影响寿命长短。对,三阳不足的人,长命百岁真的很难!
可问题来了,阳气到底是啥?怎么知道自己阳气不足?又该如何补足阳气,活得更健康、更长寿呢?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关系到不少人“命根子”的问题。

一、阳气是什么?说白了,它就是你身体的“发动机”!
阳气这个词听着像是玄学,但其实它一点都不虚。简单来说阳气就是你身体里的一股能量,就像车的发动机一样,负责驱动你全身的运转。如果阳气足,你的身体热乎乎的,干啥都充满动力;如果阳气不足,那就像发动机漏油了,身体啥都干不利索。
阳气对人体有四大作用:温煦、推动、防御、固摄。什么意思呢?比如你冬天怕冷、手脚凉,就是温煦作用不够;容易感冒、抵抗力差,是防御作用出问题;精神不济、做事没劲,是推动作用不足;而水肿、出虚汗,则是固摄作用失调。说白了,阳气不足就是你的身体“电量不足”,干啥都打不起精神来。

有人可能会问:“那阳气怎么就不足了呢?是不是年纪大了阳气自然少?”确实,年龄是阳气不足的一大原因。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坑阳气”的坏习惯,比如熬夜、久坐不动、吃生冷的东西、整天吹空调、情绪压抑……这些都会让阳气一点点消耗掉,直到你发现身体开始“罢工”。
二、三阳不足,长命真的难!
中医里有“三阳”的概念,分别是脾阳、心阳、肾阳,它们就像三根支柱,撑起了你的身体健康。如果这三根支柱都倒了,身体可就麻烦了。

脾阳不足的人,通常表现为吃啥都不香、胃胀腹泻、手脚发凉,经常觉得“吃进去的东西好像没被身体吸收”。这就像农田缺了阳光,庄稼长不起来,营养都“白吃”了。
心阳不足的人,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无力,尤其是冬天特别怕冷。这类人通常脸色发白,甚至舌头发紫,那是因为心阳不足导致血液循环变差,整个人像是“冷冻模式”。

肾阳不足,那就更典型了:腰酸腿软、夜尿多、怕冷、性功能下降,甚至头发早白。这可是身体的“根本动力”出问题,肾阳不足的人通常气血也弱,老得快,寿命自然会打折扣。
所以你看,三阳不足的人,身体的“发动机”已经熄了三分之二,这要是还能长命,那可真是老天开恩了。
三、两味简单的中药,帮你补足一身阳气!
说到补阳气,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人参、鹿茸这些名贵药材。但其实真正能补阳气的东西不一定要贵,两味常见的中药就能帮你健脾阳、养心阳、补肾阳,关键还不贵!

第一味药是附子。附子可是补阳的“扛把子”,它能温补脾阳、心阳和肾阳,是阳气不足的“救命药”。尤其是那些手脚冰凉、畏寒怕冷、四肢无力的人,用一点附子煮水、熬汤,效果立竿见影。不过附子有毒性,用量一定要听从医生指导,千万别自己乱吃。
第二味药是肉桂。肉桂是个“暖宝宝”,能温通经脉、补火助阳,特别适合脾阳和肾阳不足的人。用肉桂煮水喝,既能暖胃,又能改善手脚冰凉。最重要的是,肉桂还能“引火归元”,把散失的阳气重新引回身体的核心。

这两味药搭配起来,简直是“补阳双剑客”,能全面提升你的阳气储备。当然这里还是要多说一句,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千万别自己瞎用,最好找个靠谱的中医给你调理。
四、补阳气,不光靠药,还得改掉“耗阳”的坏习惯!
光靠吃药补阳气是不够的,毕竟“补得再多,也经不起你瞎造”。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改掉那些“坑阳气”的坏习惯。
不要熬夜。熬夜是杀阳气的头号杀手,每晚过了11点不睡,你的阳气就跟着一点点溜走。再少吃生冷的东西。夏天喝冰水、冬天吃凉菜,这些都会让你的脾阳“罢工”。还有,晚上不要憋尿,尿液停留在身体里,会耗损肾阳。

另外适当运动也是补阳气的好方法。像太极、八段锦这些传统运动,既能活动筋骨,又能提升阳气,对中老年人特别友好。
五、想长命百岁,阳气就是关键!
阳气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对身体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俗话说得好,“阳气足,百病无;阳气亏,百病生”。如果你总觉得身体冷、乏力,甚至经常生病,那可能就是阳气不足在“报警”。与其等到大病上身,不如现在就开始调理!
记住健康不是花钱买来的,而是管理出来的。从今天起,关注自己的阳气,改掉那些坏习惯,偶尔用点中药调理,给自己的身体“充充电”。只有阳气足了,身体这台“发动机”才能跑得更稳、更远!

参考资料:
1. 《黄帝内经》
2. 《中医基础理论》
3.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阳气相关研究
4. 临床用药经验与案例分析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