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来袭,孩子上吐下泻怎么办?医生1分半教会你预防和治疗

旭说科普 2025-02-27 05:04:3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这几天,家长们怕是要被孩子的“水龙头肚子”折腾疯了:刚吃进去的饭,下一秒就喷涌而出;屁股还没擦干净,又开始哇哇大吐。一夜之间,家里变成临时病房,床单、衣物、地板……到处都是战场,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酸臭味。

是的,诺如病毒又双叒叕来了!

这种让人闻风丧胆的病毒,每到冬春季节就开始肆虐,尤其是幼儿园、小学、托班,只要一个孩子中招,整个班级都有可能“全军覆没”。

可偏偏它又是个“顽皮鬼”,传播速度堪比闪电,感染剂量低得可怜,哪怕只要10个病毒颗粒,就足够让人上吐下泻!

那么,到底该如何预防?孩子已经中招了,该怎么处理?拉得快脱水了,能不能喝点糖盐水?

家里的老人会不会被传染?今天,就用1分半的时间,把这些问题彻底讲清楚,让你在这场诺如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诺如病毒,到底有多狠?

诺如病毒,江湖人称“急性肠胃炎之王”,不仅是儿童的克星,大人也躲不过。它最擅长的,就是让你在短时间内体验“极速排空”——一边狂吐,一边狂泻,身体里的水分像是打开了闸门,根本刹不住车。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控中心(CDC)的研究,诺如病毒是全球急性感染性腹泻的头号元凶,每年导致全球近7亿人感染,其中儿童占比最高。

国内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发布数据,每年冬春季节,诺如病毒感染病例都会激增,尤其是在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人群密集的地方,爆发速度极快。

有人可能会问:“这病会不会特别严重?要不要去医院?”其实,诺如病毒虽然来势汹汹,但对于大多数健康人群来说,它更像是一场“闪电战”——一般1到3天就能恢复。

但如果处理不当,特别是幼儿、老人、免疫力低下者,可能会因严重脱水导致生命危险。

孩子吐成这样,要不要马上去医院?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必须立即就医!

1. 频繁呕吐,连水都喝不下去,几乎什么都吐出来,可能会导致严重脱水。

2. 持续高烧不退,体温超过39℃,可能合并其他感染。

3. 精神萎靡,眼窝凹陷,嘴唇干裂,这些都是脱水的表现。

4. 尿量明显减少,超过6小时没尿,说明身体缺水严重。

5. 大便带血或呈黑色,可能有肠道出血,需要紧急处理。

如果孩子只是轻微腹泻、呕吐,但还能喝水,精神状态良好,可以先在家观察。但切记,补水是关键!补水是关键!补水是关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糖盐水、口服补液盐,哪个更管用?

很多家长一听孩子拉肚子,马上就去熬米汤、冲糖盐水。但糖盐水的成分比例并不标准,过多的糖分反而可能加重腹泻。

更科学的做法,是直接去药店买“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冲泡,分次少量喂给孩子。

如果孩子不喜欢口感,可以自己调配一个“家庭版补液”——500毫升温开水+1勺蜂蜜+一点点盐,既能补充电解质,还不会影响孩子的胃口。

中医怎么看诺如病毒?有啥土方子?

在中医看来,诺如病毒属于“湿浊毒邪”作祟,主要伤及脾胃。病位在脾胃,性质偏湿寒,治疗上以化湿解毒、温中止泻为主。

如果孩子呕吐严重,可以试试生姜红糖水:生姜3片,红糖适量,热水冲泡,趁温热慢慢喝,有助于止吐暖胃。

如果腹泻严重,可以用焦山楂+陈皮+炒薏米泡水喝,既能健脾,又能化湿,帮助恢复肠胃功能。

另外,推拿按摩也是个好法子。家长可以用食指顺时针按摩孩子肚脐周围,或者揉揉足三里穴(膝盖下三指宽的地方),有助于缓解肠胃不适。

如何防止全家“团灭”?

诺如病毒的可怕之处,不只是让孩子“水泄不通”,更恐怖的是它的超强传染性!有研究显示,诺如病毒能在门把手、玩具、衣物上存活长达两周,甚至在地毯上还能潜伏一个月!

所以,家里如果有一个孩子中招,全家人都要提高警惕。

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就是勤洗手——但必须用“流水+肥皂”! 酒精对诺如病毒没啥用,只有肥皂+流动的水才能真正洗掉病毒。

除了洗手,这几点也很关键:

1. 呕吐物和粪便要及时处理,别用拖把直接拖,必须戴手套,用含氯消毒水擦拭。

2. 孩子的餐具、玩具、衣物,一定要高温消毒,最好用热水煮一煮。

3. 别让孩子去幼儿园“硬撑”,至少在家休息48小时,避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总结一下,重点来了!

1. 诺如病毒传染性极强,孩子一旦感染,必须注意补水,防止脱水。

2. 轻症可以在家观察,严重呕吐、高烧、脱水的孩子要立即就医。

3. 口服补液盐比糖盐水更科学,生姜红糖水、推拿按摩可辅助缓解症状。

4. 洗手是最重要的防护措施,必须用流动水+肥皂,光靠酒精没用!

5. 家里有感染者,所有物品都要消毒,避免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这场“诺如病毒战役”,你准备好了吗?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WHO):《诺如病毒感染的全球负担》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指南》

3. 美国疾控中心(CDC):《Norovirus: Symptom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65
旭说科普

旭说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