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枭雄”:普里戈任为啥必须死,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南萧看花回 2025-04-10 17:10:4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23年8月23日,任谁都想不到一架私人飞机会在俄罗斯特维尔州的上空坠毁,机上10人全部遇难。

这场空难的主角,是那个几个月前还在乌克兰战场上呼风唤雨的“现代雇佣军之王”——普里戈任。

昔日“普京的厨子”,最终被炸得尸骨无存。

问题是,这不是一场单纯的意外。

这是一次政治精准打击,一次系统性清洗。

那么问题来了:普里戈任为啥必须死?谁才是真正按下“引爆键”的那只手?

从“普京的厨子”到“军事挑战者”

要理解普里戈任的死,就要从他是怎么活起来的说起。

1961年,他出生在列宁格勒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早逝,继父是滑雪教练。

少年时梦想成为运动员,1977年从体育寄宿学校毕业。

可惜没滑出世界冠军,倒是滑进了牢房。

1979年,他因为盗窃被判缓刑,1981年又因抢劫和欺诈等罪被判13年,直到1990年才提前出狱。

出狱后的普里戈任赶上了一个好时候——苏联解体,资本原始积累的“黄金十年”开启。

他从热狗摊起家,开商店、超市、高档餐厅,尤其是一家叫“新岛”的豪华餐厅,成了俄罗斯政治圈的饭桌。

他的命运从1995年开始转折,那一年,时任圣彼得堡副市长的普京第一次在他餐厅吃饭,从此,“厨子”一步步走上了权力链顶端。

在普京当上总统后,普里戈任顺势拿下了俄政府大量宴会、餐饮、学校食堂等承包权。

别看他手里拿的是刀叉,但他逐渐变得不满足于后厨——他盯上了更有权力味道的生意:军事和信息战。

2014年,他创立了瓦格纳集团,一个标榜“爱国志愿者”的准军事组织。

这支部队最早在乌克兰顿巴斯亮相,随后活跃在叙利亚、利比亚、中非等战场,甚至被称为“克里姆林宫的幽灵之刃”。

与此同时,他还建立了一套媒体帝国,包括“联邦新闻社”、IRA网络舆论工厂,甚至直接参与对美国大选的干预操作。

美国财政部和司法部都对他下了制裁令。

这一切,俄罗斯政府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默许他“开疆拓土”。

但问题是,普里戈任不满足做一条听话的猎犬,他想做的是主宰战争节奏的猎人。

在俄乌战争爆发后,瓦格纳集团的角色迅速升级。

普里戈任主动承担“脏活”,组织囚犯入伍,承诺“打半年就放人”,迅速补充兵员。

他带领瓦格纳死磕巴赫穆特,最终以惨烈代价拿下城市。

5万多人,伤亡上万,他却因此声名大噪。

相比起正规军的“拖泥带水”,瓦格纳战果辉煌,更重要的是,他敢说话,敢骂人,敢撕破官僚脸皮。

他指着镜头公开骂绍伊古和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尸位素餐”“靠关系升官”。

在俄军战线一度崩溃的背景下,他的话在俄罗斯民间广受欢迎,被视为“敢说真话的民族英雄”。

可你也知道,在俄罗斯,真话是要命的。

“莫斯科兵变”与绝地反噬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2023年6月。

就在外界还在热议瓦格纳战绩的时候,普里戈任突然发难了。

他指责俄军用导弹轰炸了瓦格纳的前线营地,当即以“自卫”为名,发动兵变——这不是隐喻,是赤裸裸的军事行动。

6月23日,瓦格纳武装占领了顿河畔罗斯托夫的南方军区指挥部,一路北上,直逼莫斯科。

途中没有遭遇多少抵抗,甚至一些民众夹道欢迎——这才是最恐怖的部分。

在离莫斯科还有200公里的时候,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出面斡旋。

普里戈任同意“撤军”,条件是免除其刑事责任,并将瓦格纳部队迁往白俄罗斯。

俄罗斯官方随后宣布撤销针对他的起诉,6月29日,普京甚至还与他“和解式”会面。

但这场兵变在克里姆林宫心中种下了疑云。

一个能在24小时内把战线推到莫斯科城门口的“私军之主”,还谈什么“爱国”?

这不就是活脱脱的民间版托洛茨基?还是个不受控的?

更让人难堪的是,瓦格纳当时并非单独行动。

副总指挥苏罗维金——俄军中少有的能打之将,被传知情不报,随后就“失联”并被调查,最终被解除职务。

而军方高层对兵变的反应也被普里戈任称为“躲厕所里不敢接电话”,彻底羞辱了体制。

此时的普里戈任,已经从体制内“可控的刀”变成了“不定时炸弹”。

兵变后他虽然被“外放”白俄罗斯,但依旧频繁露面,在非洲发布视频说“我们为了让俄罗斯更强大而战”。

他在非洲中非共和国等地拓展影响力,甚至注册了一家“瓦格纳教育公司”。

但熟悉克里姆林宫逻辑的人都知道——兵变可以“暂时放过”,但绝不可能真正原谅。普里戈任的命运,已经注定。

谁是真正的黑手?

2023年8月23日,一架Embraer-135私人飞机从莫斯科飞往圣彼得堡,起飞15分钟后失联,最终在特维尔州坠毁,空中疑似发生爆炸,有弹孔痕迹。

机上10人全部遇难,包括普里戈任和瓦格纳创始人、实际作战指挥乌特金,以及助手切卡洛夫等人。

瓦格纳指挥体系几乎一夜之间“团灭”。

事故发生后,普京第一时间紧急返回莫斯科。

普里戈任的手机在坠毁现场被发现,遗体需通过DNA确认。

“灰色地带”频道发布消息称“他是俄罗斯的英雄”,用的是过去时态。

美国总统拜登冷笑回应:“我并不惊讶。”

舆论猜测四起:有人说是普京下令“清算”,以儆效尤。

有人怀疑乌克兰或西方情报组织策划。

还有人猜是瓦格纳内部反水。

但所有线索指向的,不是个人恩怨,而是一个系统要维持“唯一权威”的自我修复机制。

对此,张弘教授指出了三种可能路径。

第一,普里戈任成为“烫手山芋”,被俄罗斯体制内部清除,以恢复军方权威。

第二,西方或乌克兰特种作战策划“斩首”,但概率较小,因无战略收益。

第三,瓦格纳内部矛盾激化,有人投诚换取免罪——尤其是在普里戈任兵变后形势不利时。

但归根结底,最不希望再出现“第二个普里戈任”的,是俄罗斯这个讲究“秩序与垂直权力”的系统本身。

兵变后,伊尔-76军机将驻白俄罗斯的瓦格纳士兵空运回俄境,行动迅速,毫无预警。

这背后是政府在“统一军权”,不再容忍民间武装“借国之名”私相授受。

而普京随后提出由“白发”特罗舍夫接替普里戈任,也印证了克里姆林宫要“再国家化”瓦格纳的意图。

普里戈任的死是一个枭雄在体制缝隙中崛起,又被体制吞噬的完整闭环。

他活的时候,对外是战神,对内是刺头,他死的时候,体制松了一口气,瓦格纳如惊弓之鸟。

谁按下了引爆键?也许是系统自身的一只“看不见的手”。

参考文献:

从叛乱到坠机,两个月普里戈任经历了什么.齐鲁晚报.2023年08月24日

国际识局:普里戈任坠机案,背后十大谜团,很不简单.中国青年网.2023-08-25

0 阅读:0
南萧看花回

南萧看花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