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为天下先

心学之知行合一 2023-10-25 10:32:13

“不敢为天下先”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的著名的观点。《道德经》第67章有经文如斯: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对这段经文,陈鼓应先生的现代汉语翻译是:我有三个宝贝,持守而保全着。第一是慈爱,第二是节俭,第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陈鼓应先生的翻译虽然很好,但不如英人韦利先生的译文好,特引之:Here are my three treasures.Guard and keep them!The first is pity;the second,frugality;the third,refusal to be foremost of all things under heaven.

从陈鼓应先生和韦利先生的翻译的对比看,二人的区别集中体现于“不敢为天下先”这个观点。陈鼓应先生把“不敢为天下先”理解为不敢居天下人之先,而韦利先生则理解为不敢居天下万物之先。陈先生译的不好的关键在于,他没有把道家的立场传达出来。

道家的立场是“道”的立场。道家以“道”的立场观天下,所观皆收摄于“道”之中。“道”的立场排除了人的立场,道家称之为“致虚静,守静笃”。只有人的立场退出,道所发挥的作用才能被人看到。而在道的作用发挥之下,物才是物本身。在“道”的眼光之中,人也是一物,是天下万物中之一物。人和万物本来都是合道的,从而,人自己那样,万物自己那样,人是人自己,物是物本身,此为道法自然。换言之,天下万物皆被“道”所支撑,没有“道”的支撑,天下万物将不是万物自身;有道的支撑,则天下万物自己那样。

“道”对天下万物的支撑意味着,“道”对天下万物是同等对待的,或者说,道一视同仁地对待天下万物。正因为如此,老子指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们经常觉得,以天下万物为刍狗很不好,因为,刍狗似乎是平平无奇的存在,但道无论是对平平无奇的存在,或者是人们看重的存在,道都没有特别的偏爱。道反而是一“让”的立场,道“让”万物成为万物自身,也让人成为人自己。所以,道家不喜欢让万物不成为它自身,因为,不让万物成为万物自身,是“不道”,“不道早已”。因此,老子对人的得宠和受辱都极为敏感,提出了“宠辱皆惊”的观点。所谓“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因为,“宠”是亲近,“辱”是疏远,二者都是改变人的力量,都使人不能按其本性(turn distraught)展开。

老子强调的是,我们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是道作用的结果,道把我们安排的很好。道对我们的安排是非常坚实的、安稳的。老子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他认为,人类认识到这样一种人类自身的命运,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则,人类自己就会作,从而,扭曲人自身,扭曲世界上的万物,最终会败坏这个世界,给人类自身带来厄运。他告诫人类,如果一定要作,那也要回返到这种由道安排的命运之中来作,因此,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命题。他这是要求人类接受这种由道所安排的命运,而且,不接受也得接受。因为,一切的一切,最后都是道说了算。比如生与死,一草一木,一树一花,其终极命运无不是被道所规定了的。万物是逃不脱的。人类也许会创造自身的生活,但也只能以道为根据,在道之下,来创造人类自身的生活。

老子把由道所安排的世界,包括人类的命运,理解为是好的,在道之下,万物被造,人也被造,这说明,在道之下,世界是好的,万物是好的,人是好的,万物各有其性,万物各尽其性。因为,道对这个世界的井井有条的安排,世界显示为和谐的结构和良性的运转。老子因此把这个世界的德性——由道而得的德性——概括为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因为,把世界安排的井井有条,所以道有慈的德性;因为自然从来不做多余的事情,故有俭的德性;因为,道让万物和人成其自身而不使之扭曲,所以,道有不敢为天下先的德性。照理,我们人作为道的造物,也应该是拥有“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

今天的人类已经很不简单了,人类已经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我们已经造出运动的工具,从而,大大地延伸了脚的功能;我们已经造出了制造的工具,从而延伸了手的功能;我们甚至造出了计算机,发展出了人工智能,从而,作为智人的智能也被大大延伸,但是,我们只会从自然之中获取,获取欲望之物和获取实现欲望之物,但是,我们会不会把这个支撑我们命运的自然给扭曲了呢?尤其是,强力人物制造了“利维坦”,使人向强力人物生成,为强力人物服务,从而,强力人物和强力人物的对应物,会不会也扭曲了人的自然呢?这不正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吗?

原来,不敢为天下先,是道的立场,它是一“让”,它“让”万物和人不被扭曲,“让”万物和人成其自身。它“让”万物和人从“道”而来,与“道”同行,向“道”而归。由此可见,不敢为天下先,是一种呼唤,呼唤我们的文明创制回到道法自然的命运。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