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以康熙朝“治水”为主线,讲述了一众治水贤才披荆斩棘,为实现黄河安澜,同筑不决之堤的故事。
电视连续剧《天下长河》剧照
我国河流众多,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利益。但同时,降水量分布不均衡,季节性强,水涝灾害影响着社会稳定生产,危害着人民生命安全。
因而,我国古代就有相关机构及官职体系。尤其在明清时期,漕运与河工是国家政务中的两大核心要务,“河漕为国之重务,治河与治漕相为表里。”
例如在清朝,有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分别是统管全国漕运事务、河道治理事务的最高级官员。他们不受中央朝廷的部院节制,而是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专折奏事。
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的官阶品级贵为从一品或正二品,是比肩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这样封疆大吏的朝廷要员。
但奇怪的是,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先后把总督府衙设置在江苏省淮安,作为全国漕运、河道治理事务的指挥和管理中心。
为什么府衙不放在京城或者其它大城市,而选中淮安这个小地方呢?
漕运总督的职责漕运,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方式。
在中国古代,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需要运输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以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这种粮食称为漕粮,运输方式称为漕运,包括河运、水陆递运、海运三种。
唐朝中期以后,随着江淮地区的开发,南粮北调成为惯例,以弥补北方对粮食的巨大需求。加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因而漕运的地重要性不断上升。
随之,历代都很重视漕运,不断疏通漕运所需的网道,完善漕运制度和体系。
到了元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直通南北。
从而,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组成的水运,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国家主要的漕运体系,也是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漕运模拟图(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展览)
元明清三代都定都于北京。漕运保障了京师和北方军民所需粮食,有利于政治稳定、国家统一。而且漕运兼带商货,有利于沟通南北经济和商品流通。
因而,漕运对于国家正常运转,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堪称国家经济的命脉。
到清代,漕运在沿袭明朝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官收官运,专门设置漕运最高长官漕运总督。
漕运总督之下,是八省的督粮道,掌管本省粮食的交纳、储存、押运等系列事务。这八省是当时的产粮大省:鲁、豫、苏、徽、赣、浙、鄂、湘。其余省份的粮务,归各地方总督、巡抚管理。
为确保漕运顺利、无误,在主要河段设置有军队,巡视河岸,督促漕船前行。
咸丰十年(1860年)起,漕运总督还节制江苏长江以北诸镇、诸道,管理地域和职权扩大,职权达到顶峰。
河道总督的职责在我国历朝历代,水患一直是执政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国政大事。
尤其是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患灾难作斗争,争取变水患为水利。
因而古代有“黄河清,圣人出”的谚语。意思是说黄河水从浑浊变清,是有圣人出世的吉祥征兆。因而古代皇帝往往重视治理黄河,寓意自己是圣君。
在中国古代社会,河清海晏是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的基础条件。
例如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政体》中说道:“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宴。”
但是,河道的淤塞、损坏、变迁,尤其是洪水灾害,严重影响着漕运的顺利运行。
例如《天下长河》里的重臣索额图说了:
“黄淮运三河,是江北的命脉。黄河一决口,南粮不能北运,北方的兵是寸步难行;黄河决口十日,朝廷危亡立见。前些日子黄河决口了,朝廷就商议着迁都回关外。”
电视连续剧《天下长河》剧照
因而河道管理与漕运密切相连,相辅相成。管理河道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保障漕运通畅,漕运通畅是河道管理的绩效体现。
所以,古人早就具有“国之大事在漕,漕运之务在河”的理性认识,往往投入巨大成本以保障河道通畅。
到清代,漕运在沿袭明朝制度的基础上,专门设置河道管理的最高长官河道总督,负责河道及堤防的修筑、养护以及治理水患等。
天选之地--清江浦(淮安)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便于战争运粮,调集人力开通了由邗城(今扬州)至末口(今淮安河下古镇)的邗沟,沟通了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
到了隋代,邗沟成为贯穿大运河的重要部分,称山阳渎。隋唐运河的泗州(在今盱眙境内)至山阳(属今淮安市淮安区)段,利用了天然淮河河道。
此段河道中的山阳湾段(今淮安古淮河段)因为泗水的汇入,水流特别迅急,航行艰难且危险。
到了宋代,沿淮河右岸开凿了运河复线—沙河,由此使得来往船只可以绕开凶险的山阳湾段。沙河后来也被称为清江浦河,还建有清江漕船厂,制造、维修船只。
清江浦在宋代发挥了重要的漕运作用,但是到元朝逐渐淤塞、废弃。
到了明代,沿用元代的大运河河道。
明永乐年间,陈瑄出任总督漕运总兵官,统管全国漕运。
当时需要运往北方的漕粮数量巨大。走海运路线,会遭遇倭寇的骚扰。
为了保证京师北京的粮食供应和漕运的安全,并且把京师和南方经济中心连接起来,陈瑄力主疏浚大运河,开发内河漕运通航能力。
但是当时江南运河到淮安河段后不能直接通淮河,要换乘车马经过一段陆运之后,再入淮河而达清河,劳费巨大。
陈瑄经过实地走访、勘察,发现疏浚已废弃的沙河故道,可以联通漕运水系。
于是,他调集民工疏浚了沙河,开通了清江浦河道,由城西管家湖导水,至鸭陈口入淮河。同时,修筑了四道水闸:清江、福兴、通济、惠济。
京杭运河路线示意图
从此,漕船直接到清江浦,既免除陆运过坝之苦,又减少了许多风险。运河船只向南进入淮河,便可通往杭州;向北通临清,入卫运河,便可直达北京。
清江浦本就是黄河、淮河、大运河等的交汇地,由此更成为京杭运河的重要交通枢纽。
淮安的高光时刻明朝统管全国漕运的机构照例在京城北京。陈瑄开通清江浦河时,奉旨在当地设立户部分司公署,督理漕运。
明景泰二年(1451年),统管全国漕运事务最高长官得以升级,全称为“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
不仅管理跨多个省、长达三千多华里的运河体系漕运事务,还兼任庐凤巡抚,管理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庐州府和徐州、和州和滁州的地方军政事务。
于是,淮安也就自然成为中央政府派出的总督漕运事务官员的衙署,成为全国漕运事务的指挥和管理中心。
而且,淮安设有大规模的常盈仓、常平仓、预备仓、庄仓等。各地的漕粮集中到这里,然后统一安排,通过漕运押运到京城及北方。其中一部分,是朝廷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
也即,淮安是全国的漕粮仓储中心、粮食调运中心,被誉为“天下粮仓”。
另外,这里还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漕运造船厂及养护、维修基地。
由此,清江浦河沿岸一带兴起了一大片新的城镇,便以河名“清江浦”命名。
这里漕舟云集,帆樯衔尾,绵延数里,沿岸车水马龙,成为忙碌的交通枢纽,被誉为“南船北马,九省通衢”。
到了清朝,专设漕运总督,衙署仍设在淮安,改称为“总漕部院衙门”。
总漕部院衙门遗址公园
清朝初期专设河道总督,衙署设在京杭运河枢纽城市的山东济宁。
康熙十六年(1677年),河道总督衙门迁至清江浦,与漕运总督衙署都在淮安。这样可以整合资源,协同漕运、河道事务,提高运转效率。
随着河道总督府衙落户清江浦,增强了淮安的水务行政中枢的地位,这里就被誉为“中国运河之都”。
而且,淮安还拥有盐运、榷关、邮驿等重要的行政机构。由此也促进了当地的商业贸易发展及社会繁荣。
文武官员、巨商富贾、社会名流驻留此地,三教九流聚集,船只、货物川流不息,人流络绎不绝,南腔北调,茶楼酒肆、旅馆等场所密布。
从而,也使得淮安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名扬四海。
漕运盛景模拟图(淮安市·中国漕运博物馆)
随着淮安的繁荣,也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业。
淮安、扬州一带的菜肴,就地取材,多以江湖河鲜为主料,追求本味、清鲜平和,制作精细,菜品形态精致、雅丽,滋味醇和,与江南风景相映。
明万历年间《淮安府志》中记载:“淮安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这“制度”之中,就包括饮宴的规格等级、礼仪规矩等。
随着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府衙落户淮安,南来北往的人群传播,推动淮安当地菜肴不断发育、壮大。特别是仕宦、文人雅士的介入,使其地位和名气日益提升。
清代康熙年间的《淮安府志》中记载:“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淮安为最。
这种菜式发展为一大菜系--淮扬菜,成为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闻名于世。
到了晚清,随着河道总督、漕运总督被裁撤,清江浦及淮安的光环也逐渐消失,归于平淡。
文章参考文献:
《江苏地方志》,刘捷《明清清江浦的变迁与大运河[J]》(华中建筑,2005,23(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