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10+1 形式:参团。
时间:2025年2月16日。
关键词:登安康山谷,离开巴拿马,哥斯达黎加首都咖啡tour。
行程示意图:

今天将离开巴拿马,飞往哥斯达黎加,航班是:哥伦比亚AV642(13:30/13:45)。在离开巴拿马前,还有一处景点:安康山谷。头天和地接导游商量出发时间,最后订的8:30。
按照原行程中的计划:本还有美洲大桥和Amador堤坝,但这两个景点已经调整到了昨天下午。巴拿马的地接导游就非常佛系,不紧不慢,如果完全由他主导,今天的行程会更加紧张,出发时间可能得提到7:00,而头天的时间又会格外闲散。
飞机是13:30起飞,仔细算了一下时间,把今天的午餐退给了大家,提醒大家自己准备午餐,中美洲和很多地方不一样,巴拿马的地接导游明确告诉大家,早上可以从酒店餐厅打包,带一些面包、糕点、水果之类的,餐厅是允许的,不额外收费。

餐厅一角
行李员8:15到客人房间门口取箱子,8:30给大家装上车,中美洲这点做得挺好,每家酒店都有专门的行李员,当大巴抵达酒店时,可让行李员给大家搬行李,客人拿完房卡后,告诉行他房间号和行李,他们会作好标记,逐个送到房间,还可以帮着把行李放到你想放的位置。
领队和行李员沟通,最后统一由领队给一些小费即可,费用并不多,但非常省力。我们这次全程换了14次酒店,只有一次是大家自己搬的箱子,其余全由行李员代办,真的很方便。

去安康山的路上
安康山谷,英文名叫:Cerro Ancón,地图上显示“旅游胜地”,评分4.7分。但实际这里并没有谷,只是一个山丘,因为就在巴拿马城区,是当地一处登高眺远的好地方。
大巴约15分钟就来到了安康山谷半山腰,大家下车后准备登顶,看地图山顶着着很近,但没有直接能上去的路,必须要绕着盘山路上去,是一条内部公路,但不让车辆进入。
路的两旁是一些高大的热带灌木,也有一些花正开着,刚到中美洲的我们,看到这么郁郁葱葱、高大的雨林,而且就在城里,有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来这里多些是本地人,大多穿着短袖短裤,或急走或跑步,显然不是来观光的,是锻炼身体的,有的还带着小狗。外地的游客恐怕就只有我们了。


来这里跑步的游客

山并不高,空气十分清新,不时有鸟叫声,视线都被周围浓密的植被遮挡着,如果要看到远处,只能登到山顶。如果您在巴拿马的时间不够充裕,这个景点是可以舍弃的。


导游说我们的时间很紧,10:30就得回来,担心机场办理值机时太慢,耽误了正常登机。我算了一下,这里离机场也就30分钟车程,商量后定的11:00集合。导游在前面带着大部分队,我在后面收尾,他多次跟客人表达担忧:我们恐怕登不了顶,时间来不及。
大家也有些信心不足,但坚持着往上爬了一段,最后只有4位成功登顶。登顶的游客把照片分享到了群里。能够清楚地看到运河上的船只、美洲大桥以及巴拿巴城市的全景。



马阿姨本来回来的较早,但她在一个岔道口走错了,最后我们11:15才集合。
来到巴拿马国际机场,司机把我们放到1号航站楼,进去准备换登机牌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要到2号航站楼。在机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拉着行李坐扶梯下到一层,又坐倒站车去往2号航站楼。这时大家本来就有些疲惫,很是窝火,但大家都什么也没说。



导游带着我们往2号航站楼
导游是个中年小伙子,台湾人,在巴拿马已生活多年,很实在,慢慢悠悠的,每次客人下车,他都会一直站在门口,等候客人下车,如有需要,他会搀扶客人一把。
过了几天,我要求他对走错航站楼一事给出解释,目的只有一个:以后要提前落实,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等了几天,他发来一段文字:各位叔叔、阿姨好:对于送机的时候到了航站楼又临时转车问题,是因为航司内部有些调整,本来Check in都是在1号航站楼,机票行程单上也是1号航站楼(我看了行程单,还真是),但是因为内部的问题,他们搬到了另一边,也没有及时通知,到了机场我询问了站务人员,站务人员才协助我们去到另一航站楼办理。由此给您造成不便,跟大家说声抱歉!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旅途中能顺利开心,感谢大家哦!
但以上这段话我没有给客人,怕勾起他们不好的回忆。

办理值机时,需要我们自己在机器上扫描护照,打印出登机牌和行李票,再到柜台办理行李托运。我们这个团出发前已经选好了座位,不用再选坐,直接打印就行,也还挺快的。
工作人员会仔细检查我们的美国签证,还有离开哥斯达黎加的机票订单,没有这两样,是不让登机的。
进安检还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吴老师被留了下来,说她的护照上没有盖入境章,工作人员把她的护照收走了;让我们跟着下到一楼入境处等着。

大约等了30分钟,眼看离登机时间越来越近,我知道这事我们是没有过错的,也不排除是这个工作人员故意为难我们,想要小费。
我抬高嗓门,当着很多工作人员大声说:请把护照还给我们,你们不要这样干,这就是巴拿马吗?过了一会儿,那个小伙子过来把护照还给了我们,还把那个章出示给了我们看,说补的就是这个。
还有一个件事值得记录:头1天晚上,在巴拿马一家中餐馆吃饭,餐厅装修豪华,一看就是一家老餐厅了,很多当地人在里面吃饭;我们被安排在二楼的一个开放式包间,招待我们的领班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十分热情。
菜上的快,而且也挺丰盛,还给大家上了面条和三鲜蔬菜汤,快要吃完了的时候,王老师从我身边路过去上厕所(我和导游坐的另一张桌子),我问他吃的怎么样?他说:还行,但今天晚上的鱼可不咋地!我说怎么了,他说鱼可能是坏了。
我立即过去准备尝一尝,大家提醒我说,你可别吞下去啊, 我心想这鱼有那么难吃吗?还不能吞,夹了一口送进嘴里,抿了一下,面面的,还真是不对劲,我赶紧吐了出来。
我叫来领班,指着鱼说:您尝尝,这鱼是什么味道,肯定坏了。她用勺子舀了一勺,放到嘴里,只见她夸张的转过头,一下就把鱼吐在了边上的一个托盘里,然后端起鱼就跑下楼了,过了一会儿她过来跟大家道歉:今天的鱼是早上进来了的,师傅没有仔细看,很抱歉,鱼是坏了。

死鱼能上桌?而且还这么难吃?我当时就把这事跟旅行社计调反映了,必须要餐厅给个说法,餐厅老板说是广州人,回去探亲去了;过了几天他问我有什么要求:最后同意把这顿饭餐以双倍的价格退还给客人(40美金每人)。
说回巴拿马机场,等我和吴老师最后到达登机口时,登机已接近尾声,海关工作人员很会拿捏,但料定他也不敢耽误我们登机。

告别巴拿马,飞向哥斯达黎加,好像飞机刚飞平稳,就开始下降,1小时航程后,飞机稳稳地降落在圣荷塞,大家不由自主地拍起了手掌,一走出机舱,通道拐角处就放着巨嘴鸟的雕像,墙上挂着波哥斯火山口和阿雷纳热带雨林吊桥的巨幅照片,一股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几个景点我们都会到。
大家都对哥斯达黎加报有格外高的期待,出发前就了解到:这是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以爱好和平的环境保护著称。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的名称源自西班牙语,意为“富饶的海岸”。这一名称由西班牙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1502年首次到达该地区时命名。哥伦布和他的船员在今天的利蒙港附近登陆,发现当地居民佩戴着黄金饰品,认为这里可能蕴藏丰富的黄金资源,因此将其称为“富饶的海岸”。



哥斯达黎加入关非常流畅,但也要求出示美国签证,还有离开哥斯达黎加的机票订单,以及在哥斯达黎加即将入住的酒店名称。
来接我们的地接导游也是台湾人,中年女士,在这里已生活20多年,和言细语,声音很好听,育有三子;司机是一位本地小伙子,他帮我们把行李装上车,是个热情洋溢的拉丁人,我用刚学会的西班牙语跟他打了招呼(Hola,你好)。


司机在装行李

圣何塞的公园
圣荷塞是哥斯达黎加的首都,一块不大的中央谷地,四周都是山,而且多是火山。放眼望去,满眼的绿,但天空阴沉,和巴拿马的晴空大不一样。
导游带我们去到郊区的一处咖啡工厂,参观该国著名咖啡品牌Britt的制作过程。哥斯达黎加的特产就是咖啡,而咖啡中最著名的就是Britt。


停好车后,有团友下来抽烟,保安还过来制止,说要离着远一点,这让人感觉很不爽,导游说:哥斯达黎加在2012年通过了《烟草控制法》,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包括餐厅、酒吧、公共交通工具等。



首先来到加工区,但也只能看到几个工人在流水线上传送着包装好的咖啡袋,隔着玻璃,我们也不能进入,而且没有进到烘焙区。外面着烘培好的咖啡豆,导游给我们讲了怎么辨别豆子的好坏,还说有公豆和母豆之分。



看完加工区,来到了外面的一片咖啡种植园,见识了咖啡树和长在树上新鲜的咖啡果。咖啡果是红颜色的,熟了的也能直接吃,在嘴里咬着有一点微酸,没有别的怪味。这片种植园里还有一些别的热带水果树和一些高大、笔直的桉树,我认识的只有莲雾和可可。

导游摘下来果子让大家尝


咖啡树上的果子
种植园区设置了几处自取咖啡罐,边上有小纸杯,想喝随时可以自己倒上一杯。

莲雾

可可

有一处区域展示着豆子种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刚发芽时的样子,一个月之后的树苗,半年以后的树苗。有的地方放着彩色牛车,上面的图案很是精美,这是当年他们种植咖啡时的主要运输工具。


当然也有咖啡卖,价格也合适,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买,虽然大家也都喝咖啡,但后面还有很多天的行程,带着不方便。我和马老师拼着卖了几袋咖啡豆。
晚上在一家中餐厅的二楼用餐,头一天是吴老师的生日,今天让餐厅帮着补了一个小蛋糕和一份长寿面。


司机、地接导游和我坐一桌,他学着用筷子,还教会了我西班牙语关于“儿女“和”女儿”的不同发音,他有一个12岁的女儿。他开的车可是我们的宇通,他主动要了手机,说可以教我西班牙语;他打算来中国看看,想直接采购中国巴士。
晚上入住的酒店是:Hilton San Jose' Hotel,五星标准,视野开阔,门口就是当地国家体育馆,这个体育馆是咱们国家给援建的;酒店楼层很高,四周是山,城市全境一览无余。





我们将在这里住3晚。明天参观圣何塞城区,是特别轻松的一天,后面继续分享。
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