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60岁“蝉蜕”作品,明代被破坏殆尽,传世拓本少得可怜

熹然评文化 2023-06-10 07:48:04

柳公权,字诚悬,自幼酷爱书法,勤奋练字,据说他因练字,手上磨起了茧子,在他29岁时考上进士,为官之始,他也只是一个低级官吏,经过自己兄长的关系进入内府工作,后因唐穆宗偶见柳公权的书法,甚是喜爱,虽将柳公权召至长安。

柳公权自己在总结前人的书法基础上,从“二王”的书法入手,经过研习欧阳询,颜真卿的书法,自己创造性的形成了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柳体”。

他的“柳体”作为颜真卿的延续,他继承了颜体雄壮的特点,但也避开了“颜体”肥壮。一改“颜体”浑厚,他的笔画均匀瘦硬,斩钉截铁。康有为曾在《广艺舟双揖》中说“柳公权出,矫肥厚之病,专尚清劲”。

在当时柳公权的书法已经受到当时社会的追捧,王公贵族争相请他作书。甚至当时的外国使者,来朝拜时都专门带着财宝来求购他的书法。他的书法也得到了穆宗、敬宗、文宗三朝的重视。

唐穆宗曾问他如何用笔,柳公权说:“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话被后世传为“笔谏”的佳话,借书法向皇帝讽谏。

《冯宿碑》是由王起撰文,柳公权所书,此时柳公权是60岁,此时柳公权开始摆脱前期的书法创作时,所追求的是“无一字无来处”,开始将学习的重心放在前人作品的研究和学习方面。

所以有人比喻《钟楼铭》就像是柳公权所表现的宾客满堂,还觉得没有自我的统一。而《冯宿碑》,则是自家兄弟的聚会,家族相聚,血缘亲近非常和谐。

《冯宿碑》的爽利快健,笔法圆润,结体宽博端正,不再像《钟楼铭》时前期书法那样,每一笔都想在前人书法中找到根源。

这是"柳体"开始走向成熟蝉蜕前的作品,紧跟着的就是柳体的典范《玄秘塔》、《神策军》问世。

杨用修语云:“诚悬《冯尚书碑》亚于(虞世南)《庙堂碑》。”

《石墨镌华》云:“此碑柳书结字小差胜《玄秘塔碑》,尚不堪与薛稷雁行。杨用修云亚于《庙堂碑》,过矣。”

《冯宿碑》,在明代时被破坏严重,并且拓本很少。在明代前部分还可以可辨,后半部分已经被碰坏严重,到清嘉庆时,几乎变成了无字碑。《庚子消夏记》转引陕西人王宏度的话说:“碑已剥尽不可复拓”

3 阅读:1828
评论列表
  • 2023-06-10 13:43

    学柳体太难了。笔笔有变化,后世无人超越。

    飘逸 回复:
    回头学学柳体,感悟很多![笑着哭]
    飞天龙 回复:
    说柳体难学的,是没入门的人!说柳体笔笔有变化,更是对柳体的无知!楷书何来的笔笔有变化?[呲牙笑]
  • 2023-07-26 10:42

    欧阳询书法90.5分,柳公权书法90.1分,徐浩书法90.3分,张旭书法91分,怀素书法90分。颜真卿书法89.9分。

熹然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