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不是退步的很严重?跟西医比差在哪,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凡尔赛百态 2025-02-01 02:28:46

中医医生的培养与西医大相径庭,不能简单地通过仪器数据量产。

古人云“十个中医九个庸”,并非指中医不佳,而是因其学习难度极高。

中医的学习依赖悟性,如经典《黄帝内经》所示,中医不仅是医术,更是哲学,是中华民族最朴素的哲学,探讨天地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只有融入天地之中的人才称之为“人”。再看老子的《道德经》,二者观点相似。

许多对中医持有异议的人甚至愿意以死证明他们的观点的正确性。

中医的理念,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无法被抹去。

这是因为它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人的意志。

无论你信不信,不管它真假与否,它就在那里。

从理论和病理药理的发展角度来看,都有所进步,在诊断方法和吸收现代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发展。

医生的水平和名医的数量及水平却难以评估。

但显而易见的是,中医的生存环境正变得越来越严峻。

在国际上,对中医的研究逐渐走向正规化,并有可能在未来超越国内的水平。

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去除替代疗法这种模糊不清的概念,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研究。

尽管目前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仍应尽可能地探索出合适的研究方法。

针灸研究由于正确设置了对照组而取得了显著进展。

面对困难不是放弃的理由,反而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要获得可靠的研究结论将会非常困难。

国人应当自勉。

冷嘲热讽和相互指责只会阻碍中医的发展。

中医不仅蕴含哲学思想,还包含科学原理。

西方医学则主要基于科学,忽略了哲学的重要性。

中医倡导“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与自然和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人类的健康状态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背景紧密相连。

中医的整体观和系统论领先世界数千年。

自“中西医结合”这一伟大倡议提出以来,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

在许多省级中医院内,大多数标榜为“中医”的医生在诊断时仍依赖现代西医技术,而传统的望闻问切法似乎仅是形式上的走走过场。

这不禁让人质疑:中医如何实现自我超越?

当科技不断进步时,人类是否在某些方面退步了?

如此水平的所谓中医,居然还冠以“中医学博士”或“硕士”的头衔,难道这不是一代不如一代吗?

那些连《黄帝内经》都背不下来甚至读不通的人,真的有资格成为中医学博士吗?

让这样的人担任中医学博士,只会让先祖感到痛心,也让患者感到迷茫。

将中医从哲学转变为医学,用现代科学手段解析中医,似乎是不少中医人士的愿望。

或者说,就像西医从放血治疗发展到现今的模样一样,现代中医不再穿着黑色大褂,也不再盲目迷信望闻问切,他们会参考CT等现代医学检查结果来判断病情并进行治疗。

这正是中医,它在吸收西方医学长处的同时,也允许西医借鉴中医的智慧。

双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才是医学发展的正确道路。

在医学领域,尤其是中医学的范畴内,其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业者的个人水平。

尽管有时会存在名不副实的情况,但对于大多数中医从业者而言,最终能够取得的成就与自身的能力是息息相关的,有多大本事就能收获多少回报。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武术中,武功的高低有着明确的评判标准,一旦动手较量,站着的那个人往往就是功夫更胜一筹的。

在临床工作中也是如此,医生一旦出手诊治,能否解决患者的病痛便是衡量其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

疗效是无法造假的,它必须经得起各种检验。

医生这一职业属于服务行业,对于中医来说,只要真正能够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就能够得到患者的信任。

患者出于对医生的信任,便会向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推荐。若医生依旧能够成功解决患者的问题,那么他的口碑就会越来越好。

如果医生自身的医术水平欠佳,治疗效果时好时坏,或者仅仅是依靠几个固定的方子来应付患者,企图侥幸治愈,即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可能会成为一名老中医,甚至在幸存者偏差的影响下成为所谓的“名医”,但却无法成为真正备受赞誉的明医。

当患者服用了医生开出的药后,问题却未能得到解决,这无疑会让他们对中医产生不信任感,进而败坏整个中医行业的口碑。

许多反对中医的人也正是因此而产生的。

如果中医能够在一些西医学目前尚无有效解决办法的临床问题上有所作为,成功解决患者的病痛,那么这便是为整个中医行业争得了荣誉和底气。

西医偶尔能治愈疾病,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同样无法否认的是,中医领域存在许多庸医,他们往往难以有效治疗疾病。

西医的理论虽然简单明了,但其对人体运作的理解却大相径庭,导致整体治疗效果不佳。

无论在哪个西医机构,医疗水平似乎总是停留在较低层次,无一例外。

而中医理论则深奥高远,几乎能够解决所有健康问题,然而大多数人却难以掌握其精髓。

在我们周围遇到的中医从业者中,十有八九只是敷衍了事、混日子而已。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大多数所谓的“治疗”都只是在掩盖表面现象。

医生这一职业,对于许多人来说不过是为了谋生的手段。

从业者往往缺乏救死扶伤的责任感,更别提《大医精诚》的理想追求了。

只不过,由于西医理论本身的缺陷,它无法实现真正的健康长治久安。

尽管中医理论完美无缺,但能够精通其中的人却寥寥无几。

如果你不懂得如何识别人才,那么找到一位真正的中医高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健康问题常常没有标准答案,遇到好医生更多是一种幸运。

因此,应该珍惜这份福气!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43

评论列表

金赢

金赢

1
2025-02-01 06:45

最后的结论太悲观了

凡尔赛百态

凡尔赛百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