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四省,实际上本不应该如此贫困。
以河南为例,这个省份拥有十八个地级市,其中大部分是工业城市。
比如濮阳的油田石化产业、鹤壁和焦作以及平顶山的煤矿业、安阳和漯河的钢铁工业、郑州的纺织食品铝工业、洛阳的机械制造业、新乡的轻工业等。
这些城市的产业布局逻辑清晰,分工明确,虽然不高大上但下限很高。
山西也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及其上下游的煤化工产业,这足以让三千多万山西人过上基本富裕的生活。
现实却是他们仍然贫穷。
说白了,穷的原因是因为分配机制出了问题。
有人故意让你穷。这就是政治经济学。
在山河四省中,山东应该是最富有的。
原因是山东的经济发展比较均衡,大部分地级市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实际上,一个中等规模及以下的城市,如果配置一些重工业,并围绕上下游再配置一些轻工业,基本上就能保证这个城市不会太穷。
比如濮阳,中原油田顶峰时期有十万职工,加上家属能达到三十万人。
围绕油田发展一些下游化工产业,如材料、医药等,可以轻松再发展30万产业人口,然后自然衍生出几十万第三产业人口。
这样,基本上就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
整个濮阳也就300万人口,这样的产业结构能保证濮阳人绝对不穷。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耕地环保等问题成为了发展的障碍。
只要你穷就对了。
你要说上海富是因为有港口,那么北京又有什么优势呢?
东北的衰退影响将波及山河四省和内蒙古。
这些地区是一个整体,东北是关键所在,不能孤立看待。
当东北经济下滑时,内蒙古、陕西和甘肃将是首先受到影响的地区,随后是山河四省,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在这些省份中,山东的发展水平高于河北,河北又高于河南,而河南则超过山西。
除了山东之外,这些省份相对于云南和贵州的优势在于人口众多、平原广阔以及交通便利。
虽然云贵地区开发较晚且拥有矿产资源,但由于全球粮食产量过剩导致粮价低迷,原本的地理优势已不复存在,因此其发展潜力与云贵相仿。
世界上很少有内陆地区能够实现快速发展。
山东凭借其众多的沿海港口具备发展潜力,但受限于北方经济的拖累。
如果能够与日本和韩国实现自由贸易,情况将会大为改观,潜力巨大。
河北在地理位置上并不逊色于山东,其发展水平本应与江苏、广东相当。
然而由于行政手段将首都与其他部分隔离开来,导致除北京天津之外的河北地区发展水平远低于预期。
假设首都位于其他地方的历史情境下,河北的整体发展可能会更加落后,但除去北京天津的部分,其余地区的发展水平将接近山东。
河北的发展并非首要任务。
山西省远离海洋且交通不便,虽有矿产资源但面积有限,无法与澳大利亚相比。
山西的人口数量与澳大利亚相当,但采矿业及其下游产业仅占澳大利亚GDP的20%。
一百万山西人可以依靠煤炭过上好日子,但数千万人绝不可能仅靠煤矿维持生计。
河南省相对沿海最大的优势在于人力成本低。
但由于缺水少矿、运输成本高昂以及土地限制等问题,即使有土地可用也难以吸引投资。
依靠人口红利发展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工资上涨,所谓的“人口红利”不再存在。
山河四省,即山东、河北、山西、河南,虽蕴含巨大资源潜力,却面临发展瓶颈。
首要问题出现在除山东之外的三省,它们正逐步丧失工业发展的动力。
河北为保障首都空气质量,不惜牺牲部分重工业,导致钢铁、水泥及化工产业优势消退,在全球化竞争中渐失规模效应。
结果是产业链衰退,工人失业,重工业重心向水资源更丰富的长江三角洲转移,河北仅能提供基础工业产品,昔日繁荣景象不再。
山西依赖煤炭资源,其经济紧密围绕采矿、焦化及化工展开。当前经济低迷下,连维持现状都成挑战,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更是雪上加霜。
山西已进入基建更新阶段,但资金短缺使得难以获得国际资金支持。
河南情况更为严峻。
北部如新乡、安阳、焦作等地正在推行去工业化政策,众多国企倒闭迁往郑州,小城市因此衰败。
豫西地区则受限于生态保护要求,工业发展几乎被禁止,农业成为唯一出路。
面对如此局限,人们不禁质疑为何资源富集的三门峡等地矿产遭受非法开采,而河南的石油企业需陕西公司介入?
南水北调水源区的矿山关闭与邻省的宽松政策形成鲜明对比,令人费解。
每年有600-800万人口从豫东、豫南流出,这是否反映了人们对河南的不满?
反观豫中地区,只有郑州、漯河等少数城市保持经济增长。
山东拥有港口和完善的工业体系,在现代发展中处于优越地位。
河南人口多于河北,且与湖北、安徽等省份相邻,因此能够受益于产业外溢。
河北的人口规模较小,大约七千多万,而之前提到过的两个省的人口都已经超过了一亿。
河北还面临着沉重的政治压力,其产业结构主要以重工业为主。
省内缺乏有实力的龙头城市。
山西则集中了多个省份的缺点:人口少、地形复杂以及水资源短缺。
该省还主要依赖能源产业,转型难度较大。
河北由于缺水问题严重,难以发展起像样的工业。
而山西虽然水资源相对充足,但交通条件不佳,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山西煤炭的生产和运输成本高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只有在国际煤价上涨时才能有销路。
目前经济放缓的情况下,进口煤炭价格更低质量更好,使得山西面临困境。
河南同样存在水资源匮乏和交通不便的问题,这三个地区人口众多,尽管粮食产量较高,但大部分都被当地消化掉了。
集约化农业虽适合这些地区,但会导致大量人口失业。
当前只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基本生活,等待人口自然减少。
原本山西可以成为类似沙特阿拉伯那样通过出口资源致富的地方,但受到国家限价政策的影响,积累了巨额债务。
前几年煤炭价格被限制不能上涨,结果变成了经济上的“朝鲜”。
山东则是最受到国家关照的一个省份之一,拥有两个副省级城市、两所985高校,并且地处沿海地带,因此发展迅速。
河北本应是最有潜力的省份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它的GDP已经从第四名下降到了十名之外。
河南也面临着类似的难题,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广阔的平原地带却难以进一步发展。
在民间看来,这四个省份常常被认为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许多重点大学里最努力且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往往都来自这几省。
尽管山东的GDP高于江苏和浙江等地,但实际上普通民众的经济状况与其他三省并无太大差异。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