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是对君主血亲的称呼,历代皇族称宗室,通常以与皇帝的父系血缘亲疏关系来确定是否列入宗室之列,历代就此规定不一,然而,和别的朝代不同的是,这个朝代不仅对宗室成员随意杀戮,而且宗室成员政治待遇和百姓无异,未有一宗室封爵,可以说是对宗室最刻薄寡恩的朝代!
这个朝代就是秦朝,其他朝代和秦朝相比,对宗室的待遇和政策那要好太多了,秦朝对宗室的态度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秦朝原来是周朝的诸侯国,秦国位于西陲,前770年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而被封为诸侯,自建国以来,和其他各国一样实行分封制。
但是由于秦建国较晚,所以公室贵族力量较弱,因而实行的分封制又与各国不同,不同点就是秦国公族的封君数量少。
在春秋时期,其他各国公族普遍推行分封制,而秦国公族的封君见于记载的仅有秦武公之子白,“白不立,封平阳”,还有就是武公立弟德公为君。
到了战国时期,尤其是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共设置“二十等爵”,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从低到高依次为: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候、彻候。
凡行伍中人,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照其所立军功大小赏赐,其令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即便是秦国的公族宗室未立军功者也不得列入宗族簿籍,不得拥有爵位。
该时期宗室受封者有秦惠王异母弟樗里子疾,“秦封樗里子,号为严君”,其曾历秦惠王、武王、昭襄王三朝,武王时任丞相,屡建战功。
另有前313年“公子繇通封蜀”,秦昭襄王时“封公子市宛,公子悝邓”,“秦王政初年,王弟成蟜封长安君”。
五百年里面,秦国公族封君的人员两只手就能数过来,公族这待遇在春秋战国时期应该也是独一份的。
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共有3个弟弟,全部在两年间被杀,秦王政八年“王弟长安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迁其民于临洮",另外两个弟弟是嫪毐和太后赵姬私通生的,秦王政九年,嫪毐死后,秦始皇命人将两个弟弟装入麻袋摔死。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登上皇帝位,为了保证皇位能够传承万世,秦始皇完全废除了封建宗法制,包括对宗室外戚的封爵制,“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候者,使后无战守之患”。
所以秦始皇虽然有二十余子,可是终始皇之世,除长子扶苏有曾监兵上郡的记录外,其余诸子未有任何参政的史载,而且秦始皇所有子女均无封爵,无任何政治地位可言,都默默无闻,史书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
胡亥将死之时曾请求阎乐“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由此可见秦始皇诸子除过衣食不愁外,其政治身份与黔首无异。
其他各朝代的宗室待遇虽然有高有低,爵位或世袭罔替,或降等承袭,但是从来没有像秦朝这样,皇子皇女全部都无封爵的。
秦二世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听信赵高谗言,对宗室大开杀戒,伪造遗诏,命公子扶苏自杀,公子高准备逃跑,又恐家属被族,只好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准其请求,公子将闾昆弟3人,被迫拔剑自杀。
据《史记》记载“于是群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戮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月,刘邦于蓝田大败秦廷最后的力量,先于各路诸侯到达灞上,秦王子婴乘素车、驾白马,用丝带系颈,手捧着皇帝的玉玺符节,在轵道旁投降,秦朝至此灭亡,鸿门宴之后,项羽便领兵西进,项羽入咸阳,烧阿房宫、杀秦王子婴,尽戮秦宗室百官。
可以说,在整个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有哪个朝代,能像秦朝这样,对宗室如此刻薄寡恩,不仅对宗室成员随意杀戮,而且宗室成员政治待遇和百姓无异,终秦一朝未有宗室封爵。
秦以后的各个朝代,或多或少都吸取了秦朝的教训,不同程度的壮大了宗室的力量,对宗室成员的政治及经济待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胡亥的徒弟曹丕也发挥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