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吒1》到《哪吒2》,二刷后才看出了端倪

有为奶爸育儿 2025-02-20 19:52:41

《哪吒2》总票房已超过《狮子王》,成功进入全球影史票房前十。从《哪吒1》到《哪吒2》,过年看了一遍,二刷后才发现,背后有不少端倪。

先来聊聊哪吒这个造型。

丸子头、黑眼圈、鲨鱼齿、吊儿郎当的哪吒,一个世俗眼中十足的“熊孩子”,从出生就被打上了“魔童”的标签,在大家眼里他充满危险。

但最后,他还是扭转了大家的看法,从《哪吒1》到《哪吒2》,哪吒从自我排斥的状态,过渡到了自我接纳,更是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的蜕变,离不开李靖夫妇“成长式”的教育理念。也是在二刷后,我才慢慢看出了端倪。

原来,好的家庭教育,是有过程的,那些我们焦虑的,可能刚好在《哪吒1》,挺过去,走到《哪吒2》,也许一切就不一样了。

从控制到信任

在《哪吒1》中,李靖夫妇为了保护哪吒,同时也考虑到陈塘关的百姓,用乾坤圈束缚着哪吒的自由,禁足在了家里。

这种“控制式”教育压,抑了哪吒的天性,反而激起了他的叛逆。渴望跟外界接触,但又没办法实现。

哪吒被囚禁在山河图中,有次逃了出去,试图跟一个小女孩踢毽子,结果被误认为偷孩子,村民对他更排斥了。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父母过度控制的爱,如同枷锁,只会让孩子感到窒息,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在《哪吒2》中,我们看到了李靖的转变。

面对村民的误解和指责,李靖相信哪吒是自己的儿子,没有责备;当哪吒误杀海夜叉被村民误会时,李靖偷偷调查真相,为哪吒洗清冤情;李靖经常鼓励哪吒:“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在陈塘关大战时,李靖为了保护哪吒,不惜跟东海龙王对抗。

李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哪吒,我相信你!而这份相信,也让哪吒感觉到自己被接纳,变得越来越好。

从替代到放手

第一部的“替儿换命”到第二部的“陪儿改命”,可以看出李靖夫妇的转变。尽管出发点都是因为“爱”,但对哪吒来说,是不一样的。

第一部中,李靖通过求取“换命符”,计划以命换命,独自承担天劫咒的后果,到了第二部剧,李靖夫妇不再独自承担压力,而是选择和哪吒共同进退。

哪吒并不希望看到父母为自己牺牲,所以,父母的“替代”会让他觉得沉重,是一种负担。

Tips:家长适时放手,不仅能让孩子得到磨炼和成长,更是给他们的心理减负。

从对抗到和解

《哪吒1》中,哪吒与父母之间的是存在矛盾的,哪吒渴望陪伴和爱,李靖夫妇却疏于陪伴;父母希望哪吒平安,却不知如何表达爱。

这种缺乏沟通和理解,如同横亘在亲子之间的一道鸿沟,让彼此渐行渐远。

《哪吒2》中,哪吒与父母共同对抗邪恶,在生死考验中,他们终于理解了彼此,实现了真正的“和解”。

这份“和解”,是爱与包容的结晶,也是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基础。

我发现,有不少家长,看到这里偷偷抹眼泪。

我想,曾经同为孩子的我们,或许都一直渴望跟父辈和解,但有的人,可能最后也没等来。

这部电影,也是在提醒我们,育儿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而是俯下身来,跟孩子多沟通,多站在他的角度思考。

导演饺子说:“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混世魔童,而父母的爱与信任,才是点石成金的灵珠。”

不知道你心中的“混世魔童”,跟父母和解了吗?

碎碎念:

李靖夫妇的转变,本质上是传统家庭关系向现代亲子模式的转型。那些被戳中眼泪的观众,或许也是在希望,父母可以帮助自己找到自我,而非定义命运!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6
有为奶爸育儿

有为奶爸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