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读者在公众号后台给我发私信,问我有哪些宝藏书籍。我第二天早上才看到,不过他取消关注了,回复不了信息。
这个问题之前也有人问过我,他的本意可能是认为一个人的宝藏书籍,肯定是不错的书。其实说实话,我眼里的宝藏书籍,除了《毛选》《道德经》《易经》等经典之外,还有一些鸡汤书籍,比如《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等。
当然,还有一本是我买了三本,放在不同地方的《穷查理宝典》。每当我遇到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就打开这本书翻一翻,并想到如果是查理·芒格遇到同样的问题,他怎么解决,于是自己心中就有答案了。
这本书虽然不是那么好读,在豆瓣上还有不少一星的评价,但你真的读进去了,就发现书中有不少反常识且证明是正确的道理,你若用起来一定受益匪浅。

一
这本《穷查理宝典》的主角当然是查理·芒格,他是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
但别误会,这不是一本教人炒股的书,更像一锅「思维大杂烩」,从心理学到物理学,从历史学到经济学,芒格用他独特的「多元思维模型」炖出一锅浓汤,味道古怪却让人上瘾。
比如他讲逆向思维:想知道如何获得幸福?先研究如何活得痛苦。酗酒、嫉妒、反复无常……避开这些坑,剩下的路自然通向幸福。
这种「反过来想」的思考方式,让我想起老家修水坝的工人——他们不急着堆石头,而是先挖深地基。芒格的意思也是,解决问题就像修水坝,根基打牢了,答案自己浮上来。
书里还有个「人类误判心理学」的清单,列出了25种让人犯蠢的心理倾向。比如「避免怀疑倾向」——人为了逃避思考,宁可相信谣言;或是「对比错误反应」——商场标价999元的衣服,旁边放一件1999元的「同类款」,瞬间让人觉得「真划算」。
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被芒格一针见血地戳破,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拍大腿:「原来我总被这些套路耍得团团转!」
最让我震撼的是他对「能力圈」的坚持。芒格从不碰不懂的领域,哪怕别人赚得盆满钵满。
他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儿,我就永远不去那里。」这话听起来像废话,但细想起来却有大智慧——多少人因为盲目跟风,把辛苦钱扔进陌生的行业,最后血本无归?

二
说到书中的金句,就多了,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这句话,且从创业至今一直信奉的:「关键是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已经拥有的客户照顾好,其他的自然会来找你。」
以前刚做销售时,我每天都盯着业绩排行榜,盘算着怎么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客户,甚至偷偷给客户塞回扣。结果呢?签单量忽高忽低,还被老板约谈「注意职业操守」。
后来自己出来创业了,才发现找客户最好的方式,是老客户转介绍,而不是每天拼命开发新客户。
于是我试着按芒格说的做:不再四处拉新客户,而是每周给老客户打电话聊聊近况,客户的孩子考大学,我托朋友找复习资料,连客户公司的前台姑娘爱喝哪家奶茶,我都记在备忘录里。
没过多久,有一个客户就主动给我介绍新客户,甚至有人直接说:「我朋友公司要采购,点名找你,说你靠谱。」从那时起,公司的业绩就慢慢好了起来。
这时我才发现芒格的这句话,就像一盆冷水,把我多年以前急功近利的火苗给浇灭了。
现在每当想「搞大事」时,我就问自己:「手头的事做到90分了吗?现有的资源用尽了吗?」答案往往让我脸红——连60分都没做到,哪来的底气追风口?
三
你如果问我:「这类讲思维的书满大街都是,为什么偏偏是这本?」我一定会说,答案藏在书里了。
第一次读时,我都在每一章的开头画了个巨大的问号。比如讲到投资建议时,芒格说「我们的投资规矩是等待好球的出现。」可我那时正沉迷短线操作,觉得这话迂腐。
后来亏了一笔钱,再翻开这章,才读懂这句话。如果有人问怎么才能每天赚30%,我想芒格一定开玩笑说让他直接买彩票。
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长」出新东西。创业时读「能力圈」,明白为何死守熟悉的行业,带团队时读「激励机制」,学会用「双赢」代替「画大饼」。
就连辅导孩子写作业,都能从「认知偏见」里找到灵感——原来孩子不是「粗心」,而是大脑自动跳过了不熟悉的步骤。
它也不提供快餐式的成功学公式,而是给你一把多功能军刀。芒格从不说「按A步骤+B方法=C结果」,他只会告诉你:多学科思维就像奥马哈的天气,你得自己学会看云识天气。
前几年由于疫情,公司被迫转型时,我整夜失眠。凌晨三点爬起来翻书,看到芒格年轻时经历战争、丧子、离婚,却依然从不抱怨。那一刻,我才明白暂时的摔跤并不可怕,爬起来换个姿势继续走就是了。

四
我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并把它列为自己的宝藏书籍?
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太容易被「三天学会」、「月入十万」的噱头牵着鼻子走。而《穷查理宝典》则像一块压舱石,并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往往朴素得不像话——专注眼前事,守住能力圈,用常识对抗焦虑。
它适合每一个在十字路口徘徊的人:大学生在考研和就业间纠结时,不妨看看「多元思维模型」;创业者被投资人忽悠时,该重温「人类误判心理学」;连广场舞大妈讨价还价,都能用「对比效应」省下买菜钱。
当你合上书时,或许记不住所有理论,但一定对这句话印象深刻:「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起它。」
这句话,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