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式122毫米加农炮:南疆对越战场上的我军绝对主力火炮!

猴大爷聊历史 2024-10-18 20:01:06

60式122毫米加农炮,全称“1960年式122毫米加农炮”。该炮仿自前苏联D-74式,于1960年仿制成功,并于当年定型,在通过国产新炮钢材料,解决了进口镍铬钢供应中断问题之后,于1962年投入生产,该炮是当时全军三大加农炮师的主战装备,占有绝对主力地位!

60式122加农炮,口径122毫米,炮管长5690毫米,内有28条等齐膛线,最大膛压308.9Mpa。该炮采用单筒身管,装双室冲击式炮口制退器;炮闩为半自动立楔式,开闩板为冲击式,抽筒子为凸轮式;制退机为液压节制杆式,带沟槽复进制动器,液体气压式复进机,制退机和复进机布置在炮身上方左右两侧,均采用筒后坐形式;摇架是筒形的,上架为短立轴拐脖式,下架是铸钢箱式,带有液压千斤顶和座盘,大架带有折叠式夏用驻锄、架尾滚轮和齿条式千斤顶,整体防盾;方向机为螺杆式,高低机为蜗杆自锁单齿弧外啮合式,并装有缓冲制动装置,平衡机为带有机械调整装置的低角注气前推气压式;瞄准装置由非独立机械瞄准具、58式周视瞄准镜、58式标定器、56式直接瞄准镜与照明具组成,便于夜战使用,这点在1979年的实战中得到了证明;

该炮射界为高低-5°~+45°,方向左30°右28°,射击初速为885米/秒,最大射程23900米(比59式130短了3.4公里),最大射速每分钟8-10发。所用炮弹为药筒分装式,除配备杀伤爆破榴弹和照明弹外,还可发射装有5个燃烧罐的燃烧弹。

该炮战斗状态重5.54吨,行军状态重5.62吨,公路时驶每小时45公里,越野情况为每小时15公里,行军与战斗转换时间为2.5分钟。

和原版的苏制D-74相比,国产60式122毫米加农炮主要在三个方面做了改进:

第一,就是改进了瞄准具。60式122加农炮的瞄准具是带有活动辅助表尺的密位分划环,以及玻璃丝导光管照明的机械瞄准具,好处就是具备有良好夜视能力,提高了它在光线不明环境下的作战使用。

第二,就是改进了复进机。60式122毫米加农炮将原来复进机活塞上的钢套,改为了聚四氟乙烯塑料紧塞装置,好处就是有效预防了在低温环境下射击出现的复进机漏液现象。

第三,就是改进了闩体和炮尾导槽。这样改进的好处,就是使得火炮的抽筒部件能可靠的预抽和抛出弹药发射后的药筒。

值得一提的是,60式122加农炮对59式130加农炮和66式152加榴炮起到了反向技术输出的作用。

首先,59式的改进型59-1就采用了60式122毫米加农炮的炮架,并于1970年定型,之后产量逐渐上升。其次,66式152加榴炮更是沿用了122加农炮除炮身外的其他部分,二者的配件是可以通用的,可以更有效减轻后勤压力,射击时座盘着地,紧急情况下也可车轮着地射击。

1969年,60式122毫米加农炮开始大批量装备全军部队,三个加农炮师预定的两个130加农炮团换装为122加农炮团(每师2个122加农炮团)。

到了1970年,为应对北方的威胁,炮兵部队开始扩编,由之前的17个师(11个榴弹炮师3个加农炮师3个反坦克炮师)增加至19个师,增加了一个榴弹炮师和一个反坦克炮师。同时,在大部分的榴弹炮师和反坦克炮师内增加一个36门炮制的60式122毫米加农炮团(团下辖三个炮营,营下辖三个炮连,每连4门炮,全团共36门)。此外,各集团军、步兵师均配有数量不等的12门炮制60式122加炮营。

由于此时59改还没广泛装备,所以60式122加农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当作射程最远的拳头装备使用,如何发掘其性能潜力成为当时部队研究的重点。

1969年,中苏珍宝岛战役爆发。战火的硝烟还未散尽,总部炮局就安排了某122加农炮营在三北地区开阔平坦地形上验证了长期以来的想法:利用60式122加的远射程优势,在敌主战坦克的攻击范围外,采取攻击薄弱顶部的形式遂行反坦克任务。

虽然在假想战场上,面对诸军兵种合成的苏军,牵引炮兵群想生存下来可能性不大,但是多练一手终究没有坏处,有备无患,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总比遇到这种情况时抓瞎强。

1977年,加农炮兵师被整编为加农榴弹炮师,师里的三个加农炮团改为两个,再加上59-1式130加产量的逐步提升,作为59-1的“全面弱化版”,60式122加的让位已有苗头。

到了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上,60式122加农炮的参战数量仍旧比59式系列炮多一倍,甚至在部分方向的炮群中,它更是唯一射程超过20千米的远程火炮,无论是白天的炮战还是晚上的夜战,60式122加农炮都是主力。

虽然越军也装备了122和130两种口径的大炮,但是徒弟在师傅面前造次,当师傅的就得好好教训教训,参战的炮兵用精准凶狠的火力打击越军,两仗下来,就直接打掉了越军组织营以上规模炮战的欲望,基本将战场上的火力投送主动权拱手让给我军。

1981年华北大演习期间,60式122毫米加农炮仍然是参演的主力装备之一,但是此时也是该炮最后的辉煌了。

等到百万大裁军、各炮兵师(旅)调整重组的时候,射程最远的130加和威力最大的152榴被作为身管火炮的火力基干保留,而曾经在南北两个战场打出赫赫战功的功勋装备60式122加农炮开始大量退役封存。

如果不是因为83式152毫米加农炮没有批量装备,155毫米牵引式加榴炮也没有进入我军装备体系,加之90年代初期炮兵部队编制又经历一波调整等原因,60式122加的退役进度只会更快。

在2003年各集团军炮兵师全部改为炮兵旅之前,60式122加就彻底退出了作战部队,只在一些试验基地还曾保留过少量60式122加,用于模拟外军当时仍在装备的同类加农炮。

而随着这类火炮在我国周边地区的逐渐退役,60式122加也彻底走进了我军的装备历史,成为老兵们心中永久的记忆。

0 阅读:331

猴大爷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