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0日,北京时间11时05分,一场轰动世界的绞刑,送走了一代枭雄——萨达姆。同时,这场绞刑也送走了萨达姆和美国数十年的恩恩怨怨。
然而,萨达姆在临死之际也不改强人本色,放出遗言:“没有我的伊拉克将会一文不值。”
萨达姆,最好的标签估计就是伊拉克的独裁者和暴戾的君主。不过他死前的遗言,也并非没有道理。
对内,萨达姆一边利用石油资源换来的美元,给民众部分福利;一边却以高压的政治统治伊拉克,不允许伊拉克有反对的声音出现。
少小颠沛、胸怀大志的萨达姆萨达姆,1937年4月28日出生于巴格达以北100多公里萨拉赫丁省提克里特县乌杰村一个贫困潦倒的农民家庭。
在阿拉伯语中,萨达姆意为“坚定不移的战斗者”。不曾想的是,名字的原因倒是名副其实,它成为萨达姆一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萨达姆自幼就争强好胜,经常在家乡打架斗殴,是当地的“街头一霸”。
萨达姆还是一个遗腹子,幼年的家庭背景带给他的不幸生活,让他胆大妄为;街头的流浪生活,让他走上了一条以暴制暴的不归路。
在萨达姆心中,强权就代表一切、暴力就是法宝。
由于家庭贫困,萨达姆9岁就离开了学校。为了报复家人,萨达姆在深夜,趁着家人熟睡之际,溜了出来,在远房表亲的帮助下,携带着一把左轮手枪登上了开往提克里特县的汽车,投奔了舅舅哈伊拉拉·塔尔法。
在舅舅的帮助下,萨达姆读完了小学和初中。1955年,萨达姆考上了埃尔·卡克中学。
这所中学是伊拉克爱国主义的堡垒,不少青年在此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萨达姆也是其中的一员,立志成为像纳赛尔那样的阿拉伯民族英雄。
这期间,萨达姆加入了复兴党。复兴党全称为“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组织的目标从名字上就能管中窥豹,追求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实现统一、自由、复兴”,带有很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
这一纲领也奠定了复兴党骨子里就有扩张领土,统一阿拉伯国家的意识形态。
萨达姆的“强人之名”所言非虚。1958年,伊拉克爆发了以卡萨姆将军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领导的武装起义,推翻了伊拉克的费萨尔国王,走上了共和之路。
不过屠龙少年,亦是恶龙本身。伊拉克民间没有经过社会改造,很难有“民主共和”的共识,这样的共和也只浮于表面。
卡萨姆一上台,当上了国家总理,就独断专行,排挤复兴党等各类党派。萨达姆就在1959年10月,谋划刺杀总理卡萨姆。
遗憾的是,刺杀失败。交战中萨达姆腿部中弹,强忍着疼痛,让同伙用剃须刀和剪子将子弹取出,拖着伤腿,冒着刺骨的严寒,跳进冰冷的底格里斯河,以惊人的毅力游到对岸。
经过七天七夜的跋涉,萨达姆穿越了荒无人烟的沙漠,逃到了叙利亚。
这段传奇经历,伊拉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为萨达姆赢得不少拥护。
在阿拉伯的发祥地叙利亚,萨达姆和贝克尔整顿、改组了复兴党。
1968年7月,以贝克尔为首的复兴党武装同纳依夫领导的“青年军官组织”合谋推翻了阿里夫政权。贝克尔出任总统、萨达姆出任革命委员会副主席。
不过萨达姆也是权力欲望极其强烈的领导人,失去权力,就意味着失去一切,萨达姆无疑也变成了孤家寡人,走上了卡萨姆“只认权力,不认理想”的老路。
1979年,掌握军队、警察、情报系统的萨达姆胁迫当时的伊拉克总统贝克尔,以“病退”这个苍白的理由主动辞职。
萨达姆自己当上了复兴党地区的总书记、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武装部总司令、伊拉克总统。
掌权后,萨达姆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在复兴党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清除异己的政治行动。一上台,就召开了一次高级会议。
三百多人参加的会议,萨达姆当场宣布有68人犯有叛国罪。还让幸存者当行刑者,向这些“叛国者”开枪以示忠诚。
两周之内,萨达姆就处死了500多人,包括革命指挥委员会的五名高级委员。
萨达姆的暴君形象可见一斑,他的巨幅肖像悬挂于伊拉克各公共场所和政府机构,颂扬他的赞歌和宣传充斥着整个伊拉克街头巷尾。
萨达姆不仅要成为现实的伊拉克统治者,他还将自己比作古巴比伦王朝的国王尼布甲尼二世,建造了巴比伦墙,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以求万古流芳。
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经济在讨论萨达姆时期,伊拉克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情况,离不开对整个伊拉克经济的分析。
几十年来,伊拉克都是一个靠石油吃饭的国家,这一点直到现在也并未改变。
可以说,整个伊拉克经济都是建立在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基础上,石油工业提供了约99.7%的外汇收入。
国际石油价格一跌,各国天然气需求量减少,伊拉克经济就要遭受重创。
在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之前,萨达姆和美国关系还算融洽,国际上也并没有对伊拉克实施石油禁运,萨达姆可以利用高价的石油给伊拉克民众发福利。
于是七十年代,伊拉克的名义人均GDP相比六十年代,增加了1325%。每个伊拉克人的年均收入更是达到了5500美元。
1979年,伊拉克每天可以产出的石油多达56万立方米(大约350万桶)。
由于中东战争的爆发,石油危机也应运而生,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1979年,伊拉克的石油收入为210美元。萨达姆也凭借着巨量的外汇收入,大力改革,让伊拉克拥有了中东地区最好的教育和医疗保健系统。
顶峰时,伊拉克几乎每个中产家庭都能购买小汽车。在城市居住,中产家庭只需花费少量的钱财,就能拥有一户八十平方米(不包含公摊)的房子,不需要像东亚国家,背上几十年的房贷。
那个时候,第三世界的国家,有成千上万的移民工人从埃及、索马里和印度次大陆来到伊拉克,当建筑工人,以求获得丰厚的报酬。
在教育方面,萨达姆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公立学校免除学费,所耗费的资金由国家进行补助。
对杰出的教师和学生,萨达姆还会发放助学金。那个时期,伊拉克大学教师每年的人均工资、加上补助,能有60万美元。
教师们不仅有着高额的薪酬,在社会上也受人景仰,地位也处于最高层级。
推行免费教育后,伊拉克的年轻人文盲率越来越少,九十年代,大部分年轻人都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也不需要为学费而发愁,只要成绩优异,国家就会提供免费入学的机会。
医疗方面,萨达姆也有不小的建树。重大疾病,可以免费,全民医保制度也初步建立。根据英国媒体《每日邮报》的说法,在20世纪80年代,伊拉克平均每一万人就拥有6张医疗床位,男女性的人均寿命超过了70岁。
不过伊拉克人民的美好生活既来源于萨达姆,也毁于萨达姆手中。萨达姆信奉泛阿拉伯主义,梦想着统一阿拉伯世界。
于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伊拉克就和以波斯人、什叶派为主的伊朗开战。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打了八年,开销越来大,石油设施也是伊朗重点打击的目标,这导致萨达姆政府不得不缩减开支,大量从科威特手中借款度日,背上了超过400亿美元的外债。
只用十年,伊拉克人均GDP就从5500美元下降到1000美元左右。
萨达姆一看还不起欠科威特的外债,就想到了消灭债主的方法。1990年8月,伊拉克吞并了科威特,海湾战争就此打响。
美国下场之后,伊拉克又不得不服软,一来二去,伊拉克的经济雪上加霜。往日的各种社会福利也开始反噬,威胁到了萨达姆的独裁统治。
不甘心的萨达姆在2000年,又干了一件大事,将石油储备货币从美元改为欧元,希望能缓解国内的紧张局势。
可这触动了美国赖以生存的美元霸权,萨达姆也没想到美国的反应会如此强烈。一句话,萨达姆赌输了。
至于小布什以“萨达姆和基地组织有来往”只不过是出兵的幌子,实则是萨达姆威胁到了美元在全球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后来的卡扎菲殒命地下水管也是这个原因。
到萨达姆统治后期,伊拉克人口只有2600万,人均GDP也跌到了625美元,通货膨胀率高达三位数,钱如同废纸一张。
这时的伊拉克人民才恍然大悟,原来以前的美好生活不过是空中浮萍。
伊拉克的经济高度和石油绑定,呈现出一个畸形的状态,根本没有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从这个意义上说,萨达姆也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人。
另外,萨达姆大肆屠杀库尔德平民,制造了许多惨绝人寰的村庄屠杀,说他是暴君一点也不冤枉。
可惜的是,美国推翻了萨达姆,却没有建设好伊拉克,留下了烂摊子。
21世纪头一个十年,巴格达每个普通人的收入每个月不过500美元,这指的还是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公务员群体,普通人民的收入就可想而知了。
平民得病,也没有了原来的免费医疗,公立医院只能治些感冒发烧的小病,要治大病,类似癌症之类的,只能去土耳其。
年轻人普遍没工作,家里稍稍有些积蓄的只能买个出租车,拉拉私活。
没钱的只能去当兵,再不就是给美国人当向导,这项工作报酬还可以,就是说不准哪天就被地雷炸死了。
不过到了2012年,伊拉克政局渐渐稳定,中国的中石油公司也入驻了伊拉克,开启了石油贸易,境况有了好转。
2016年,伊拉克人均GDP增加到4600美元,通胀率降到了6%。虽然仍不如八十年代之前,但也好了许多。
只是伊拉克的经济支柱仍然高度依赖石油,这一经济格局还没有改变,恐怕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改变的迹象。
结语不管怎样,在如今的伊拉克街头,要是问问一些伊拉克的底层人民,他们都不愿回到萨达姆时代。
或许只有少部分的逊尼派穆斯林更愿意回到当年的伊拉克,那个时代,他们作为和萨达姆的宗教少数派,曾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可以压榨广大的什叶派。
再者,石油资源本来就不是萨达姆个人所有,通过石油资源获得的利润理当归给几千万伊拉克人民。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更加没有必要为萨达姆感恩戴德。
参考资料
《伊拉克经济的“神话”,究竟谁被谁骗了?》 看世界 2016年08期
《伊拉克石油工业发展述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 霍思瑶
《石油因素对伊拉克经济的影响》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