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能力这么强为什么40多岁前都一事无成?

琅琊左史 2025-02-08 11:02:18

机遇非常重要。

刘邦比秦始皇小三岁,在秦始皇在世时,有他的威严在,大秦帝国铁桶一般,坚不可摧。

秦始皇死后,胡亥上台,大秦帝国积累了多年的矛盾终于爆发,胡亥就压不住了,秦朝天下大乱。

秦末大乱才给了刘邦这种人才机会,正所谓乱世出英雄。

如果王朝不处于乱世,一切都处于秩序当中,不世出的人才只能按照秩序规定的渠道上升,否则就只能埋没于人世间。

秦朝是兼并六国后方得统一,仍旧是原六国那一套,采用贵族精英治国,或者使用贵族门客的优秀分子治国,其他非贵族出身的普通人,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刘邦就是个沛县的平民,虽然很有本事,但不是贵族,很难有出头之日。

后来他投在张耳的门下,就是想通过门客这条路径飞黄腾达,因为张耳曾经当过信陵君魏无忌(魏国贵族)的门客,此时担任外黄县令,投奔他总归有些门路。

但魏国最后被秦国灭了,张耳是魏国官员,成了秦国的通缉犯,刘邦跟着张耳也没什么前途,就回到沛县。

刘邦前半生就只能籍籍无名,尽管他在沛县是个豪强,黑白两道都卖他面子,但说白了就是个地头蛇,想登堂入室还差的远。

阶层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有的东西娘胎里不带,出生后大概率也会没有。

刘邦这种人才,在秩序规定的渠道是没有上升空间的,只有乱世之时,社会失序,他才能脱颖而出。

虽然出身平民,但刘邦在沛县很有人脉,通过考试又当上了泗水亭亭长,成为秦吏,但吏终究不是官,上不得台面,刘邦本打算就这么洒脱的过完这一生。

当然了,刘邦的亭长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试问秦朝这么多人,统共才多少亭长,并且刘邦这个亭长在当地威望甚高,大富豪吕公主动把女儿嫁给他,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诸如县吏萧何、曹参都和他交好,他还有个开酒楼的情妇……搁到现在,在地方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但是,历史不会给一个地头蛇著书立传,甚至不会留下只言片语,地头蛇在历史上就是个无名之辈。刘邦这个地头蛇看似很厉害,可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那就是一事无成。

陈胜吴广大起义,给一个四十多岁的地头蛇带来了机会,刘邦趁机在沛县起兵,从而开启了踏上九五至尊的道路。

再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刘邦先投靠项梁,之后带兵转战四方,入关灭秦,后又与项羽争霸,击败项羽后君临天下。

从四十七岁沛县起兵,到登基称帝,只用了七年,七年就完成了从平民跃升天子的巨大跨越,比坐火箭都快。

浪荡了大半辈子的刘邦,恐怕自己都没想到会有这种阶级跨越。

才能这个东西,是个人都有点,很多人差的是机遇,给阿基米德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给你一个机会,你也有可能封侯拜相、称王称霸。

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上天,更何况刘邦这种雄才大略的英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秦朝秩序稳定的时候这么缺机会呢?

答案大家都知道,秦朝秩序稳定之时,秦国贵族精英把持着上层资源,下层平民无法染指,阶级流动缓慢,阶层固化。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乌龟原是王八种。

秦始皇这种真龙天子怎么可能让刘季这种虫子有机会登堂入室。

强如刘邦这种人,也只能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那不如刘邦的那帮人,就连虫子都不如了。

0 阅读:27
琅琊左史

琅琊左史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