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复新疆时,为何一个小小的玛纳斯,却成了清兵的绞肉机?

丁一丁北 2024-11-22 22:26:56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为何一个小小的玛纳斯,却成了清兵的绞肉机?

1875年,左宗棠率军西征,誓要收复新疆失地。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中,一个小小的玛纳斯城,竟让清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座位于天山北麓的城池,表面上看只是一座普通的边陲要塞,却成为了清军收复新疆路上最难啃的硬骨头。当时的玛纳斯守将韩刑农和黑骏,不仅拥有先进的加特林机枪,还布置了三道防线,将这座城池打造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为什么一个看似普通的城池,能让清军精锐们在此折戟沉沙?为何玛纳斯之战会演变成一场惨烈的消耗战?背后又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国际博弈?让我们走进这段尘封的历史,揭开玛纳斯之战的神秘面纱。

一、新疆之战的历史背景

清朝同治年间,新疆局势风雨飘摇。1864年,新疆爆发了大规模的回民起义。次年,浩罕商人阿古柏趁机率军入侵,先占据喀什噶尔,继而占领阿克苏、库车等地,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阿古柏掌控新疆后,立即向英国和沙俄寻求支持,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获得国际承认。

1871年,沙俄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占领伊犁。俄军总指挥柯尔帕科夫斯基宣称,在清朝恢复对新疆的有效统治前,俄军将继续"暂管"伊犁。这一举动使新疆的局势更加复杂化。英俄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开始在新疆问题上展开角力。英国驻印度总督诺斯布鲁克为了制衡沙俄的扩张,暗中支持阿古柏政权,向其提供军事顾问和武器装备。

与此同时,清廷内部就如何应对新疆危机产生了激烈争论。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主张"海防大于塞防",认为应该集中力量应对沿海的外国势力。而左宗棠则坚持收复新疆的重要性,他在上奏朝廷的奏折中指出:"新疆乃国家根本,若弃之不顾,则西北诸省无以为屏障,恐后患无穷。"

1875年初,左宗棠终于说服清廷,获准全权负责收复新疆。为筹措军饷,左宗棠四处奔走,向英商怡和洋行借款1375万两白银,又向各地富商筹集846万两。这些借款成为了西征军的重要经费来源。

在筹备军需物资时,左宗棠格外重视后勤保障。他在甘肃、新疆之间设立多处驿站,组建了庞大的骆驼运输队,确保军需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运抵前线。同时,他还在河西走廊一带开垦屯田,为军队提供粮食补给。

为了应对新疆的严酷环境,左宗棠特别注重部队的精简和强化。他将老弱病残士兵遣返,只留下精锐,并加强训练,使部队能够适应长途跋涉和恶劣气候。通过这些周密的准备,西征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处理与英俄两国的关系时,左宗棠采取了巧妙的外交策略。他利用向英商借款这一纽带,使英国在新疆问题上逐渐改变立场。同时,他通过外交谈判,暂时安抚了沙俄,避免了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与俄军发生正面冲突。

二、玛纳斯的军事地理价值

玛纳斯位于天山北麓,处于乌鲁木齐西行通往伊犁的必经之路上。这座城池的地理位置具有独特的战略价值,不仅控制着天山南北的交通要道,更是连接准噶尔盆地与伊犁河谷的关键节点。

玛纳斯城分为南北两座城池。南城依山而建,三面环山,仅有东面有一条通道可以进出。北城则位于平原地带,四周建有高大的城墙,城外还有一道宽达三丈的护城河。这种独特的地理格局,使得玛纳斯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军事要塞。

南北两城之间有一条隐蔽的地下通道,可供军队和物资往来。这条通道的存在使得两座城池能够互为犄角,当一座城池遭受攻击时,另一座城池可以随时派兵增援。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构造,让玛纳斯在军事防御上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地形上看,玛纳斯周边地势复杂。城西是连绵起伏的山地,东面则是广阔的戈壁滩。这种地形特点为守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们可以利用山地设置暗哨,监视来往军情,而戈壁滩的开阔地形则有利于发现敌军动向。

玛纳斯的水源供给也十分充足。城内有多口深井,即使在干旱季节也不会缺水。城北的玛纳斯河常年流水不断,不仅可以满足军民用水,还能作为防御工事的天然屏障。河水注入护城河后,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

更重要的是,玛纳斯处于天山北路和南路的交汇处,控制着通往伊犁的咽喉要道。这里不仅是军事要塞,更是商贸要道。历史上,无数商队都要经过这里前往中亚各地。正因如此,城内储存了大量粮草物资,这些储备足以支撑长期防守。

守军还在城外修建了多处瞭望台,这些瞭望台的设置非常巧妙。每座瞭望台之间都能互相望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预警网络。一旦发现敌情,守军可以通过烽火或旗帜迅速传递信息。

玛纳斯的地理位置还具有另一个重要特点:它位于乌鲁木齐和伊犁之间的中段位置。如果清军不能攻下玛纳斯,不仅无法继续西进,更会面临被切断补给线的危险。这使得玛纳斯成为了左宗棠收复新疆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正是这些地理优势,再加上守军的精心经营,使得玛纳斯成为了一座难以攻克的军事堡垒。这座表面上看似普通的边陲要塞,实际上是一个集天险、人工防御于一体的军事要地,这也为之后的惨烈战斗埋下了伏笔。

三、守城方的军事部署

玛纳斯守将韩刑农在接到清军西征的消息后,立即着手加强防御工事。他采用了一个独特的三道防线设计,这种设计在当时的军事防御体系中极为罕见。

第一道防线设在城外三里处,由一系列堡垒构成。这些堡垒呈半月形分布,每座堡垒之间都有地下暗道相连。堡垒的墙体采用了特殊的夯土技术,外层包裹砖石,能有效抵御炮火轰击。每座堡垒顶部都安装了英国制造的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射程可达1500米。

第二道防线是护城河系统。守军将原本三丈宽的护城河拓宽到五丈,深度增加到两丈五尺。河中布置了大量尖锐的木桩,这些木桩被特殊处理过,能在水中长期不腐烂。河岸上还修建了多处暗堡,每个暗堡都配备了加特林机枪。这些机枪是通过印度商人从英国购得的最新式武器,射速可达每分钟200发。

第三道防线就是城墙本身。守军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城墙顶部修建了双层女墙,下层供射手使用,上层则安装了火炮。城门处更是建造了复杂的瓮城系统,进入城门需要经过三道转弯,每个转角处都设有射击孔。

韩刑农还特别注重火力配置。他将八门阿姆斯特朗炮分别安装在城的四角和四门,炮位都经过精心设计,可以形成交叉火力。在城墙上,每隔五十步就设置一个机枪掩体,掩体之间还布置了大量的射击孔,确保不存在火力死角。

在储备物资方面,守军也做了充分准备。城内囤积了足够支撑一年的粮食和饮用水。火药作坊日夜不停地生产弹药,军械库中储存了大量的枪支备件。为了防备清军断绝水源,守军还在城内挖掘了多口深井,并建造了地下水库。

守将韩刑农创新性地改进了城防工事。他命人在城墙内侧修建了一圈木质走廊,这些走廊不仅方便守军快速调动,还能在城墙被攻破时作为第二道防线。城内的街道也经过特殊设计,呈"品"字形布局,便于分割包围,就算敌军攻入城内,也要面对逐街逐巷的阻击。

后勤补给系统也经过精心设计。城内设有多处军需仓库,物资分散存放,即使某处被炮火摧毁,也不会影响整体供应。医疗点设在地下,配备了充足的医生和药品。为了保持军心,守军还在城内建立了专门的伤残军人照顾所。

在人员调配上,韩刑农采取了严格的轮值制度。守军分为三班,每班八小时,确保城防二十四小时都有精力充沛的士兵值守。重要据点都派驻了精锐部队,并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军官。这种科学的人员调配制度,为长期坚守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清军的强攻与损失

1876年2月,左宗棠的先锋部队抵达玛纳斯城外。刘锦棠率领的骑兵首先对城外的防御工事发起试探性进攻,却遭到了守军猛烈的火力打击。在这次试探中,清军发现守军不仅拥有射程远、精度高的阿姆斯特朗炮,还装备了射速惊人的加特林机枪。

2月15日,清军发起第一次全面进攻。刘锦棠的骑兵在东面佯攻,而主力部队则从西面向第一道防线发起冲锋。然而,当清军冲到距离堡垒约八百米处时,守军的阿姆斯特朗炮突然开火。这种新式火炮的威力远超清军预期,一轮齐射就造成了巨大伤亡。当清军试图靠近时,加特林机枪又展开了恐怖的扫射。第一天的进攻就折损了三百多名士兵。

见正面强攻代价太大,左宗棠改变战术,命令工兵连夜挖掘壕沟,试图靠近第一道防线。但守军早有准备,使用照明弹照亮战场,然后用机枪对工事进行覆盖性射击。清军的壕沟工程进展极为缓慢,每前进十米就要付出惨重代价。

2月下旬,清军终于突破第一道防线,占领了外围堡垒。但这种胜利来之不易,仅这一战就损失了近千名士兵。更让清军始料未及的是,守军在撤退时引爆了预先埋设的地雷,造成了又一波伤亡。

3月初,清军开始强攻第二道防线。为了突破护城河防线,清军调来了大量木材,准备填埋护城河。但守军使用火箭将这些木材点燃,使得填河计划功亏一篑。清军随后改用土袋填河,虽然进展缓慢,但终于在河面上开辟了几处通道。

然而,当清军试图通过这些通道时,守军的机枪火力网又派上了用场。这些预先计算好射界的机枪形成了完美的交叉火力,将通道变成了死亡地带。清军在这些通道上反复进攻了数次,每次都遭到惨重损失。

到3月中旬,清军的伤亡已经超过三千人,其中包括多名营级军官。军医处理伤员的帐篷里挤满了受伤士兵,药品和绷带的消耗速度远超预期。更严重的是,由于天气转暖,伤口容易感染,不少轻伤员因伤口化脓而丧生。

左宗棠不得不暂停强攻,转而开始围城作战。他下令在城外修建工事,严密封锁城池,试图切断守军的补给。同时,清军开始构筑更多的炮位,准备用猛烈的炮火轰击城墙。然而,守军的反击依然凶猛,常常利用夜色对清军的工事发动突袭,迫使清军不得不投入大量兵力保护工事。

在这场持续的消耗战中,清军的损失不断攀升。到4月初,伤亡人数已接近五千。这个数字超过了此前收复乌鲁木齐时的总损失,使得玛纳斯之战成为新疆之战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五、玛纳斯陷落的过程

4月中旬,战局出现了关键性转折。左宗棠接到情报,称守军的弹药储备已经开始吃紧。这个情报来自一名从城内逃出的军需官,他带来了详细的存储清单。据此情报,守军的阿姆斯特朗炮弹所剩无几,加特林机枪的子弹也在急剧减少。

左宗棠随即调整战术,命令部队展开持续性的骚扰战。清军每天都派出小股部队在城外游弋,迫使守军不得不频繁开火。这种消耗战术开始显现效果,守军的火力逐渐减弱,一些炮位甚至完全沉默。

4月下旬,清军获得了一个重要战机。一场罕见的沙尘暴袭击了玛纳斯地区,能见度降到了极低。左宗棠抓住这个机会,命令精锐部队趁着风沙掩护,悄悄接近城墙。在风势最大时,工兵队成功在西城墙下挖出了三处地道。

5月初,第一处地道完工。清军在地道中装填了大量火药,然后引爆。爆炸造成了城墙的局部坍塌,清军立即从缺口发起猛攻。虽然守军仍在顽强抵抗,但由于弹药不足,只能依靠冷兵器作战。经过四个时辰的激战,清军终于在西城墙站稳了脚跟。

但战斗远未结束。守军按照预定计划撤入了早已准备好的街垒阵地,利用"品"字形街道布局与清军展开巷战。每条街道都被改造成了堡垒,每个拐角都成了射击点。清军要付出重大代价才能推进数米。

5月5日,第二处地道爆炸,在北城墙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守军的处境更加严峻,不得不收缩防线。韩刑农下令将剩余的火药和弹药集中到几个关键地点,准备作最后的抵抗。

5月7日深夜,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守军的一处弹药库发生爆炸,火势迅速蔓延。这次爆炸不仅摧毁了大量储备,更严重的是打乱了守军的防御部署。清军抓住这个机会,连夜发起总攻。

5月8日拂晓,第三处地道爆炸,东城墙出现第三个缺口。至此,守军的防线已经完全被打破。巷战持续到当天中午,随着最后一处街垒被攻克,韩刑农在众多部下的掩护下,从南城的一处秘密通道突围。

城破之后,清军在城内发现了大量精良武器。除了已知的阿姆斯特朗炮和加特林机枪外,还有不少当时最先进的来福枪和转轮手枪。军需库中的记录显示,这些武器大多是通过印度商人购入,显示出阿古柏政权与英国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在城内的地下工事中,清军还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军火制造工场。这个工场不仅能生产普通弹药,还能维修和改装各种先进武器。工场的设计图纸显示,它是由英国工程师设计的,这进一步证实了外国势力对阿古柏政权的支持。

玛纳斯的陷落标志着阿古柏政权在天山北路的防线彻底崩溃,为清军收复伊犁扫清了障碍。整个攻城战持续了将近三个月,这是同治回变以来清军攻城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伤亡最重的一次。

0 阅读:25

丁一丁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