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主席为何号召知青下乡?纵观全局,伟人真是高瞻远瞩

癸妹聊历史 2023-05-12 15:45:29

1956年,北京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上同时刊登了一篇长长的文章,文章的开头是十分醒目的一行黑色大字:

知识青年要积极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闯出一番新天地。

很快,这篇文章就随着报纸和广播飞进了千家万户,也飞进了无数青年男女的心中。一时之间,北京城内热闹非凡,每天都有许多青年男女背着行李,三五成群的结伴前往火车站。

而车站内也是人潮涌动,送行的家属一遍遍的叮嘱着自己将要远行的儿女,儿女们也是一遍遍的的安慰着忧心忡忡的父母。

随着一阵汽笛声响起,一列车头上戴着大红花的火车缓缓的驶进了车站,前来迎接这些即将前往农村的知识青年们,欢乐与自豪的神情洋溢在每个年轻人的脸上。

随着火车缓缓的启动,这些知识青年们告别了自己熟悉的亲人和家乡,即将前往另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开启一段新的人生之旅。

那么,毛主席为何要号召这些知识青年下乡?这些前往农村的知识青年又会做出怎样的贡献?

到农村去

1956年,对于新中国的人民来说,这是十分特殊且意义重大的一年,这一年,正是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

在城市里,各式各样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工人们干劲十足,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陆续被生产出来,给予了中国人民极大的鼓舞。

在农村,已经分到土地,翻身做主的农民们纷纷加入了合作社,霎时间,全国上下涌现出无数大大小小的农业合作社,神州大地上一片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景象。

面对新中国已经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作为人民领袖的毛主席除了高兴之外,还多了一些思考,作为国家主席的他看着人民群众那一张张的笑脸,时常在心中问道:

中国的社会主义的事业能否一直发展下去?等我们这一代人都老去了,祖国的年轻人能否挑得起重任,坚定的带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这些问题如果放到以前,毛主席会坚定的答道:“能!”但是步入1956年,毛主席开始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产生了动摇,原因是,他看到了苏联在斯大林去世后的情况。

1956年2月,苏共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这次会议原本乏善可陈,但是就在会议进行到一半时,身为苏共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却突然拿出了一份关于斯大林的“秘密报告”。

借着这份所谓的“秘密报告”,赫鲁晓夫开始大肆的批判斯大林,并完全否定斯大林生前所做的的一切贡献。赫鲁晓夫的一系列做法不仅引起了苏联国内极大的思想混乱,还将苏联带上了修正主义的歪路。

看到此种场景,毛主席开始由衷的担心,在他们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都去世之后,未来的中国能否出现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保证人民的江山永不变色。

赫鲁晓夫

为此,毛主席决定,要在他的有生之年为新中国培养出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毛主席十分明白,他们这些革命者是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磨练出来的,是在血水与汗水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最开始也不是坚不可摧的铁人,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用苦难告诉了他们为何要干革命,为何要与敌人做斗争,这才将他们磨练成了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只有接触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体会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酸苦楚,才能树立坚定的革命理想。

因此,毛主席想让那些将来最有可能成为接班人的知识青年们到农村去,通过劳动来磨练他们的革命意志,接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

其实,除了要培养接班人之外,毛主席要这些知识青年去农村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同时也为了解决城市就业难的问题。

建国初期,在工业发达的城市地区,资源丰富,各类人才扎堆,但由于当时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城市的工作岗位十分的有限。

同时,随着建国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进学校接受教育,但城市却无法提供如此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城市地区一度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许多接受过中小学教育的知识青年竟然找不到工作。

而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则是另一种情况,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各类资源都十分紧张,尤其是人才资源更是稀缺。

与此同时,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农村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许多工作岗位都需要知识分子才能胜任,但偏偏缺少的就是知识分子。这样的情况在当时的农村很是普遍。

一边是资源丰富,人才扎堆的城市,一边是贫穷落后,人才紧缺的农村,面对这种情况,毛主席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号召城市中的知识青年到广大的农村去。

这样一来,知识青年们所学的那些知识就有了用武之地,不仅如此,知青的下乡还能为城市“减负”,更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差距,可谓是一举多得。

1956年,在毛主席“农村地区大有可为的”号召下,无数的城市知识青年怀揣着一腔的热血与理想前仆后继的奔向农村,奔向他们心目中那块广阔的新天地。

大有可为

在如今大多数的年轻人听来,“知青”是一个十分陌生且遥远的词汇,但是对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农村人来说,“知青”却是一个十分熟悉且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名称。

提起知青,多数的年轻人脑海里浮现的是各类文艺作品中那些男女主形象,在这一类的作品中,里面的知识青年好像永远都在谈恋爱,什么事也不用干,但真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现实生活中的知识青年不仅没有像文艺作品中的描写的那样整天无所事事,只一门心思的谈情说爱,反而还十分努力的克服困难,积极的参与农村的各项劳动,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

根据一些下乡过的老知青的回忆,他们的知青生活尽管十分的劳累,但却是十分充实且美好的。其中有一位黄姓老人就曾这样回忆过他的知青岁月,尽管已经时隔多年,但老人一提起那段知青岁月,眼里就闪烁着熠熠光辉。

这位黄姓老人是1968年响应党的号召到陕西农村去的,在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出发的那天,知青们个个胸前佩戴着毛主席的像章,身后背着行李,聚集在集合点。

提到这一段时,黄老的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一股激动之情。

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集合点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到处是飘扬的红旗和喧天的锣鼓声,广播里循环的播放着毛主席的讲话,时而会播放一曲慷慨激昂的革命歌曲。

知青里有不少人都佩戴着大红花,自豪的神情洋溢在大家的脸上,红旗,红花,红歌交汇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这里似乎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

在一片欢腾的气氛中,知青们登上了来接他们的解放牌大卡车,与依依不舍的亲人们挥手告别。

经过一路的颠簸之后,知青们到达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到达之后,这些年轻人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欢迎,村民们为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准备好了窑洞,并派了专人来安排他们的衣食住行,应该说,这时候的知青们过的还是比较舒服的。

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之后,知青们就要正式被分配到各个公社去了,而在公社的生活就不是那么的轻松了,每天,他们都要下地去参加劳动,对于这些从没干过农活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刚开始的时候,有的人分不清野草和庄稼的区别,经常把庄稼当成野草给除掉,而把那些真正的野草给留在那里,有的人干不动体力活,干了一下午把手都磨破了。

除了劳动上遇到的困难外,知青们还面临着生活上的难题,那就是吃饭的问题,在下乡的知青们中,许多人都不会做饭,可是他们又必须要自力更生,因此,这些从不接触家务,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知青们开始学着自己给自己做饭。

由于以前从未学过,刚开始做时,他们同样搞的一团糟,比如蒸馒头时,因为不知道面粉和水的配比,因此,蒸出来的馒头形同一团烂泥,样子很是滑稽,口感也酸的很。

但尽管面临着如此多的困难,知青们也仍然没有退缩,他们向村民们虚心的请教,像在学校里读书时那样,一条条的把要注意的点都记下来,正像他们自己在歌里所唱的那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

在当时的中国,像黄老他们这样的知青有千千万万,这些怀揣着报国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如同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分散到祖国的大江南北,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偏僻的海岛到广袤的戈壁滩,到处都有知青们的身影。

农村锻炼养育了这些青年知识分子,这些知青同样也在用他们的方式去回报着农村。

在成千上万的下乡知青们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代表,他们中有的是公社的干部,有的是村里学校的代课教师,还有的是赤脚医生。

其中以北京的知青孙立哲的事迹最为典型。孙立哲是1969年到陕北农村的,按照当时的说法,知青下乡叫做“插队”,孙立哲就是在延安地区“插队”的一名知青。

与很多的下乡插队的知青相同,孙立哲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在下乡之前,他的梦想是当一名数学家,但在来到农村插队后,孙立哲的想法就发生了改变。

六十年代的中国,医疗卫生条件并不发达,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大医院甚至是小诊所都十分的稀少,想去看病,必须要走很远的路。

孙立哲来到延安后,在与延安人民的相处中,发现当地的村民看病很困难,有时还会因路途遥远而耽误病情,面对这种情况,孙立哲自学医学知识,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专门为当地的贫农治病。

随着孙立哲治好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名气也逐渐大了起来,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来找他看病,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孙立哲总是忙个不停。

不过,此时的孙立哲治的还都是一些常见病,如果遇到一些需要做手术的病人,那他就束手无策了,为了给更多的村民治病,孙立哲决定要自学临床医学。

在学习的过程中,孙立哲经常在自己的身上反复试验,村民们知道这一情况后,也纷纷为他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有的人甚至还把自家的狗牵过来给孙立哲当试验品,这让孙立哲大为感动。

在孙立哲的勤学苦练和村民们的热情帮助下,孙立哲很快就学的有模有样了,但是,实际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

很快,孙立哲就迎来了一个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

一天,公社里的一位女社员突发疾病,疼的满地打滚,其他人见状,赶紧找来了孙立哲,进过一番详细的诊断,孙立哲断定这位女社员得的是胃溃疡穿孔,必须要马上手术,否则就会危及生命。

尽管孙立哲已经自学了手术知识,但他从未真正的完成过这样的一场大手术,人命关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看到孙立哲在犹豫,一旁的村民们纷纷鼓励他,给他加油打气。最终,孙立哲凭借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以及扎实的实操技术,成功的为女社员实施了手术,挽救了她的生命。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在之后的医治过程中,孙立哲又接连为许多患有病痛的村民们医治,也成了大家交口称赞的好大夫。

在下乡的知青中,像孙立哲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立足于农民,扎根于农村,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所学的知识去改变着农村封闭落后的面貌,用毛主席的话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大有可为。

高瞻远瞩

步入七十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放开,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实现了快速提高,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批的城市就业岗位,因此,国家对知青下乡的政策做了调整,许多的知青从农村返回了城市,他们再一次响应国家的号召,投入到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滚滚浪潮中。

自此,“知青”这个名词正式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那么,为什么要说毛主席的让知青下乡的决策是高瞻远瞩呢?这就要结合后来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情况来看。

九十年代初期,曾经作为世界霸主的苏联在一夕之间分崩离析,苏联的解体让全世界的人都为之震惊。

但它的解体却绝非是意外,从赫鲁晓夫大肆批判斯大林,导致国内思想混乱,进而影响到苏联的一代年轻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时,苏联解体的结局便已经注定。

苏联解体后,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了混乱,而这时的中国,由于毛主席时代的“知青下乡”政策,使得那些接受过劳动锻炼的年轻人树立了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坚决的拥护社会主义,所以中国并没有像苏联那样走向国家解体的悲剧。

同时,毛主席的决策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大批的知识青年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的教育、卫生环境,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得到了缩小。

由此可见,毛主席当年的决策的确是高瞻远瞩,不仅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

毛主席作为一个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领袖,一生都十分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他的每一份决策无一不是为人民着想。

毛主席的一生是为穷苦大众谋幸福的一生,他真正做到了公平二字,毛主席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人民也会将他放在心中,永远的铭记他,怀念他。

1 阅读:520
评论列表
  • 2023-06-01 05:47

    厉害了

  • 2023-06-10 08:26

    很实际,解决了就业问题,提高了农业人口素质,努力平衡城市与农村的差距

癸妹聊历史

简介:传递有趣的文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