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华援助力度加大,成为中国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在中日之间扮演着一个极其微妙的角色。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美国政府一面高调宣布对日本实施"道义禁运",一面却默许本国企业向日本出售大量军工物资。就在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前几个月,美国还秘密向日本提供了一笔1.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1937年到1940年间,美国对日本的军工物资出口总额竟高达10亿美元!这其中甚至包括了制造战机、军舰所需的稀有金属。而当时的10亿美元,足以支撑起整个日本陆海军一年的军费开支。
那么,如果没有这些源源不断的军工物资支持,日本真的能够维持如此旷日持久的侵华战争吗?为什么美国要在战前同时支持交战双方?
一、美国的双面外交策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消息传到华盛顿时,时任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正在与一群银行家共进午餐。当他接到这个消息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看来日本人又在东方闹事了。"
这句看似随意的话语,却折射出当时美国政府对远东局势的态度。表面上,美国政府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表示谴责,但实际上,美国的"中立法案"却为其军火商和银行家们开了一扇大门。
1937年8月,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秘密报告。这份长达20页的报告中,格鲁明确建议美国政府应该"在中日冲突中保持中立",同时"维护美国在远东的商业利益"。
这份报告成为了美国对日政策的转折点。1937年9月,美国政府公开宣布实施所谓的"道义禁运",声称要限制对日本的军火出口。然而,就在这个政策发布的第二天,纽约的摩根大通银行就与日本三井财团签署了一份价值3000万美元的贸易协议。
更令人意外的是,1938年初,美国驻华大使詹森向国务院发出警告,称日军正在使用美国产的军用卡车运送军队。然而这份报告被束之高阁,美国政府只是象征性地向日本提出了"口头抗议"。
1938年4月,一艘装载着5000吨废铁的美国货轮在旧金山港起航,目的地是日本横滨港。这批废铁最终被日本熔炼成了轰炸重庆的炮弹。而在同一个月,美国政府却向中国政府承诺提供一批医疗物资。
到了1939年,美国对日本的出口额不降反升。统计数据显示,仅在这一年,美国向日本出口的航空燃油就达到了150万桶,这些燃油足够日本空军轰炸机飞行数百次。
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在1939年底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街上的中国老百姓都在谈论,他们看到的日军卡车上印着'美国制造'的字样。"这份报告同样被雪藏,没有引起任何回应。
1940年初,美国国会通过了《外国船只征购法案》,表面上是限制向日本出售船只,但法案中却留下了一个漏洞:只要是"二手船只"就不在限制之列。于是,一些美国船主先将新船只在海上航行几个月,然后以"二手船"的名义卖给日本。
就这样,美国一边高喊着"支持中国抗战"的口号,一边却在暗地里为日本输送着战争物资。这种双面外交策略,不仅让中国的抗战之路更加艰难,也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二、日本的资源困境世人皆知日本是个岛国,却鲜少关注这个地理特征给其战争机器带来的致命弱点。1936年春天,日本陆军省的一份绝密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日本国内的铁矿储量,连维持和平时期工业生产一年的需求都无法满足。
"六年侵华准备计划"的总设计师、日本陆军大臣寺内寿一在1936年8月的一次军部会议上坦言:"我们需要每年至少500万吨的铁矿石,而国内产量仅有30万吨。" 这个巨大的缺口让在场的军方高层陷入了沉默。
更令人担忧的是石油问题。1935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日本97%的石油依赖进口,其中85%来自美国。一位日本海军高级参谋在当年的秘密备忘录中写道:"如果美国切断石油供应,我们的舰队最多只能维持半年的作战。"
1936年12月,日本制定"六年侵华准备计划"时,物资储备清单上赫然列着一串惊人的数字:
铜矿:年需求量40万吨,国内产量仅8万吨
铝土:年需求量15万吨,国内完全依赖进口
橡胶:年需求量8万吨,国内无产量
石油:年需求量700万桶,国内产量仅占3%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日本在1937年初成立了"资源调查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第一份报告就指出:"如果没有外部稳定的资源供应,发动持久战将是一场灾难。"
然而,日本军部并未因此放弃扩张野心。1937年5月,一艘满载美国石油的油轮"加利福尼亚丸"抵达横滨港。就在这艘油轮卸货的同时,日本陆军部正在制定攻占中国华北的详细计划。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夕,日本国内的战略物资储备情况是:
航空燃油储备仅够空军使用4个月
钢铁储备可维持军工生产6个月
橡胶储备不足8个月使用量
面对如此严峻的资源短缺,日本选择了一条铤而走险的道路——依靠美国的资源供应打赌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8月,三井物产与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签订了一份长达五年的石油供应合同。
日本海军部一位参谋在当年9月的报告中这样写道:"只要美国的物资供应不断,我们就能维持战争所需。但如果这条生命线被切断,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份报告一语成谶。当美国在1941年7月冻结日本资产、切断石油供应后,日本在4个月内就被迫孤注一掷,发动了珍珠港袭击。这恰恰证明了一个事实:在此之前的近5年里,正是美国源源不断的资源供应,才让日本得以维持其庞大的侵华战争机器。
三、隐藏的战争推手1937年的一个清晨,纽约华尔街23号大楼里,摩根银行的会议室内正在进行一场不寻常的会谈。与会者包括了杜邦公司的高层、通用汽车的代表,以及几位来自标准石油公司的高管。会议的议题很简单:如何在远东战争中获取最大利益。
世人皆知华尔街是美国金融的中心,却不知这里同时也是推动远东战争的隐秘推手。当天的会议上,这些金融巨头达成了一项惊人的决议:同时向中日两国提供贷款和物资,谁能提供更高的利润,就向谁倾斜更多资源。
1938年2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仅杜邦一家公司,就向日本出口了价值800万美元的工业原料,其中包括用于制造炸药的硝酸盐。同年,这家公司也向中国国民政府出售了200万美元的军用物资,获取的利润率高达40%。
美国军工产业的扩张速度令人咋舌。1937年,美国仅有12家飞机制造厂,到了1939年,这个数字猛增至45家。其中柯蒂斯-莱特公司的发展最为典型,该公司1938年的营业额是1936年的8倍,股票价格在两年内上涨了近300%。
1939年1月,美国商务部发布的一份内部报告揭示:美国对日本的军工产品出口中,飞机零件占比35%,机床设备占28%,石油产品占22%,其余为各类金属原料。而同期对中国的出口中,医疗物资和民用物品占据了70%以上。
一位匿名的美国商务官员在1939年3月的备忘录中写道:"向日本出口军工产品的利润率通常在25%-35%之间,而向中国出口民用物资的利润仅有10%-15%。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更倾向于与日本做生意。"
1939年夏天,美国国会举行了一场秘密听证会。会上,一位来自波音公司的证人透露:他们公司向日本出售的飞机发动机,明明知道最终会被用来轰炸中国城市,但公司高层仍然决定继续交易,因为"这是生意"。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美国公司甚至帮助日本规避贸易管制。1940年初,标准石油公司将大量航空燃油运往日本在东南亚的"中转港",再由日本船只转运至本土,这样就能避开美国政府的出口限制。
到了1940年中期,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额达到了惊人的15亿美元,其中军工产品和战略物资占比超过60%。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总额仅有2.5亿美元,且大部分是以借款形式提供的。
纽约的一家投资银行在1940年9月的内部通讯中写道:"只要战争不蔓延到太平洋,这种双向贸易模式就能持续下去。这对华尔街来说是最理想的局面。"
然而,这种"理想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传到华尔街时,那些曾经支持日本的金融家们正匆忙销毁与日本的往来文件。战争的推手终于被战火反噬,这种双面交易的把戏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
四、转折的历史节点1937年12月12日,日军攻占南京前夕,日本陆军部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当时的陆军大臣杉山元在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如果继续向华中、华南推进,我们的后勤补给能维持多久?"
世人皆知南京沦陷后日军在这座城市犯下了滔天罪行,却鲜少有人知道在此之前,日本军部曾经历过激烈的战略争论。一份解密的日军档案显示,当时负责后勤的参谋长今井武夫提交了一份详细报告:"目前军需物资储备仅够支撑三个月的大规模作战。"
这个严峻的现实让日军高层陷入两难。1938年1月15日,日本内阁会议的记录显示,海军大臣米内光政直言不讳:"如果没有美国的物资支持,我们连占领区的基本防务都难以维持。"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商务部批准了一笔价值2800万美元的钢铁出口订单。这笔订单极大地鼓舞了日本军方,促使他们做出了继续扩大侵略范围的决定。
到了1939年初,日本的资源危机已经到了临界点。2月份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
航空燃油储备降至警戒线以下
钢铁产量较1938年下降15%
橡胶库存仅够军用车辆使用4个月
铜矿储备已经见底
正当日本军部准备收缩战线时,美国的援助再次到来。1939年3月,美国三家银行联合向日本提供了一笔1.4亿美元的贷款。这些资金立即被用于购买战略物资,使得日军得以继续保持军事压力。
1939年夏天,一位美国记者在重庆采访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细节:轰炸重庆的日本飞机上,使用的居然是美国产的防冻机油。这种特殊机油让日军的轰炸机能够在高空持续飞行数小时。
1939年底,日本陆军省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提供的物资支持,让日军在华作战能力提升了至少30%。没有这些援助,日军可能早在这一年就不得不开始战略收缩。
1940年初,局势出现新的变化。德国在欧洲的胜利让日本看到了向南扩张的机会。3月,日本内阁会议上,首相米内光政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方向:"利用目前的有利形势,同时向南北两个方向发展。"
这个决定背后的底气,来自于美国企业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1940年上半年,美国对日本的出口额比1939年同期增长了25%。仅5月份,日本就从美国进口了58万桶航空燃油。
1940年7月,日本驻美大使堀内谦介向东京发回一份密报:"只要美国的物资供应不中断,我们就有足够的实力维持当前的战局。"这份密报准确预见了未来的走向:一旦美国切断物资供应,日本的扩张战略就将难以为继。
1940年底,日本军部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如果美国实施全面禁运,日本在半年内就会陷入战略瘫痪。这个判断最终在1941年得到了验证:当美国切断石油供应后,日本不得不孤注一掷,发动了珍珠港偷袭,将战火引向了太平洋。
五、战后格局的暗流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期间发生了一场鲜为人知的秘密谈判。在克里米亚半岛一栋临海别墅的地下室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使霍普金斯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进行了长达四小时的密谈。谈话的焦点只有一个:如何瓜分中国的利益。
世人皆知雅尔塔会议确定了战后世界格局,却不知在会议的暗影之下,中国的利益正被美苏两国暗中交易。一份直到1972年才解密的备忘录显示,美国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方案:同意苏联控制外蒙古和东北铁路,作为交换,美国将获得在华南沿海设立军事基地的权利。
1945年4月,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向国务院发回一份绝密电报。电报中写道:"蒋委员长已经察觉到了某些异常。今天的谈话中,他特别询问了美国对中国东北的态度。"
这份电报的背后,是一个更大的秘密:早在1944年底,美国国务院就制定了一份关于战后中国的备选方案。方案中提出:如果国民政府无法有效控制全国,美国将支持中国实现"事实上的分裂",以便更好地控制沿海地区。
1945年夏天,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了显著转变。7月,美国突然叫停了价值8亿美元的对华援助计划。一位美国商务官员在内部备忘录中写道:"既然日本已经投降在即,我们就没有必要再投入这么多资源了。"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美国立即派出了一支特别调查组前往上海。这支调查组的真实任务是:评估在华日资产业的接收价值。9月15日,调查组向华盛顿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日本在上海的产业资产价值超过10亿美元,"美国企业应该优先接收这些资产"。
更令人震惊的是,1945年10月,美国国务院一份内部文件显示:部分在战时向日本提供物资的美国企业,正在申请接收它们曾经的日本合作伙伴在中国的资产。这些企业声称,它们对这些资产拥有"历史性权益"。
1946年初,美国驻华使馆经济专员柏克曼提交了一份题为《中国经济重建与美国利益》的报告。报告建议:"应该利用中国目前的困境,换取更多的经济特权。"这份报告后来成为了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的基础。
1946年3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访华期间,向国民政府提出了一个要求:允许美国企业参与接收在华日资产业。作为交换,美国承诺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这个要求实质上是要将战前日本在华的经济特权转移给美国。
1947年夏天,一份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显示:美国企业已经接收了原日本在华企业约35%的资产,总价值超过3亿美元。这些企业大多是在战前向日本提供物资的美国公司。
1948年,当国民政府节节败退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向国务院发去一份最后的报告:"我们在中国的经济利益正在丧失,但这或许是我们过去政策的必然结果。"这份报告成为了美国战时对华政策的最后注脚。
有点扯淡 作者难道不知道什么叫国际贸易么不管是二战前美国向日本出口贸易 还是苏联向德国出口贸易 都属于正常贸易吧?
属实
美国苏联在参战前都是邪恶的一方,参战反而洗白了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