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房价是涨还是跌?房地产何去何从?

团团谈国际 2023-01-19 13:07:06

全球大滞涨,中国新周期,拥抱一生一次的机会

有形之手,手在抖

前些天晚上,tops直接宣布,房地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巨大的需求潜力将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各位亲粉,回忆一下,我们提出的经典理论:

中国楼市 = 中国总需求之母

无论2022年多少人对此有所疑虑,有形之手已经是明牌了。

无论如何抽耳光,最终还是要靠总需求之母,这就是现实情况。我们的系统性底层逻辑分析是高度精准和符合现实的。

当然,一定会有人问:那2023年的房价会怎么走呢?

貌似,每年年初都会有人问这个问题。

只不过,今年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的感触或许是和过去20年完全不同。

以前是担心“我还没有上车”,现在则是意味深长。

一方面,地产如果真的可以拉起来,那说明稳增长还是可以起来的;一方面,大家手里最大块头的资产就是房子,房子不能起来,相当于自己的身价进一步缩水;一方面,是继续卖房,还是重新考虑置换买房,前所未有的纠结;一方面,也担心后续稳增长成功后通胀起来了,如何应对的问题。

不得不说,看似是房子问题,看似是房价问题,背后其实是对宏观经济接下去前景的忧虑,更是对家庭资产的迷惑和困顿。

坦率说,我们根本不看好全国范围的楼市行情,更不看好全国范围的房价拉升。

中美博弈就差直接干了,现在要让有形之手允许大家像2015~2017年那样全民加杠杆,可能性不大。

此外,近期我也翻看了不少研报、内参等信息源,全国保交楼真正完成的,也就2成。

然而,另一端的问题是,到2024年年底,全国地方债存量余额的4成要到期还本付息了。不仅如此,地方财政都还没有走出ICU,现在马上要他们担负起稳增长大任,马上要进入KTV,这可是绝壁烧钱的。

所以,需要钱去拉行情与防风险之间的左右互搏,已经到了极为脆弱和敏感的节点,如何平衡绝对是高技术含量,可以拿诺贝尔经济学奖。

此外,如果不去拉行情,还没有等美国人爆雷,我们的居民家庭收入就断崖,企业瞬间没有订单,我们就倒下了。

房价,看上去是升斗小民的身价和生计问题,却在这样的时代,完全被捆绑在大国博弈的战车上。平心而论,这才是新时代中国楼市最最核心的底层逻辑之一了!

房子背后是信贷,信贷背后是跟美国人比谁先倒下。看懂这个逻辑,才可以说是看懂了时下中国楼市的核心点。

尽管收入承压依旧是目前地产压力的主要原因,但是,这是基于现有信贷严格的背景的。如果不考虑风险,信贷宽松直接开打,中国楼市马上就可以重新拉起来。只不过,这种拉升是以透支和掏空身体为代价的。

因此,最终还是回到我们上面说的,中国楼市的背后核心推手已经是中美大国博弈了。

—————————————————

人类的经济周期,其实是一个贫富博弈的周期。

一开始万物苏醒的时候,每个人多少都有机会,一起发财;等机会越来越少的时候,社会小DS们就率先面临发展的瓶颈,而大户人家继续发财;当社会小DS彻底扛不住,内需崩塌的时候,大户人家最终也被带进了沟里,整个社会经济崩塌。这就是经济周期下不同阶层的人生百态。

就像现在俄乌冲突、美国内乱、日韩经济困顿等很多现象,普通人日子很难过,但是,精英门阀的日子其实是爽歪歪的。显而易见,整个经济周期还处于上面提到的第二阶段。

其实,中国楼市也是如此!

以前买房就赚钱,所以,如何加杠杆貌似是独门绝技。因为,加杠杆买到了房子,就可以捞到钱。

然而,现在根本不是这样了。不仅有形之手不允许大家这么干,而且整体全民收入情况也不支持这个逻辑。

可问题是,还在救市,还在依赖土地财政,怎么办?

既然整体拉不动,那就局部拉。通过局部制造行情,既可以避免被爆锤整顿的风险,又可以继续搞钱。

当然,这也就自然意味着,局部行情下,局部家庭的资产继续膨胀,部分人继续享受楼市红利,部分房子的价格继续高歌猛进。

但是,其他人则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也就在悄无声息中逐步“相对返贫”。

有形之手的手其实是在抖,手里都是盐(放水),雨露均沾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既然如此,也就只能往有限的地方撒一点。谁接住了,谁赚钱。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关于楼市可能会产生两个预期差:

第一个预期差,就是炒作全局性地产修复,其实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个预期差,就是不少人还是彻底看空整个楼市,其实也是严重错误的。

真正的房价走势,就是“一九原则”,头部吃饱,其它跌倒。

也就是说,这又是一次部分人赚钱的机会,却也是胡乱持仓、胡乱买卖房子的人群的末日。

这就像过去10多年美股牛市,真正涨的就是少数几个票。其它绝大多数票大多是苦不堪言,天天不温不火。其实,未来中国楼市走的,就是次贷危机后美股走的长牛行情。只不过,这个长牛长期跟我们过去20年楼市的长牛行情早已完全不同了。

————————————————

大方向上看,我们在和美国人各大领域博弈。但是,从经济领域而言,我们可不仅是供给端的产业升级博弈,我们还跟美国的需求端进行极为残酷的博弈。

所谓需求端,美国就是美股美债,我们就是楼市基建。

如果美股先崩了,而中国楼市一直稳如泰山,则美国国运瞬间就下去了。

相似的逻辑,如果是中国楼市先撑不住,美股却在美联储隐蔽放水中没有崩塌,则我们的国运就会面临极大的考验。

所以,站在中国的立场,要崩,也一定是让美股先崩,一定要稳住中国楼市的大局。这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大势问题,是国运问题,是生死决战。

现在很多海外财经声音看空我们的,主要一个逻辑就是指责我们的楼市各种不行了,进而拼命验证我们整个经济不行了。

比烂的时代,谁又比谁更好得多?美股很好了?美股去年暴跌1/3,美债流动性也是各种幺蛾子问题。

所以,其实中美都是憋住一口气,就像水中比憋气一样,看谁先熬不住。

基于此,中国楼市整体软着陆,一定是最高有形之手的绝对意志。现在的问题是,需求太弱,而不是需求太强。这也就意味着,拼命救市还是很有必要。但是,拼命救市不是拉行情,而是稳住。

本质上,有形之手对于楼市的管理,就是一个箱体结构。涨太多了,抽耳光;跌太多了,投喂药。

现在是投喂药的阶段,也是兜底阶段,更是避免被海外看空的财经声音“不幸言中”的阶段。

既然如此,手里的垃圾房或许已经是最后出清的阶段,而追逐有限的优质房源却也是极为难得的窗口期。

我们改变不了时代,我们只能在这个时代套利去尝试活得更好。

2023年的房价,涨跌之中再次分化,已成定局。

作者:A森,独立经济学家、独立投资人

3 阅读:1922
评论列表
  • 2023-01-20 00:42

    反正我不买

  • 2023-01-23 09:33

    涨,必须涨,别成天发这些猜测文章了,不涨经济怎么发展,怎么超越鹰酱

  • 2023-01-23 07:23

    我也不需要了

  • 2023-01-23 09:11

    还在碟了

  • 2023-01-24 07:48

    很简单的道理,把房价降下来降到年轻人都能买得起,有了婚房,娶妻生子。人口就上去了。即介决了房子积压问题,又介决了人口减少问题。何乐而不为。非要死扛高房价猴年马月能把房子都买出去。

团团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