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真像卖手机一样卖车?|智车星球

智车星球转啊转 2024-06-06 02:26:38

5月31日,问界新M7 Ultra正式上市,新车共分为两种配置,四款车型——后驱智驾版,五座28.98万元,六座30.98万元;四驱智驾版,五座30.98万元,六座32.98万元。

这款曾经历过“起死回生”的车型,又一次验证了老祖宗的智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上市一小时,大定突破6000辆,首日便突破1.2万辆,只看订单,大概过不了几天,就能超额完成其本月2万辆的目标。

大家都说问界这次是“杀疯了”,但在几个论坛内,车友们却又一次举起了「维权」的“横幅”。

“小号M9”

车友不满的核心,在于问界这次给得实在是太多了。

问界新M7 Ultra的配置到底怎么样?相信看过发布会的人都能回答,“也没有多厉害啦,就是把M9的配置‘装进’M7了而已。但M9的售价可是46.98万-56.98万哦。”

除了“大嘴变小嘴”的前脸之外,新M7 Ultra上的几个核心升级也是尽可能向M9逼近。

首先是激光雷达,由原有的速腾聚创126线激光雷达,升级为与M9相同的192线激光雷达,是目前业内量产车规级最高线数的激光雷达,最远探测距离可达250米,扫描频率达到20Hz。

激光雷达性能的提升,使车辆在主动安全方面的表现也得到提升:前向主动安全AEB生效范围扩大到4-150km/h,静止车辆场景刹停速度提升至120km/h;侧向主动安全可主动识别成排水马、锥桶、路沿、行人和车辆,生效范围提升至 40-130km/h;后向主动安全可主动识别行人、车辆和两轮车,生效范围提升至 1-60km/h。

在此前被很多用户吐槽的底盘方面,新M7 Ultra进一步提升。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的上车,使车辆面对不同道路工况时,可以达到最高每秒100次的调节频率。同时CDC与激光雷达的配合,使车辆可以智能识别路上情况,预先调整减速器阻尼,降低在路过减速带时的冲击感。总的来说就是过弯更平顺,起停更丝滑,大幅提升乘坐舒适性和驾驶稳定性。

除此之外,新M7 Ultra的座椅也使用了M9同款——舒云座椅,更加柔软,支撑性和贴合性也更好。同时,六座版本二排零重力座椅还新增防夹功能,可调角度也更大。

M9的配置,M7的价格,也难怪就连很多媒体也感叹,“真喷不动了”。

我们总会成为韭菜

但是,新改款越「优秀」,老车主就「越扎心」。如同以往的每一次「背刺老车主」事件,这一次问界M7车主们也坐不住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吐槽,自己“提车还没到一个月,就变老款了。”;有人寒心,“订车的时候销售信誓旦旦说至少一年不会改款,等了4个月才提到车,不到5个月就直接改款。”;还有人已经“习惯了”,“老韭菜已经无所谓了。”……这5000多条评论,可以说都是老车主的血泪史。

其实新款一出,旧款车主就维权的大戏,这几年在汽车圈早已屡见不鲜。印象中,最早遭遇车主维权风波的是小鹏。2019年7月13日,2020款小鹏G3上市后的第三天,多个城市的交付中心,都聚集了多辆身贴“退车”、“谁买谁后悔”的老款G3,车主们希望小鹏高管能“退款退车”、“免费换车”或者“加价升级”。

△小鹏车主维权现场

事情的最后,以何小鹏的一封道歉信,并保证“3年内增换购小鹏汽车任意一款车型时,在享受当期新车各种优惠权益的基础上,额外享受1万元的专属补贴权益。”为结束,也就此打开了这股维权热潮的大门。

比如在今年3.15期间,某投诉平台显示,比亚迪驱逐舰05成为近30天内投诉量最大的车型,而理由正是新款车型降价增配,导致自己的车辆价值大幅缩水,要求车企赔偿。

虽然老车主们维权是常事,但平心而论,问界M7的换代速度确实太快了。

2022年7月4日,问界M7正式发布。由于市场反馈欠佳,2023年9月12日,改款后的问界新M7再次上市,也就是这一次迎来了销量的“起死回生”。今年5月31日,新M7 Ultra也迎来上市。

一款产品,两年迭代三次,要知道华为手机一个系列的产品,一年也才更新一次而已。

车型快速迭代升级的背后,毫无疑问,首先体现出了车企对于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响应。就拿问界M7这款车型来说,2022年第一代车型上市后反响平平,问界砸了5个亿对产品进行升级,而着重升级的地方,正是消费者吐槽的“重灾区”。比如空间,从此前只有六座版本,增加了大五座的选择,车内有效空间和后备箱空间都大幅增加;其次是安全,针对此前中保研测试中,M7 A柱被撞击变形的新闻,新M7将车身24.4%升级为业内最强的潜水级高强度钢;最后,再加上ADS 2.0高阶辅助驾驶的加持,以及降价3万元的售价,问界新M7的销量就此坐上火箭。

这一次新M7 Ultra的发布会也同样如此,除了配置的升级外,在发布会的前半部分,余承东花了大量篇幅介绍车辆安全,从车身结构到AEB,再到科普发生碰撞时,车门如何打开,无疑是针对最近的山西车祸事件做出回应,也难怪有网友说,比起新品发布会,这更像是一场“负面新闻解释大会”。

而在这些解释的背后,或许还有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在一个将「速度」奉为信仰的市场,很多产品在最初定义时就没有考虑周全,在研发制造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打磨,严格一点来说,几乎还是半成品的状态就被推向了市场。

据统计,仅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就推出了超过1100款新能源汽车(包括改款等),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不到4款新车上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目前汽车的全新产品开发周期已经缩短至30~40个月,小改款车型的时长仅需8~12个月。”

这样“赶工”的状态,一定会引发后面的连锁反应。监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14次,其中新能源汽车召回72次,涉及车辆160.3万辆,占全年召回总数量的23.8%。新能源汽车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2.3%,创历史新高。同时,J.D.Power报告显示,对比2022年,2023年每百辆新能源汽车之中,出现问题的车辆增加了21辆。

所以,如此快速的更新迭代,说好听一点是车企与消费者的双向奔赴,不好听一点,就是车企对于上一代未完成产品的完善,甚至是补救。只不过,这一切可能要由消费者来买单。

在我父母那辈人心中,哪怕是现在,合资车也还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而回想那些年,德系、日系车还风光无限的时候,大家的日子好像确实会好过一些。除了担心会被经销商背刺之外,很少有车主担心,新车买了不到半年就变旧款的情况。二手车的市场也相对稳定,无论一辆汽车开了多少年,总有它相应的残值。

但现在的销量榜单,上榜的车型总在轮次替换,大家也都明白,总有配置更高、但价格更低的车型会在「明天」上市。而对于车企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顶替上一个爆款的,是自己推出的下一个爆款,像之前那种朗逸、速腾、轩逸“焊死”在销量前三的情况似乎再也不会出现了。比如,下个月初,我们应该马上就能看到新M7 Ultra传来的捷报,但不出意外的话,新M7也或将“消失匿迹”。

这一年,更“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会有更多的新车上市,可以预料的是,老车主的抗议与维权也会随之轮番上演。而有趣的是,每次在「老车主」的维权贴中,总会有几个「新车主」化身正义使者,站出来反驳“车企不更新换代,怎么保持发展?”。

是啊,不会有人永远当“韭菜”,但总会有人成为“新韭菜”。

0 阅读:0

智车星球转啊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