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最近的日子也不好过。
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捕,全国舆论沸腾,国际刑事法院盯着,副总统莎拉公开叫板,连自己亲姐姐伊梅都转身站到对立面。
选情胶着着下不来台,盟友又出走,此时的马科斯压力山大。
眼看局面越来越不好控制,马科斯不认账、不认错,干脆成立了一个“跨国司法合作审查委员会”,想重新掌控局势。
可这招到底能不能奏效,没人敢打包票。

这场风暴的导火索,是2025年3月发生的一件大事:杜特尔特突然在菲律宾国内被捕,罪名是涉嫌“反人类罪”,案件直接由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启动程序。
就在外界还在消化这条新闻的时候,副总统莎拉出现在荷兰,为父亲鸣不平,称这是一场“政治算计”。
同时国内一纸政令传出:总统马科斯宣布组建“跨国司法合作审查委员会”。
这听起来像是要规范司法程序,实则是在法律框架下插手国际调查,目的是阻断杜特尔特方面提出的程序性反击。
但是杜特尔特的辩护团队也不是吃素的,英国律师考夫曼已经表态将在9月的听证会上提交新证据,指控菲律宾警方在抓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法律漏洞。
如果这些证据成立,杜特尔特将有可能被暂时释放,而这正是马科斯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眼看局势越来越复杂,参议院那边也没有闲着。
4月马科斯的姐姐,现任参议员伊梅·马科斯,突然出现在一段竞选视频中,宣布与弟弟“划清界限”。
她没有绕弯子,直接批评政府滥用司法、压制异见,而视频中还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就是杜特尔特的女儿莎拉·杜特尔特。
两人一同亮相,不仅是一场政治秀,更是实实在在地向外界释放信号:马科斯家族已然分裂,副总统和姐姐联手,这场中期选举不再只是选举,更像是一场围绕家族、司法和权力的较量。

在随后的几周,伊梅接连主持了三场听证会。
她一口咬定杜特尔特被捕过程存在程序问题,要求司法部解释是否与ICC达成过秘密合作。
在第三场听证会上,甚至播放了菲律宾国家警察总长与总统府之间的录音,内容涉及是否存在非法指令。
这不是一般的质询,而是直接把总统府推到了风口浪尖。

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马科斯并未正面回应,而是继续推动“跨国司法合作审查委员会”运作。
根据公开信息,该机构由总统亲信主导,成员包括司法部高层、国家安全顾问和几位与军方关系密切的法律顾问。
外界普遍质疑这是在用国家资源对抗国际审查,是“换壳版”的司法干预。
在选票上,莎拉在民间的支持率节节攀升,而马科斯则明显下滑。
根据民调莎拉的支持率已经逼近60%,马科斯则跌至25%左右,这组数据直接反映出民众对两人执政能力的态度。

不过,就在舆论一边倒的同时,伊梅也遇到了自己的麻烦。
她的政治形象出现严重撕裂,原本在吕宋岛拥有的选票基础,因为与总统决裂而开始松动。
她试图用“司法独立捍卫者”的形象来重塑自己,可惜没过几天,就被曝出接受维拉家族1.35亿比索的政治捐款,而且未及时申报。
风向一转,从“清流”变“金权交易”,她的支持率也开始下滑。
但她没有退场的打算,反而更积极地和莎拉绑定。

莎拉这边也没闲着,频繁在社交媒体上拉票,还在南部地区整合杜特尔特家族遗留的政治资源。宿务、达沃这些传统票仓又活跃了起来。
她的策略很清晰:地方固票、中部争票、上层拉盟友。
而伊梅的任务就是帮她撕开执政联盟的缺口。
5月12日的中期选举,参议院24个席次将更替一半,这不是普通的选战,而是一次决定双方命运的排兵布阵。
只要莎拉一方能拿下足够议席,就能阻止参议院通过弹劾案,稳住2028年总统选举资格。

马科斯也明白这点,所以手段频出。
他继续利用国会向莎拉施压,推动弹劾议程,罪名五花八门,从“密资滥用”到“未强烈谴责中国”,统统写进报告书里,意图用法案卡死莎拉。
但问题在于,莎拉不是孤身一人,背后有杜特尔特家族的旧部,有地方政治家族的站队,还有伊梅·马科斯这样曾经“造王”的力量。
而马科斯呢?他手握总统权力,依旧沿用其父当年“以权稳局”的老路。
只不过,如今是2025年,不是1972年,人心思变,家族裂变,法律边界被一步步试探。

马科斯能否守住权力?莎拉是否会趁机逆袭?伊梅是否能借联手再续政治生涯?每个人都押上了全部筹码。
这不仅是一次选举,更像是一场翻旧账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