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文学】“和而不同”说

讯二点文化 2024-03-16 09:33:31

“ 和而不同”说

作者.于永军

何谓和谐?《辞海》曰:协调。《现代汉语词典》曰:和睦。均有和衷共济之意。这等解释有道理,却皆末脱望文生义之臼,没能道出和谐之本质。所以,我更赞成孔子的说法:“和而不同”。也就是说“和谐”是“不同”事物的协调共存。《国语》:“和实生物,同者不继” ,《礼记·乐记》:“其声和以柔”,都阐发和延伸了这一观点。

丝竹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这是自然的和谐;阴阳交融、雄雌相合,这是万物生长的和谐。世上万事万物,生生息息,都源自于“不同”。不同才能创造新物,不同事物共存才有新的发展。构成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一切和谐,都是“不同”的统一体,都是“不同”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没有“不同”的存在,离开“不同”的统一,自然界就不可能发展,人类也不可能进步。

人类始终孜孜以求的和谐社会,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等诸多“不同”元素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均衡、稳定、有序发展的社会。较长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并不深刻或者说很片面,违背“和而不同”规律的情况时而闪现。比如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片面、孤立地强调经济指标的增长,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结果工厂的烟囱高了,天却不蓝了;产品生产多了,河却不清了;矿产开采多了,山却不青了;羊绒业扩大了,草场却少了。经济发展以对生态的破坏、资源的透支为代价,人与自然出现了不和谐,也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种片面性进入政治生活,则常常表现为“一刀切”的求同要求,忽视人的个性、基础差异。

郭沫若看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写过这样一首诗:“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当刮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这种思维方式,曾一度在我们的社会中大行其道。认识问题、观察事物,强调一致、强求一律,从根本上这就是唯心的形而上学的。就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吧。如果个个都如孙悟空般火眼金晴、七十二变化,兼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何须“跋山涉水两肩霜花”,当然也就不会有那“历经坎坷成大道”了。

三打白骨精

正视“不同”,目的在于找出不谐音,协调平衡,以求达到和谐。多样性的东西彼此冲突,没有平衡,也无所谓和谐。所谓和谐,实质是一种调配,是通过统筹调配,把“杂多调配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以实现共同发展,这既是一种眼光,更是一种境界。

如果说“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那么,在国家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正视各种利益关系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化的客观现实,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并把目标定位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显示出了党和政府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理性、更加成熟。这无疑是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福祉!

音律和谐,能弹奏出优美动人的乐章;社会和谐,会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生动局面。有道是“家和万事兴”、“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全社会、各民族同心同德、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众志成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可以肯定,决不是外国人一句“中国龙腾飞了”的惊呼所能概括了的。

0 阅读:0

讯二点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