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秋天,一个普通的季节,却因为两位伟人的相遇,而变得不再平凡。这一年,周恩来总理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但他依然以顽强的毅力和对工作的无限热爱,坚持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其中,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访华之旅,成为了周恩来生命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10月的洛阳,秋高气爽,正是赏景的好时节。然而,对于周恩来来说,这却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旅程。自1972年5月被确诊为膀胱癌以来,他的身体状况就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尽管病情不断恶化,但周恩来总理从未放下手中的工作,他依然坚持接待每一位来访的外国友人,用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坚定的眼神,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风采。
特鲁多总理的访华之旅,是国际上第一批访问中国的西方领导人之一。在北京期间,他受到了邓小平的亲切接待,并参观了北京体育学院。然而,特鲁多总理却对洛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充满了向往。得知这一消息后,周恩来总理不顾自己日渐虚弱的身体,毅然决定陪同特鲁多前往洛阳参观。
10月14日,访问的专列从北京出发,上午11点30分准时抵达洛阳车站。车站内,五彩缤纷的欢迎队伍早已等候多时,他们举着各种条幅和旗帜,热烈欢迎两位总理的到来。周恩来总理微笑着向人群挥手致意,尽管身体已经十分疲惫,但他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展现出一位伟大领袖的风采。
在洛阳友谊宾馆稍作休息后,周恩来总理便陪同特鲁多总理前往龙门石窟参观游览。龙门石窟,这座雕刻艺术的宝库,自古以来就是游人荟萃的胜地。青山对峙,伊水北流,远望如阙,景色宜人。周恩来总理和特鲁多总理在龙门下车后,环顾四周,不禁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
然而,对于周恩来总理来说,这次参观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他进行长时间的活动,但他依然坚持自己走下台阶,没有让工作人员搀扶。他一只手扶着栏杆,小心翼翼地下着台阶,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艰难。身后的陪同人员看着他那消瘦的身躯和费劲的样子,心里都捏了一把汗。但周恩来总理却仿佛浑然不觉,他依然保持着微笑,与特鲁多总理边走边聊,欣赏着龙门石窟的精美雕像。
在龙门石窟的游览过程中,周恩来总理对每一处景点都充满了兴趣。他仔细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不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当听到“帝后礼佛图”浮雕被盗凿到国外的消息时,他气愤地大骂:“可耻!可耻!”这种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之心,让人深感敬佩。
在游览过程中,周恩来总理还注意到了一处小摊上摆着的魏碑拓片。他好奇地拿起几张拓片反复观看,显得爱不释手。然而,当得知一套拓片需要500元时,他却无奈地摇了摇头。尽管秘书和陪同人员都建议他回北京后汇钱来买,但他却坚决不同意。他说:“那样做,他们就不收钱了。”最终,由于身上带的钱不够,周恩来总理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个小摊。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深受感动。周恩来总理的坚韧和自律,不仅体现在他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上,更体现在他对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恩来总理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他依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76年1月8日,这位伟大的领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