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族流落海外205年,回中国认祖归宗,拿出族谱:我们是中国人

厉论彦 2025-03-29 19:10:33

世界这么大,数不清有多少中国人跨越海洋,漂泊到异国他乡。真的是太多太多!而我的家族,也是经历了一段长达205年的海外漂泊史。这其中的事情,说起来可太多了!

那么对于许多海外漂泊的中国人来说,祖国和家乡是他们永远的牵挂,也是血脉深处的根。

所以对于我回到中国认祖归宗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祖辈背井离乡开始漂泊

1820年,也就是205年前,我的祖辈们离开了家乡,从中国福建漳州的小农村出发,怀着对未来未知世界以及生活的向往,开始漂洋过海,最终他们达抵达了印度尼西亚。

那个时候的他们,仅仅只是一群希望在异国他乡可以闯荡出更好生活的普通人,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个举动,竟让他们开启了两个多世纪的漂泊之旅。

其实,在我生活的过程中,还是有听到长辈们回忆,当时祖先们非常的勤劳也很聪明,他们就在印尼这块土地上扎了根。

他们开始的时候就进行贸易行业,凭借着聪慧的大脑和能够吃苦耐劳的精神,慢慢的在这里稳定了下来。

可是他们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毕竟不是中国,还是有一定的文化差异以及语言不通,还时不时来一些排斥华人的事件,这让他们更加感觉到我们中国的温暖。

所以他们也只是在这里工作赚钱,心还是中国心,人也还是中国人,从没有改变。

可是在1949年,印尼独立战争开启之后,整个国家都开始变得烟火四起,非常的不稳定。看到这些场景,祖父们带着家人,再一次踏上了漂泊的道路,一家人迁到了荷兰。

从那以后,在比较遥远的欧洲大陆上面,一个小小的华人家庭开启了他们的新生活。

而我,就是在荷兰长大的后辈,名叫李伟汉。从小,我就和身边的人显得格格不入,因为我是黄皮肤、黑眼睛,身边的荷兰人都问我为什么和他们长的不一样,还问我从哪里来。

每当我因为这些话伤心难过,并且把这些话讲给母亲听,母亲都会告诉我说我,我们的祖先是中国人,要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可是对中国我真的很陌生,虽然我长得像中国人,可是我并不会说中文,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也不了解。

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中国越来越好奇。我想知道中国现在到底什么样?我的祖先们曾经在那里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开始寻根认祖

在2004年,从大学毕业之后,我就想回到中国,寻找我之前所有的疑问。

刚到中国的时候,我就被这个充满活力的国家给深深吸引了。这里虽然很陌生,但是又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陌生可能是因为从来没来过这里,这里的风景和风俗习惯都是第一次体验;比较熟悉的,可能是我血液里面流的还是中国人的血,有一种亲切感。

于是我开始一边学习中文,一边四处游历,想通过边生活边了解中国的一切,同时也开始对家族历史开始追寻。

就在我摸不着头脑的时候,2008年,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母亲得知是我们家在厦门有个远房亲戚,这个消息不仅让我非常的激动,我的母亲也非常的开心,当天就联系了这位亲戚。

第二天我们就非常急切地飞到了厦门,见到亲戚们时,虽然也比较陌生,但是还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在这些亲戚的带领下,我们一块来到了母亲姥姥的老家,也就是漳州农村。

这座村庄看起来并不是很大,但是却有一个比较漂亮的祠堂,当我站在祠堂的面前,看到祖先牌位的那一瞬间,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涌上了心头。

感觉自己好像穿越了到了200多年前,看到祖先们曾经也站在这里,为了生活而不断的奋斗。

之后通过和当地的一些老年人进行交流,并且了解了一些曾经的历史,我逐渐知道母亲他们的祖先在移民到印尼之前,原本就是当地有名的船东。

他们凭借着比较发达的海上贸易,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家业,在当地算是比较有钱的了。

他们到达印尼之后,继续从事贸易行业,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运往世界各地,同时也把印尼的香料、木材等特产带回了中国。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个交通十分不方便,信息也流传不出去的年代,他们用自己的双脚和双手开辟出了一条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贸易道路。

之后,我又开始寻找父亲的祖籍,幸亏有一位漳州的历史学家帮助我,在一番努力之下,我们终于找到了父亲的祖籍地,也就是现在的扶摇村。

根据历史记载,在明清时期,福建的扶摇村有大量的李姓氏族迁到了台湾和南洋,我的祖先李基赞就是其中之一。

1840年的时候,为了生计,祖先李基赞就开始乘船到印尼,靠着种植甘蔗和制造蔗糖来谋生。

他也是非常的厉害,在异国他乡,还是白手起家,经过了无数的磨难,终于在印尼开创属于他们的一片天地。

这次的寻根之旅,让我对家族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

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不论人在哪里,也不论时间怎么样,流着的血和相连的根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成立公司

回到荷兰之后,我回经常想起在中国的日子,想起那些热情好客的亲人们,也非常想念那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小村庄。

慢慢的意识到像我这样的海外华人,有很多他们可能也和我一样,对自己的家族历史充满了好奇,很渴望寻找到自己的中国根。

于是在2012年,我看中了其中的商业机会,就此成立了“中华家脉”公司,专门帮助华人寻根寻亲。

在公司运营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和我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他们有的是移民第三代或者第四代,对家族的起源可能只有模糊的记忆。有的是被收养到海外的华人,很渴望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在这种情况下,我和我的团队就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寻找祖籍地、族谱、祠堂等等,甚至还有血缘亲属以及他们家族变迁的历史。

其实,每一次帮助客户找到家族的根源之后,我都能够感受到那份来自血脉深处的喜悦和感动。我知道自己所做的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其实对于这些海外华人来说,中国是他们永远的精神家园,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对于国家文化的热爱和对根的眷恋,始终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家谱,作为家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成为了他们寻根溯源的关键点。

通过家谱,海外华人可以了解到自己家族的起源以及祖祖辈辈迁徙的轨迹和历代祖先的事迹,它不仅记录了家族的血脉传承,更承载了家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当然,除了家谱,中国的传统节日、语言、习俗等文化元素,也成为了海外华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

很多在异国他乡的华人们,通过庆祝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一系列传统节日,以及讲中文吃中餐的方式,让自己的后代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这些文化元素,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海外华人的生活,成为了他们和祖国之间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

结语:

现如今的李伟汉,他们的家族已经完成了认祖归宗的心愿。当然,他们也和中国的亲戚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常往来于中国和荷兰之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感受到了家族的温暖,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对于李伟汉来说,寻根之旅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海外华人了解到自己的家族历史和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家族的发展和祖国的发展能做出一定的贡献。

这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205年的时光,它足以可以让一个家族在岁月的长河中经历各种事情,但是血脉中的传承让每一个人都忘不了自己的根。

李伟汉家族的故事,也是无数海外华人寻根之旅的影子,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展现出了文化的力量和亲情的温暖。

我们也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海外华人踏上寻根之路,回到祖国的怀抱!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2015-04-29 《“寻根记”:海外华人的回归-华侨大学》

随州市人民政府——2014-05-22 《世界华人的“精神家园”-华人华侨对炎帝文化的敬仰与传承》

南华早报——2025-03-28 《族谱对他们的重要性》

1 阅读:525
厉论彦

厉论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