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0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00.9万人;从此,随着高校扩招进入快车道,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路飙升,至2023年,将达到创纪录的1158万人。
2023年3月最新统计的我国16-24岁人口失业率达到19.6%,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而16-24岁的数据基本涵盖所有本专科毕业生。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Ⅱ
去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应届毕业生就开始了求职行动,从数据上看,今年1、2月份,开始求职的比例分别较去年高出2.5%、4.5%,截止4月,仅2.8%的毕业生还未开始求职,应届生人均投递求职次数达21次,较去年同期多出3次。
可以想见,大疫三年后,随之全面经济的逐步恢复,生活竞争压力提高,社会内卷日趋激烈,求职就业,尽快融入,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选择。
少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求学之路,包括考研和留学,但即便如此,这部分毕业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希望寻求一份灵活性工作,填补备考空档期。
如何引导好这份火热的求职热情,不仅仅关系到就业率的纸面数据,也关系到经济复苏的脚步是稳定向前还是踟蹰难行,还有每个毕业生背后,千家万户的人心安宁。
提供优质的求职平台,达到“需”与“求”的双向奔赴,是关键。
Ⅲ
社招和校招是目前最重要的高校毕业生求职平台和就业渠道。
所谓社招,即社会招聘,用人单位面向全社会进行招聘,招聘平台多为各地人才市场,或了解招聘信息的情况下,主动投递简历,采取面试或网试的方式进行。社招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
所谓校招,即校园招聘,用人单位来学校招聘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大学生。一般,校招分两个周期,一为春招,即每年3-6月份;一为秋招,即每年9-12月份。
校招将平台设置于高校,面向的群体就是应届毕业生,针对性很强,无论是春招还是秋招,就时间而言,都是毕业生,在完成学业的情况下,最合适的踏入社会的时间点。
既然是在校园内进行招聘,用人单位所重点考虑的就应是高校过往的教育水平、本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淡化工作经验;而应聘者更倾向于找到适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所学与工作有效的衔接,在校招中更能实现。
通过校招,大量分流高校毕业生,也有助于稀释社会面就业的压力,不至于出现扎堆进入社招赛道的拥挤现象。
校招独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应该也必须成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和就业的最主要途径。
今年上半年,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就推出了高校“共享就业”服务。春招在各地高校如火如荼的进行,仅是春季线上联合双选会就有275所高校参与。
据统计全国各高校3-4月份,共举办过3000多场不同形式的春季校园招聘会。
但,事实是,无论是2022年,还是2023年上半年,通过校招入职的高校毕业生只占有就业需求总数的三成。近七成的大学求职者被迫走向社招,与更多的社会求职者一起,寻找出路。
当这些毕业生参与进社招时,他们的学历优势、专业知识优势便稀释殆尽,他们的经验短板、过往业绩短板便被无限放大。不得不说,从个人角度看,多年教育投入却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成本的浪费;从社会角度看,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的校招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社会资源的浪费。
“双输”的局面,谁来“买单”?
Ⅳ
近几年,校招频频暴雷,被越来越多的人质疑。
校招的各环节,问题百出,早已背离了原来的初衷。虽然有像“华为”等高科技公司、特定国企、事业单位等的专项招聘会,但大多数时候,更像是一场如“超女”“快男”般的海选嘉年华活动——
很多企业的校园招聘,是把一些难招人的岗位,包装成前途可期的职位;是把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岗位,包装成可锻炼可磨砺的职位;是把同样社招也能招到人的岗位,通过高校招聘,变相提高本岗位的文化素质;
↓
招聘校园大使进行企业推广活动,变像进行广告宣传;
在各大院校开宣讲会,吸引学生投简历;
大量招聘实习生,其原因不外乎——维护与地方政府关系,名义上帮助毕业生解决培训问题,其实是工作为辅,了解公司文化为主的无太多实际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品牌效应,通过大批学习,将企业品牌形象扎进年轻族群,这种免费广告宣传特别适用于奢侈品行业、时尚行业、快消行业;缓解公司人力不足的现状,给涉世未深的毕业生灌输心灵鸡汤,加班和专注于工作,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是从业者基本的素质;
↓
前期笔试,目的不是为了筛选,大部分时候,笔试的结果和成绩不会对录取结果有直接影响。其实是一种压力测试,迎合学生对求职的期望,一般难度很大,造成精英招聘的观感;
通过笔试,进入面试。很多时候录取与淘汰已经早就订好了,面试更多是为了陪跑那些内定录取的人,同时让被录取者珍惜机会;
企业一般会给所有被录取者举行一次近似于“迎新会”形式的聚会。高档酒店,西装华服,精致糕点,纪念礼品。学生们争相发朋友圈,给企业又做一波宣传推广,既抬高被录取者对未来的预期,也抬高了企业的档次;
↓
校招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专门帮企业做校园招聘外包业务的团队、培训学生进入企业的求职就业培训机构、设计校园招聘各环节进行企业宣传的广告公司等。
校招,俨然成了一场作秀表演,在这场表演中,所有人都在出彩,都在赢,只有高校毕业生输得一败涂地。
Ⅴ
前段时间,关于“脱去长衫”的讨论如火如荼。不是不能“脱去长衫”,“脱去长衫”是勇气,也是为了生存。但若是被骗得“脱去长衫”,却是对高等教育几十年发展价值的否定,是对高等人才培养体系的讽刺,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校招的“空心化”、“形式化”、“产业化”,导致了一个奇葩现象——
一方面是大量需要对口专业的企业,求贤若渴,却招不到人才;一方面是有专业知识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我们的高校需要实实在在的办好教育,也要认认真真的为培养出来的学生们,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我们的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要真真正正的起到牵头作用,把企业与高校毕业生的桥梁建起来。
烂尾的高校校招,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