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25-26日,题为“从新出发|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重构与价值重塑”的2023慧保天下保险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大会为期两天,在26日上午举行的“健康医疗新模式”环节,太平洋健康险党总支书记尚教研发表演讲。
尚教研在演讲中从支付端、政策端、需求端分析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指出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费用中个人自负比例依然较高,在宏观政策鼓励、民众健康意识激活等正向促进下,将给商业健康险的长期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但当前商业健康险行业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还相对有限。
由此,尚教研提出,商业健康保险目前还处于较低的供给水平,未来健康保险与医疗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打破各自的价值链环节,从“保险+服务”的物理结合向化学反应演进,催生新市场、新模式、新机遇。尚教研表示,太平洋健康险推出全新价值主张——产品即服务,并从两方面实现该主张:一是通过整合内外部生态,为客户提供全周期健康服务,推进风险减量;二是聚焦三医联动实现“全病程管理”,扩大承保能力。
下文即根据尚教研演讲实录整理而成:
编辑
尚教研太平洋健康险党总支书记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主要讲两个体会,第一是关于行业发展趋势上的看法,第二是结合太保自身的做法讲保险和健康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向。
01
行业趋势:政策鼓励、需求激活,但商业健康险增速降低
一是支付端。商业健康险一直作为支付方的角色存在,但从多年的发展来看,在整个国家直接医疗支出中,商保赔付的占比从2015年的4%提高到了2022年的8%,比重仍然较低。同时,健康险最近三年的总保费收入进入缓慢增长阶段,重疾险的新保增速也在下滑。综合这些因素,我们目前在支付方的角色中占比还不高,同时自身的发展增速有放缓的情况。
二是政策端。宏观上看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党的二十大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同时加快发展商业医疗险,加快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二是从健康中国行动来看,更多是鼓励从治病为主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主,做到治未病,做健康促进。三是从“十四五”规划来看,明确提出商业健康险要和医疗机构深度融合,特别是要将新的器械、新的药品、新的治疗方式上,纳入到我们的保障中。目前市场各家主体,也都在朝着这三个方向前进。
再看需求端。首先是最近三年是“惠民保”大力发展的三年,对整个行业、广大客户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普及教育阶段,商业健康险的意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一点不可否认。推“惠民保”的时候,我们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去做宣传,包括线上、线下的各类传播工具。过去几年保险相关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数量增长了3倍,抖音、快手平台上也有很多类似的宣传。
第二是疫情带来在线医疗的发展,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客户通过实际的使用,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在线医疗,所以我们看到目前获批的互联网医疗机构已达1700多家,16.7亿人次使用过线上问诊。
第三是人口结构的变化,由于65岁以上老人比例增大,催生了家庭客户对老年人的保障需求,特别是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以及对于小孩的保险保障需求,“一老一小”的需求缺口仍然很大。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不管是支付、政策还是需求的表现,都会得到一个矛盾的结果。一方面需求很多,政策也在鼓励,但为什么健康险还是进入了一个低速的阶段?究其原因,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水平仍然处在一个相对低的供给水平,保障层次还不够高。仍然是供给侧的问题,保险公司和医疗生态、医疗产业之间的融合没有形成比较好的环境,所以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障厚度、深度、密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02
实现健康保险与医疗产业融合发展
在座的各位都是商业健康险的专家,要做好商业健康险,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产品、服务、运营、理赔、核保、风控等,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今天我主要是从产品供给侧提一些想法。
回到今天大会的主题“逻辑重构与价值重塑”,我觉得商业健康险到了这个阶段,需要改变原有的“内卷式”的竞争,我们更希望能够在产品供给上实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我的观点是,原来的“保险+服务”,我把它看成是一种物理的形态,单纯的“+”,其实对客户来讲,加得太多了,他也不认可,甚至没有办法也不知道怎么使用。
我判断未来的方向是要从“物理结合”方式向“化学反应”方式转变,保险这项偏金融的业务,和医疗生态这项偏医疗的业务,不管是信息、数据还是资金,要进行全面的融合,形成价值链的重塑,这样最终会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也会产生新的产品供给。从这个角度考虑,不是简单的“保险+服务”。
太平洋健康险从去年开始推出了全新一代的“蓝医保”产品,我们把新的主张定位为“产品即服务”。
健康险不同于寿险,不仅仅是发生率非常低、一次赔付大的产品,它应该有很多健康消费的属性,所以健康险产品如果太接近寿险、意外险,是做不大的,以至于我们无法在8万亿的国家卫生支出里面发挥支付方的角色,所以一定要做强健康消费。
健康消费中,有很多都是服务。如何提升健康险对于健康服务部分在费用中的占比需要多方力量一起去推动,通过服务融入保障的形式,把产品做好。
“产品即服务”不是简单地把产品和服务组合在一起,而是希望产品买来就是要用的,也就是“即买即用”,把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就医服务与保障紧密结合,通过参与我们的健康管理,形成健康分,鼓励客户长期参与,健康分能对续期的保障责任和费率产生正向影响,让客户“越用越划算”。
我们也希望年轻人买这样的产品,我不主张健康险要买很多,因为健康险一个就够了,只不过是在医院范围,赔付比例、保额选择、地域等不同,方案会有所不同,但没有必要买五花八门的产品组合,会给理赔造成困难。我们希望通过“产品即服务”的理念,打造面向年轻人的新型医疗健康产品。
太平洋健康险在做“产品即服务”,把医疗生态和产品融合的时候,主要做了两件事情:
一是为客户提供涵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我们希望通过提供健康服务,推进风险减量,获得服务收入,我们的服务型收入是建立在为客户提供风险减量基础上的。这里面的服务,既有创业公司在做的,也有太保内部自建的,比如说太医管家,就是我们自己的团队。还有下半年即将发布试运行的青少年健康促进中心,我们针对青少年会有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包括线下实体店,提供青少年健康促进服务,相信在座有很多家长,都很关心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希望从青少年阶段入手,提供风险减量方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二是希望推进全病程健康管理。刚才提到全周期,是生命周期的概念,全病程是单病种的概念。只有做好全病程健康管理,我们才有信心做好面向“带病体”的保险。在这种理念下,我们从最早的乳腺癌单病种产品,逐步扩展到去年上市的“家安芯”产品,可以承保肺结节、糖尿病等5种慢病人群,接下来扩大到管理式医疗产品,涵盖更多的带病人群。我们希望能够在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达到共赢的结果,在三医场景下实现精准的客户触达和转化,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解决方案。
前面提到的这两点,一个是全病程管理,一个是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其实与太保集团的大健康布局,与太保在医疗行业、健康行业合作的所有生态伙伴相关,基于这些基础,我们才能做好这些服务。
太平洋健康险的愿景是希望成为一家开放的科技型医疗健康保险公司,通过我们的产品研发能力、科技能力,做好整合服务方,为全人群的客户提供保险支付的解决方案。
最后回到我前面提到的,健康险行业主体众多,还是比较卷的,健康险是寿险公司、健康险公司、养老险公司都能做的业务,我不希望大家只是做价格竞争,这样只会把市场越做越小,我更希望大家关注产品和服务,希望从内卷走向进化,希望行业从共识走向共赢,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健康中国目标实现努力,为健康险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以上分享,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