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巨款打车,买下美国地标,泡沫时代的日本人到底有多离谱?
三十年前,日本的“疯狂”大赏三十年前的日本,那可真是疯狂到超乎想象,比现在咱们见过的一些“疯狂”事儿有过之而无不及!
消费上,那时的日本人花钱如流水。打个车起步价就1万日元,更有土豪直接甩出100万日元打车,就为了那点“潇洒”。
高尔夫在当时跟咱们现在打麻将似的,非常平民化,滑雪更是全民热衷,1亿人口的日本,一年滑雪人次能突破3亿。为了满足度假需求,日本政府豪掷2150亿建度假中心,把夏威夷的海、阿尔卑斯的雪都给“搬”了过来。
洛克菲勒中心
投资领域更是疯狂。三菱地产大手一挥,8.5亿美元拿下美国地标洛克菲勒中心;索尼花34亿美元购入闻名世界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松下不甘示弱,60亿美元将美国电影业旗帜环球影业收入囊中,仿佛全世界的优质资产都成了他们的“购物清单”。
当时日本女性流行“三个钱包”择偶法,同时拥有车夫、饭票、ATM式的男友,出门逛街身后跟着好几个“跟班”,最后还未必选他们当伴侣。男性为了追求心仪女性,得砸下重金,鲜花、豪车接送、高级餐厅一个都不能少。
那时候的日本,整个社会沉浸在一种纸醉金迷、极度亢奋的状态,钱似乎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人人都在这场“疯狂派对”里肆意狂欢,可谁能想到,随后便是经济的急转直下,陷入漫长的“失落期”。
经济“起飞”:滋生疯狂的温床战后的日本,起初就像个受伤的巨人,在废墟中挣扎。不过,很快转机就来了,朝鲜战争爆发,日本因祸得福,成了美军的后勤大后方,靠着大量军需订单,兜里渐渐有了钱,为后续发展攒下第一桶金。
到了60年代,日本一门心思搞对外贸易,纺织品、玩具等产品大量出口,经济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迎来第一次腾飞。
紧接着,70年代产业升级大战开启,汽车、机床等产业迅速崛起,日本车凭借省油的优势,趁石油危机在美国市场横冲直撞,其他工业产品也跟着沾光,把美国本土工厂冲击得七零八落,“日本制造”声名远扬。
但日本的飞速发展,让美国这个世界霸主深感不安,贸易逆差问题成了美国的眼中钉。1985年,在美国的强势逼迫下,日本无奈签订了《广场协议》。
这一下,日元汇率就像脱缰的野马,飞速升值,短短两年就翻了一倍。日本人啥都不用干,资产就蹭蹭往上涨。这还不算完,日本政府又搞起大放水,大把的钞票涌入市场,人人都感觉自己富得流油。
企业和民众手头的资金瞬间充裕起来,为接下来那些疯狂行径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整个社会都沉浸在一种虚幻的财富狂欢之中,也一步步走向了失控的边缘。
全民“撒钱”,奢靡无度兜里有钱了,日本人在国内消费起来那叫一个离谱。在咱们这,打车是日常出行方式,可在当时的日本,那是“烧钱”游戏。
起步价1万日元,这还不算完,高峰时段大家为了能快点打到车,直接开启竞价模式。有人为了一次出行,豪掷100万日元,要知道那时候咱国内很多人一年都挣不到这么多钱。
再看休闲娱乐。高尔夫如今在多数地方还是“贵族运动”,可当时日本,打高尔夫就如同咱们现在搓一把麻将,稀松平常。
1989年,三菱金属会社推出价值一亿日元(折合人民币300万)的高尔夫球三件套,限量650套,结果3天就被抢购一空,这购买力,简直无敌。
滑雪更是全民热潮,1988年,日本总共才1亿人口,滑雪人次居然突破3亿,平均下来每人一年至少滑3次。
为了满足大家的度假需求,日本宫崎市大手一挥,砸下2150亿日元建度假中心,把夏威夷的海、阿尔卑斯的雪都给“搬”到家门口,让民众不出国门,就能尽享世界美景。
里面的滑雪场,淡季票价7000日元,旺季10000日元,这在当时相当于咱国人3个月的工资,可对富得流油的日本人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职场“内卷”,压力爆棚那时候日本职场的疯狂“内卷”,也是让人瞠目结舌。在公司,“加班文化”盛行到近乎变态的地步。据统计,1988年,日本人一年的总劳动时长比德国人多547个小时,平均每天要多干2个多小时。
很多企业里,员工就算手头工作完成了,也不敢早下班,领导不走,下属只能陪着“耗”,免费加班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就怕被同事视为“异类”,被领导认为“不上进”。
通勤更是一场“噩梦”。东京作为日本的经济中心,人口高度密集,房价高得离谱。大部分上班族为了节省开支,只能选择住在偏远郊区,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在通勤路上是常事。
清晨天还没亮就得匆匆出门,挤上沙丁鱼罐头般的地铁,在人潮中被挤得双脚离地、脸贴车窗,晚上拖着疲惫身躯到家时,早已是披星戴月。
“35岁退休”的魔咒也高悬在职场人头顶。在科技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快如闪电,企业为追求高效,偏爱年轻、精力充沛且薪资要求相对低的员工。
一旦过了35岁,不少人就面临被裁风险,为了不被淘汰,他们只能在年轻时拼命加班、提升自己,身心承受着巨大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接踵而至,自杀率也逐年攀升,整个职场就像一个高压“蒸笼”,把人折磨得苦不堪言。
情感“快餐”,观念扭曲在那个疯狂的时代,日本女性的恋爱观也被极度扭曲。
“三个钱包”现象盛行,即同时拥有负责打车的“车夫”、请客吃饭的“饭票”、购买奢侈品的“ATM”这三种类型的男友,还不算上最后的“本命”归宿。出门逛街,身后跟着好几个男性跟班,各有分工,成了当时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男性为了追求心仪女性,不得不砸下重金,鲜花、豪车接送、高级餐厅成为约会标配,要是达不到这些“硬指标”,就会被女性瞧不起。
而这种恋爱关系,更像是一种金钱与虚荣的交易,纯粹的感情被抛之脑后。
“援助交际”在当时的日本社会泛滥成灾。从高中女生到家庭主妇,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有人参与其中。银行在泡沫经济时期的过度放贷,让一些手头拮据却又想维持高消费的女性,选择用这种方式换取金钱。
1994年《朝日新闻》报道东京高中女生“找爸爸认干女儿”参与“援助交际”的社会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这背后实则是经济泡沫破灭后,人们在生活重压下价值观崩塌的体现。
整个社会仿佛陷入了一场情感的“快餐”消费,传统的婚恋观、道德观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疯狂的破灭疯狂终究难持久。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轰然破灭,股市、楼市雪崩式下跌,日经225指数从38915点断崖式跌至14309点,东京、大阪等地房价暴跌超一半,企业大量破产,银行坏账堆积如山,金融机构接连倒闭。
民众生活也从天堂坠入地狱,失业率飙升,薪资骤减,许多家庭资产一夜归零。曾经挥金如土的日本人,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消费欲望跌入谷底,“低欲望社会”悄然来临。
更令人痛心的是,自杀率急剧攀升,在泡沫经济破裂后的十余年间,每年超3万人因绝望结束生命,家庭支离破碎,社会弥漫着悲观气息。
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峻,年轻人在经济重压下,对婚姻、生育望而却步,少子化加剧,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沉重,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失去的二十年”成为挥之不去的阴霾。
【本文来源@硬核资本论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