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的力量

心学之知行合一 2023-10-13 10:33:43

《道德经》有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01 冷静,是一种能力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个年迈的樵夫已经到了行将就木的时候,他把两个儿子叫到自己的床边,递给他们两把斧头,并告诉他们:“谁在一天之内砍的柴最多,谁就可以继承我的这一份家产。”两个儿子听了,便带上斧头上了山。大儿子做事急于求成,一上山便卖力地开始砍柴。可是父亲给他们的这两把斧头都是又锈又钝的斧头,砍起柴来非常费劲。大儿子一开始砍柴速度非常快,可是渐渐的体力不支,砍一会儿就很累了。小儿子却恰恰相反,他花了半个上午的时间先把斧头磨锋利了再上山打柴。半天的时间便砍得和兄长一天砍的一样多了。《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性格急躁的人遇事求速,急于求成,殊不知欲速则不达。不急躁,方能不迷乱:不莽撞,方能有建树。因此,遇事先静心,做事莫急躁,凡事定心后再做决断,以沉着的态度做好事,以优雅的姿态做好人。 02 冷静,是一种气度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太傅谢安在东山居住任职的时候,经常和自己的朋友比如王羲之、孙兴公之流一起乘船出海游玩。又一次正当他们在海上游玩时,突然刮起了大风。王、孙等人一时间皆大惊失色,惊恐万状,纷纷吵嚷着要驾船回到岸边。只有谢安一人不动声色,神态自若。谢安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的神态给了船夫定心丸,于是便仍然摇船向前。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船上众人也愈发恐慌。谢安此刻沉着泠静的说道:“既然如此,返航即可。”回去之后众人纷纷称赞谢安的气度,叹服于他的镇静,并一致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只有心安定下来了,才有能清醒地思考问题;只有经过了深思熟虑,才能审时度势地采取应对手段。用镇静的气度作生活之船的压舱石,才能无惧人生的任何风暴。 03 冷静,是一种修养

冷静是修养的一种表现。一个修养好的人,无论是遇到什么情况都可以泰然处之。当他意气风发时,不会兴奋失态;当他遭遇挫折时,亦不会意志消沉。汉初名臣张良偶逢一遭奇遇。当张良走过一座桥时远远地看见了一个老人,老人穿着粗布衣裳。老人突然把鞋脱了下来扔到桥下。然后他对张良嚷道:“小子,下去把鞋帮我捡上来”。张良见是个老人行动不便,便去把鞋子捡了上来。老人又说:“帮我把鞋子穿上。”张良本想发怒,但又想,既然已经捡了鞋,便好人做到底。于是便跪着帮他穿上了鞋。老人穿上鞋后笑着离开了。一会儿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是可以教导的。”于是老人将《太公兵法》传给了张良,使张良最终成为一代名臣。张良能够得到高人的青睐,就是因为他在怒气迸发的一刻,及时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冷静了下来。人的修养,往往就体现在电光火石的一瞬之间。是选择沉稳冷静,亦或是意气用事,就足够体现出一个人是否具备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