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合资轿车之路,现在读起来仍有启发

理想吕 2025-01-03 02:54:19

壹:通用的新点子

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率领代表团,与中国代表团谈判重型汽车卡车技术引进事宜。

当时墨菲提出了一个新词joint venture,译成中文就是合资经营的意思,形象一点就是:双方把各自的钱包放在一起,共同投资办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

我们对合资经营这一词感觉很新鲜,但又觉得不太可能实现,所以最初的谈判并没有任何成果。

【汤姆斯·墨菲】

不过随着他们把谈判过程和重要情况上报后,引起了上级的重视,最后上级在简报上关于通用汽车公司建议搞合资经营的内容旁批示的是:合资经营可以办。

这就是我国汽车工业合资合作发展的一锤定音。

真正的转折点是1979年应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夫人的邀请,我国领导人于1979年1月29日22月5日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吉米·卡特】

贰:最初情况不乐观

从1979年3月开始,当时的第一机械工业部开始与全球各大车企接触,反馈的情况并不好。

由于当时商用车在我国汽车市场所占的份额超过90%,其中还包括不符合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中型货车,这些车型大行其道,自然会让各国的著名车企认为中国市场并不需要轿车。

有些国家的车企甚至抱着应付的心态,对于合作并不直接拒绝,而是只愿意提供自己已经过时甚至淘汰的车型,所以轿车合资合作遇到了难题。

所以与通用的合作能否成功,就成为破局的关键。经过长达前后四年多的谈判后,1983年5月5日,美国汽车公司和北京汽车制造厂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成立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

根据当时的协议,整个合营期为20年,投资总额为15233万美元,其中北汽持股68.65%,美国持股31.35%,到了1984年1月15日,由中美合资的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家合资车企正式成立。

作为中国第一个吃“合资螃蟹”的车企,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初期异常艰难,中美双方在管理、车型开发上的矛盾一度导致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险些面临流产。

美方也觉得推进起来非常吃力,有可能未来的经济效益并不会太好,所以1985年美方一度提出三停一撤:停止资金投入、停止技术转让、停止人员培训和撤走美方专家。

当时的情况可以用岌岌可危来形容。

不过,经过长达7个月的斡旋,风波得以平息,北京吉普回归正轨,后面的情况大家都有知道了:与通用的20年合资经营,北京吉普累计产销量约72万辆。

【当时的宣传,大家是否还记得】

叁:要发家买大发

同样是1983年,天津确定建设微型汽车生产基地,计划引进日本大发汽车技术。

那是1983年的香山会议,确定在天津建设微型汽车生产基地,当时确定投产的车型是Daihatsu Hijet,属于微型厢式货车。

在车型设计上不是最先进最安全的,但是这种车型油耗低,经济实用,价格低,要知道,刚刚经过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背景下,油耗低、实用型强才是当年的主流。

至于引进日本大发车技术的目的,是以民用为主,加装座位后,拉人拉货两不误,为当时的城乡老百姓出行提供了性价比超过轿车的选择。

后来通过多轮谈判,天津汽车厂从日本引进了大发总装生产线,准备生产“天津大发”汽车——第一批天津大发是进口日本零件在中国组装,装焊、油漆、总装、质检,一共只有8个人参加装配。

当时还有一个事,就是在1984年最初生产的两三个月里,总共只生产了几十辆大发车,那是因为双方心里都没底,尝试着投放几十辆出去后,由于市场反应良好,大发车的生产才慢慢走上了轨道。

从1984年9月到1999年,“黄大发”产量超过30万辆,主要供给出租行业。上世纪80年代末,有条关于大发车的广告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过: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

不过不太好的情况是,由于大发车供不应求再加上车贩子从中炒作,天津大发的价格从定价2.8万炒到5.2万甚至更高一些。

肆: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德国(当时还是西德,也就是联邦德国)桑塔纳汽车的总体评价,主打一个结实耐用。

1978年上海向上级提出:引进一条轿车装配线并改造上海轿车厂,实现年产15万辆的目标,而且大部分用于出口创汇。在获得批准后,上海当即向全球知名大汽车厂发出邀请——尤其是大众汽车。

在美国、日本、法国等与中国展开合资汽车谈判的同时,上汽集团与德国大众的谈判其实开始的也很早:6年。为了表示对此事的重视,时任大众公司董事长的卡尔·哈恩博士亲自负责项目谈判。

【卡尔·哈恩】

1982年6月,中德双方签署了100辆桑塔纳轿车的试制协议。试制过程整体较为顺利,所以1983第一辆桑塔纳组装成功,由此加快了双方合作的进程。

1984年10月,经过长达6年的谈判和审核,中德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合资合同,由此拉开中国汽车合资合作的序幕——这是国内首家合资并生产出整车的车企,步子比其他合资企业要大得多。

时任上汽大众德方最高负责人的马丁·波斯特,在自己撰写的回忆录《上海1000天》里写道:

与安亭工厂的初次接触时间是1984年11月初。我坐着出租车从上海市区出发,前往其西北部30公里之外的安亭——嘉定县一个所谓的工业区中的一座村庄。

有那么一刻我呼吸停止,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这些落伍的厂房,脑子一片空白。难道这些遍地尘土的简棚陋屋,就是一家汽车制造厂?就是在这种地方,大众要联合中国人一起造车?

为了保证技术全面到位,大众集团一共派出了约34名员工来中国工作,1985年的上海车展上,蜂拥而至的中国人抢光了桑塔纳的宣传册,大众只好从德国空运宣传册——由于桑塔纳的热销,从1986年起上汽大众开始实现盈利,只用了3年时间。

1987年桑塔纳国产化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双方合作协议中的一部分。不过,80年代的桑塔纳价格大约在10万元到18万元之间,那时的桑塔纳基本型配备1.5升发动机和手动变速箱。

原本大众汽车对第一代桑塔纳建议的零售价是人民币4万元,因为他们也了解过当时上海及周边城市的物价水平,比如猪肉 0.8-1.0元/斤、大米0.1-0.2元/斤等等,所以第一代桑塔纳的价格只能用昂贵来形容。

桑塔纳的销售和利润情况,却让大众汽车分外惊喜:从1983年桑塔纳正式进入中国,此后5年时间它在我国国内的销售直接开启了“狂飙”模式,截止1988年(这一年桑塔纳在欧洲市场正式停产),它在我国国内一共售出了200余万辆。

后来价格情况有所改善,由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经历过一次货币超发且物价上涨明显,所以到了1995年桑塔纳2000上市的时候,不但价格有所调整,而且叠加货币贬值后,这才显得价格更加亲民。

(END)

0 阅读:3
理想吕

理想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