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这是道法修真而德道的张三丰,总结修炼的两句真谛名言❗
修真就是颠倒,有悖于习惯就会产生不适之感。
南宗张伯端《悟真篇》中收寻的诗词,其内容并不是“无地放矢”,而是实修践行中体感体悟的写真❗
以我的实修体感,可以认定《悟真篇》中这首诗词的写作,就是其作者对实修中产生的不适体感的一种领悟。
☞悟真篇——张伯端
牛女情缘道合,龟蛇类秉天然。
蟾乌遇朔合蝉娟,二气相资运转。
总是乾坤妙用,谁人达此真诠。
陰陽否隔即成愆,怎得天长地远。
——

道家文始道文化中有“大、命、性、情、道”之说,这说的什么呢❓是形成大道的顺序,经历了性命双修、堪破了情缘才能了道、德道;诗词中的“牛女情缘道合”即是如此,“龟蛇类秉天然”是在说,不仅人类修真如此,自然万物亦是如此❗
蝉娟本是与望日的明月相关联的,诗词这句“蟾乌遇朔合蝉娟”,其含义明显是与自然规律相悖逆,可是作者却说出只有这样才能“二气相资运转”。
说出了修行的逻辑后,张伯端随之就提出了“总是乾坤妙用,谁人达此真诠”❗这似乎象是追问句式,更是一种自问自答式的导引句,引出了具体修炼中逻辑思维下的实践!“阴阳否隔即成愆”便是这颠倒的逻辑实践。
实际具体修炼中,可以称之为“阴阳转换”的应该在哪呢❓主动有为的“搭鹊桥,下重楼”部位就是其中之一。
以自我的实修体感联想,张伯端写作这首诗词的动机“阴阳否隔即成愆”,或就是“搭鹊桥”修炼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
“搭鹊桥”的修炼,就是由最初的无感觉,到一种不适感的产生,再到不适之感消失的全过程。
这种不适就是咽喉部位的发痒❗
道法自燃 坎离抽添 真智灼现
《先天一炁,无始无终》 一靈冲飞如疾风,方知万般皆是空。 睁眼犹如隔世中,原来见到旧家翁。 庄周梦蜨衍鲲鹏,孙猴西游闹天宫。 释迦悟道称大雄,凤凰涅槃鲤化龍。 李耳出关没影踪,夜半陳摶炼睡功。 七十二贤個個聪,提肛守玄执圭同。 却说世事黄粱梦,又闻眉间不老松。 但看今朝乌云浓,哪知午后太阳红。 无数豪杰埋荒冢,几多流星划苍穹。 大道无私皆为公,盘古挥斧破鸿濛。 ~~~四川南充顺庆舞凤俗人范氏 原著(随缘)
记忆玄震造物
修行的奥妙就在颠倒颠[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