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溯到1942年5月,彼时,日军纠集了足有五万之众,还携带着众多重武器,向着冀中地区的我军展开大规模“扫荡”。在那之后的许久,双方交战频频,据不完全统计,大大小小的战斗竟达两百多次。
我党所遭受的损失亦是惨重的,第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与政委王远音双双英勇殉国,而他们的壮烈牺牲促使毛主席下令修改了一则条例。
一、产生分歧冀中地区为日军所觊觎,势在必得。先前的战斗致使其后勤难以为继,无法满足前线的消耗,于是,他们便盯上了冀中地区丰富的物资。日军兵力众多,战斗力颇为强悍,指挥官还是冈村宁次。
冀中瞬间被战火席卷。日军来势汹汹,常德善旋即调整作战方案。简而言之,便是“化整为零”这一策略,把大部队拆分成众多小部队,从各个方向突围。要知道,战士集结过多,就如同敌军枪下的活物,只能任人宰割。
常德善与政委王远音成功引领主力部队转移至战线外围,使得气势汹汹扑来的日军扑了个空。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降临了,主力部队和第三十团失去了联系。常德善率主力部队在外围扎营静候第三十团,然而等了许久,仍不见其踪迹,众人的心中不由得紧张起来,仿佛有一片阴云渐渐笼罩。
尤其是失联之后,这支部队的遭遇大家心里都大致清楚了。接下来该如何行动?高级指挥官们迅速召开了会议。常德善一番思索之后,作出了一个极为艰难的抉择:及时止损,舍弃第三十团。
终究主力部队千辛万苦才抵达安全地带,按照常德善的说法,便是先率领主力部队撤离,而后再去思量营救第三十团之事。常德善早年投身于冯玉祥帐下,直至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才加入我党,并且还带来了一个班的兵力,宛如携一抹希望的火种而归。
他能走到如今的位置,全然是一步一个脚印。他可是经历长征的老红军,贺老总视他为左膀右臂,他在军事方面的谋略与远见自是不言而喻。贺老总对他极为赏识,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便担任司令员之职。
多年的战争经历使他具备了极为高超的指挥能力。于是,这个决定尽管残忍,却已是损失最小的抉择了。在复杂的局势中,总有人要做出牺牲,然而政委王远音对他的这一决定却持有不同的见解。
王远音怎忍心看着战友牺牲?他绝不同意放弃第三十团。于是,两人就此问题多次商讨,可意见始终无法统一。随后,王远音想出一个法子:兵分两路,让常德善领一路先行,自己则带另一路回去营救第三十团。
不妨设想一下,常德善怎会应允他孤身涉险?最终,王远音动用了政委所拥有的“最后决定权”,决议回援第三十团。这一规定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便已确立,即政委在军事指挥方面握有最终的决定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项原本并无问题,毕竟当时军中多数政委皆为军人出身,彭雪枫将军、项英将军就都担任过政委职务。然而,随着人员短缺的情况愈发严重,许多政委已并非纯粹的军人出身,由此也可看出,当前这一政策已然不合时宜了。
二、王远音的考虑战后,吕正操对这件事也做了分析,自然也道出了王远音的两点考虑。首先得说明,王远音和常德善有所不同,他是个接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以文化人的身份投身到我党队伍里,在当时,他还有另一个称呼——“三八式干部”。
顾名思义,在1938年前后加入我党的那些学子,都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王远音便是其中一员,他在政治工作方面可谓表现卓越。别看他当时年纪轻轻,在军中却已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工干部了。据曾与王远音共事过的前辈讲,他虽是文化人,却毫无文人的那种傲气。
在平日相处之时,其人极为平易近人,对待麾下战士也甚是和善。他与常德善相处共事,关系十分融洽。常德善在军事指挥方面的能力无可挑剔,如此一来,两人的不同之处便显现出来了:常德善多从军事角度考量,而王远音主要从政治方面着眼。
这自然也是平常之事,战后总结经验之际,吕正操将军就此事谈道:因政治方面的考量,王远音主要顾及两点,其一为群众根基,其二是敌军一来我们就撤离的话影响欠佳。
作为一名政委,这两点考量的确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大家都清楚,我党自始至终都依赖群众的支持,群众的支持对我党而言无比重要。如此一来,倘若转至外线作战,我党便要告别这部分群众,去重新结识新的群众。
与群众建立良好关系,令群众信任我党,这是需要时间的。我党最初会面临物资方面的问题,然而这并非最关键之处,最要紧的是,无法确保这些群众个个都与我党同心同德。利益会蛊惑人心,难保不会有心术不正者出卖我党。
在这里提一下,彼时日军对常德善的悬赏金额竟高达7000万日本票。这可是一笔巨款呐,许多百姓怕是一辈子都无缘得见这么多钱财,此等诱惑实在是难以抵挡,被自己人背后算计的痛苦就无需多言了。
其次,群众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这也是极为客观且关键的问题。正如上文所述,在此次大扫荡中,我党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幸得老根据地的民众拼死护卫我党,否则我党的损失必定更为严重,英勇献身的先辈也会更多。日军扫荡之际,民众的生活也极为困苦,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不会背叛我党,还暗中为我党传递情报。政委大多从政治方面进行思考,二人都依据自身的理解作出了正确的抉择。
三、双双身亡返回中心地带之后,顺利与第三十团会合。可叹的是,我方援军抵达之时,敌军援军亦至。转瞬之间,战役爆发。相较敌军,我方力量简直不值一提,敌军把整个雪村围得水泄不通,进而发起总攻。
政委王远音亦是一位豪杰,他把枪膛里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英勇就义,年仅二十六岁。这一战是中央不忍回首的,第八军区全员壮烈牺牲。消息传至延安后,毛主席听闻此噩讯,在房中闷头抽了一整晚的烟。
毛主席彻夜未眠,次日便下达指令:“严禁政委干预军事指挥!”这是对政委权力的又一次调整,此前政委拥有最终决定权,自这天起便不再享有。
可以说,这并非首次出现因政委和司令员意见相左而导致损失的情况,在这件事上,粟裕将军是颇有发言权的。
1933年的时候,粟裕所在的红7军接到命令,要去阻击李默庵的部队。这一战取得了些许胜利,歼灭了部分敌军,可还是有部分敌军得以撤离。那时担任参谋长的粟裕,就向司令员寻淮州询问是否要继续追击。
寻淮州下达了追击的命令,可当时担任政委的乐少华却不乐意了,质问粟裕:自己身为政委,为何不向他请示?结果,粟裕最终未能前去追击,大好时机就这么白白错失了。乐少华在政工方面的能力自不必说,只是在军事指挥上,确实略显不足。
结语雪村之战,于我党抗日历程而言,堪称悲壮之役。勇士们以自己的生命,为中国抗战胜利铺就道路,更以牺牲促使中央弥补了一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