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了解《数九》数九寒天:从冬至到春暖的传统习俗解析

今咯儿爱史评 2024-12-31 08:40:33
概述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北方一种杂节气,尤其适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古时起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进入现代,气象预报已能相当准确地预报天气,无须人们再以这种原始的方式记录天气。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为“至阳”之数,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各地的数九的情形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经历“九九八十一天”寒冬后,人们终将迎来春暖花开。

习俗起源

南北朝时期

数九冬至到春分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也是由寒冷变暖和的转折时期。自古以来有从冬至起数九个九天即八十一天的风俗,以消磨沉闷而寒冷的冬天,企盼大地回春。数九风俗最早见《荆楚岁时记》一书,讲南朝“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说明至迟在南北朝时期已有数九风俗。现存最早的数九歌,是敦煌文献中伯《咏九九诗》。

宋代时期

宋代有关数九歌的记载多起来。《岁时杂记》说:“鄙俗自冬至之次日数九,凡九九八十一日。里巷多作《九九词》。又云'九尽寒尽,伏尽热尽’。”(《岁时广记》卷三八《尽九数》)苏辙的《冬至日作》一诗中,有“似闻钱重薪炭轻,今年九九不难数”句。

明清时期

明代流行九九消寒图,现存明代单线拓印的木版年画《九九消寒图》,弘治元年(公元188年)刊刻,图中央画一枝瓶中梅花,花枝又有八十一个花瓣,人们可从花瓣上染色或记录每天风雪阴晴等变化。

花瓶四周绘有一九至九九的气候和景物。《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了两种消寒图的画法:其一是梅花消寒图。“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此法与上述弘治年画《九九消寒图》相同金其二是圆圈消寒图。“有直作圈九丛,丛九圈者,刻而布之,附以九九之歌,述其寒魏之候”。

明人刘若愚的《酌中志》还记载了宫中冬至风俗,说届时要贴司礼监印的九九消寒诗图,每九诗四句,自“一九初寒才是冬”起,至“日月星辰不住忙”止,是民间传入宫中之作。而明廷易以新式诗句之图二三种,则流传未广。清朝宫廷也很重视冬至数九活动。道光皇帝御制“九九消寒图”,用“亭前柔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笔,九字之上题曰“管城春满”,翰林诸臣按日用朱笔填写一笔,用白色笔细绘阴晴雨雪。每填写一字便通过一九,八十一笔而字尽,每岁相沿。

节庆风俗

在古代,御寒条件较为简陋,人们的出行和娱乐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排遣漫漫长冬的寂寞,古人根据“数九”创造出多种民俗文化活动,包括九九消寒歌和九九消寒图等。

消寒图

大概是用画梅花、画圆圈或填影格字来记载“数九”日期,预测天气。

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其中,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便是冬尽春深的日子了。

清·葫芦型九九消寒图

腊祭

这是个专门祭祀的节日。腊是古代的一种祭礼,一年收成后到年底对自然的关照予以答谢。自先秦以来,“腊日”祭都是作为年节来庆贺的,到南北朝时定于腊月初八日。佛教传入我国后腊祭又加入了宗教意义。佛教传说,十二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得道的日子,在他得道之前,曾经有牧女向他献乳糜。于是,佛寺在这一天,要诵经,用五味粥供佛,并分粥给檀越施主。大约到了明代,老百姓开始盛行自己煮腊八粥,粥的种类形式也多起来,并且加入劝人们爱惜粮食、勤俭持家的寓意。

写九

“写九”的习俗始于清代,首先是在宫廷内实行。与画图相同,这种数九的方式是选取每字九画的九个字,每划代表一天,每字代表一个九,九个字代表九九八十一天。

在旧时成都的青石桥,就有卖这几个字的,以供老百姓填画,是当时人们的冬至乐趣。

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吃水饺是为了祛病驱寒,在严冬里不冻耳朵。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历史文化

春分是3月19日、20日或21日中的一天,从冬至到春分正好九十天,从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共八十一天,再加上九天正好是春分,到了“寒暑平”这个点,正好寒尽春半好耕种,所以说“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中国各地都流行有“九九歌”。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0 阅读:4
今咯儿爱史评

今咯儿爱史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