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官僚体制内的特务机构有哪些?他们分别有着怎样的权力

冰涵影视解说 2023-03-11 11:28:03

在古代中国的官僚体制内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只受皇帝指派,户籍在册,但是他们所行使的权力并不能直接应用于朝堂之上,而是游走在政治权力的边缘。

这些人通常是封建君主的私人护卫,由他们组成的特务机构起到检查百官、探查信息、只为皇帝一人服务的作用,而这样的特务机构在以后的朝代里层出不穷。

中国政治体制官僚下的特务机构也属于国家的正经单位,它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在西汉汉文帝时期,名叫庭尉狱的特务机构由皇帝着手支持创立。

文帝最初创立这样的特务机构是因为国家处于飞速发展的上升时期,社会仍处于动荡时期,政治发展并不平稳,这是由于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个个分封的藩王国仍然对王朝有不诚之心。

因此,汉文帝支持这样特务机构的创立主要是为了检查怀有异心的臣民和刺探百官的隐秘之事,以防他们私下勾结、献出中央。

尽管初期组成庭尉狱的人数较少,但是它是一个活脱脱的杀戮机器,一旦受到皇帝怀疑而被抓进庭尉狱,则只有极少的人能活着出去。在文景之治时期,汉代的庭尉狱里面最多住有十多万的犯人,后期发展到连看管监狱的人员也有数万人。当时权臣周勃,周亚夫等人都曾经下过庭尉狱之中。

这样的特务机构成了当时文帝治理朝政和平定天下的一个重要手段,使得当时百官战战兢兢,不得安寝。

这个特务机构发展到了西汉末年仍在进一步壮大,尤其是到了三国时期,曹魏、东吴在庭尉狱的基础上设立了不同程度的情特务机构,比如说在曹魏初期曾经设立了校事府,能进校事府的特务大多身怀绝技,武功高绝,并且极擅长画艺,所以这些特务被皇帝安排在百官的家中,作为监察权臣的一把利刃。

在曹魏建立之初,为了稳定政权,曹氏父子不得已任用了大量的校事官用以监察百官,因此,当时的普通群众和官僚都对这一机构恨之入骨。

和曹魏三足鼎立的东吴孙权也设立了相应的特务机构,孙权曾经大力支持这样的特务机构用于监察百官,甚至在吴国主公的支持之下,东吴的特务依托王室嚣张跋扈,随意滥用手中职权,以致特务机构的权力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至于威胁王权,最后导致孙权不得不杀了校事府的长官吕一,还当众在朝堂上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没有吸取东吴孙权的教训,反而是大肆任用特务机构排除异己,比如说南朝的南齐曾在建国之初就设立了典签机构,所谓的典签和之前的特务机构大体一致,但是职责却与之前并不相同,典签机构的特务大多是代替皇帝控制蠢蠢欲动的诸王,并没有监察大臣的职责。

因此在当时,典签特务能够随意在皇室王爷面前颐指气使,甚至皇帝可以根据典签特务的奏报对自己的族中兄弟大肆生杀予夺,抄家灭门。相比于唐朝中期武则天设立的酷吏制度,这些特务机构也只能甘拜下风,在武周建立之后,为了控制天下平稳和推翻李唐宗式的门阀力量,武则天大肆任用苦力,大开高密之门。

当时著名的特务机构丽景门大狱曾经关押了许多高高在上的李唐宗室和王公贵族,能从此门出来并且完好无损之人寥寥无几,甚至连狄仁杰都差点死于来俊臣之手。

作为曾经的首府大臣狄仁杰有之权,但是进了丽景门的监狱里,他与一般的罪犯无二且饱受折磨,来俊臣作为苦力曾经设立了种种恶毒之刑法,而他们要想对某些大臣提审时只需要象征性地向皇帝奏报一封,便可随意抄家带人。

在开元盛世末年,安史之乱爆发,国家的特务机构也渐渐消失在战争之中,但是皇帝使用特务作为手中的利刃监察百官控制天下的欲望并没有消失,皇帝建立起这样一支庞大的私人武装历经百年发展后在明朝出现了恐怖的特务机构——锦衣卫。

身穿飞鱼服,手执长剑,锦衣卫天罗地网,无孔不入。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他深感皇帝手握权力的重要程度,也为了提防那些手握大权的军阀再度起复,于是他开始在亲军里面重点培养自己的私人刀斧,所谓的锦衣卫原名“锦衣军”,曾经是朱元璋“亲军十二卫”中的一卫,他们自从得朱元璋青睐之后便从亲军中脱离出来,游走在皇帝的权力之上。

明朝初期,京城大臣和平民人人自危,锦衣卫经常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师街道横冲直撞,身上的飞鱼服体现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朱元璋之所以设立锦衣卫,因为正是因为自己草根出身,深感自己带兵建立明朝江山的不易,为了防止堡垒从内部突破,朱元璋便用锦衣卫控制天下。

所以,作为皇帝的私人武装,锦衣卫掌握着明代的最高监狱,并且这个监狱并不普通,只有达官贵人、王公贵族才能够有幸“到此一游”。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获取权力的最高峰,锦衣卫被皇帝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的组织架构也被皇帝亲自安排,锦衣卫的官职分为指挥使、正三品——也就是整个锦衣卫的最高长官,副指挥是三人,正四品,监狱长正五品,十四个正五品千户,下设了百户。

锦衣卫的工作方式十分特殊,并非上级通管下级,而是上下级之间都是单线联系,有的人甚至还被皇帝钦点直接对皇帝负责,越级上报或者打探情报者直接就会被处理。

作为中国古代最恐怖的特务机构,锦衣卫的制度十分残酷,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卧底于达官王公的府邸且卧底时间十分长,重要的是不能被发现,若是被人发现身份,那么锦衣卫就要立刻用自残或自杀的方式避免情报泄露。

在明朝朱元璋的支持下,锦衣卫对当时的王公贵族的检查则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有的大臣在朝堂上咳嗽一声都惶恐于锦衣卫抓到自己对皇帝无礼。

某次明太祖朱元璋下朝退班之后,有个名叫钱宰大臣口出怨言说“上朝太早,自己非常累”,只不过他的言语只是发泄情绪并非蓄意怨恨,但这些话因为被锦衣卫探听后上报后导致他在第二天受到皇帝责问,朱元璋在朝下之便敲打钱宰,钱宰胆战心惊,他知道自己的口无遮拦被锦衣卫上报了,所以他立马诚惶诚恐叩头请罪,连连称自己“无德忝居高位”。

朱元璋不置可否,但在几年之后,朱元璋仍然罢免了他的职位,即使钱宰那时已经回家终老,但是朱元璋仍然疑心未消,仍派几名锦衣卫去钱宰老家监察,数年之后才将人全数调回,钱宰只是当时百官被特务机构监察中的一个,还有诸多的大案也发生在锦衣卫的手中。

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和郭华案等等都有着锦衣卫参与的痕迹,这几个案件虽然是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加强手中权力所发动的,但是锦衣卫作为皇帝手中的利刃在此过程中为其奔波,庞大繁琐的审判与抓捕工作几乎全部由锦衣卫独立完成,甚至国家司法系统也未介入。

可见锦衣卫权势滔天,据古籍统计,锦衣卫当时在册人数超万人,而且大多职位属于世袭,许多没落的贵族家庭都愿意将自己的子孙送进锦衣卫当中就职。

因为一旦家族里有人进入其中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的保护。除此之外,明朝还有一个机构是当时可以与锦衣卫比肩的——东厂,东厂的特务不仅要帮助皇帝监察百官,还要负责监视平民和探查舆论风向。

组成东厂的人大多是属皇帝信任的官宦及其党羽,他们遍布社会的各个阶层,把持着各个的舆论风口,每天要将事无巨细的情报分门别类整理好上报给皇帝。一旦皇帝下达命令,他们就会闻风出动。因此东厂的特工的行动无孔不入,制造了无数白色恐怖,当时东厂梅花令牌一出,天下臣民莫不惶惶然。

和明朝相比,清朝的特务机构设立时间较少,且存在时间较短,比如康熙时期曾设立的粘杆处。这个特务机构属于皇帝的私人组装,后来四皇子胤禛继位,他大力发展粘杆处帮助监察百官,收集情报。

到了雍正王朝时期,粘杆处进一步发扬光大,雍正在粘杆处设立了第一大特务头子“粘杆侍卫”,这一职位必须由有经验的特务担任,且粘杆处的人要随时跟在皇帝身边受皇帝指挥。

在雍正去世之后,粘杆处的活动范围被乾隆皇帝进一步扩展到了全国。后来乾隆去世,嘉庆皇帝废除粘杆处,中国最后一个特务机构也彻底消失。

和之前的特务机构不同,粘杆处的权力并不大,存在时间也并不长,这是因为在清朝雍正皇帝设立的军事军机处让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当时已经不需要特务机构为皇帝服务。所以粘杆处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和锦衣卫、东厂的权力是不能相比的。

0 阅读:121

冰涵影视解说

简介: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