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赵桂芝,今年刚满55岁,初中文化,来自一个小县城边上的村子。
年轻时家里穷,没机会继续读书,初中一毕业就外出打工。
后来经人介绍,嫁给了同村的陈志国。
他比我大两岁,是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后来转正,进了镇上的小学,一干就是三十年。
我们结婚早,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叫陈磊。为了一家人能过上好日子,我早些年在镇上饭店洗碗,后来进了工厂做清洁。再后来,厂子倒闭,我就回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和老人。
我和陈志国的婚姻,说不上有多幸福。 他是那种典型的“甩手掌柜”,做什么事都要我操心,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从来没插过手。
但最让我心寒的,是他对我娘家的冷漠,对他父母的依赖,以及对我付出的理所当然。
今年,我刚退休,原本以为终于可以轻松一点,没想到,我却做了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 我要离婚。
02我提出离婚那天,陈志国像疯了一样冲进厨房,拍着桌子吼道:“赵桂芝,你是不是疯了?刚退休你就要离婚?你走了,我爸妈谁伺候?”
我转过头,擦干手,看着他:“ 你自己不是他们的儿子吗?你不会伺候? ”
他瞪着我,像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我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你不就是干这个的么?十五年都这么过来了,现在你说走就走?”
我笑了,笑得心酸:“十五年?是啊,我赵桂芝从你妈瘫痪开始,就伺候她吃喝拉撒,冬天给她洗澡,夏天给她擦身。你爸高血压、糖尿病,我一日三餐不敢马虎,生怕有个差池。你呢?你除了下班回来吃饭,什么时候管过?我不是你们家的免费保姆。”
其实我早就想走了,只是那时候,儿子还小,婆婆瘫痪,丈夫又不管,我咬着牙撑着。 我一边照顾家,一边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到头来,换来的不是感激,而是“你不就该做这些”?
记得有一年冬天,婆婆拉在了床上,我一个人把她抱去卫生间,用冷水给她清理干净。那天夜里我发烧了,躺在床上,浑身发抖。陈志国连句关心的话都没有,只说:“你别传染了我妈。”
我哭了一夜。
那时候的我真傻,觉得女人就该忍,谁让自己嫁进来?可是儿子大了,工作也稳定了,我退休了,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一次了。
提出离婚后,陈志国开始了他的“挽留战术”。
“你别冲动,我们都老了,离婚让人笑话。”
“你走了,儿子怎么想?亲戚朋友怎么看?”
“你对我爸妈有感情吧?你忍心不管了?”
我一言不发地收拾东西,准备回娘家。
他急了,跑到儿子陈磊家去告状。第二天,陈磊打电话给我:“妈,你怎么回事?爸年纪大了,你走了,他压力多大?”
我苦笑:“磊磊,妈伺候你爷爷奶奶十五年,从你上小学开始,到你大学毕业,到你结婚生子,我哪一样没尽心尽力?你爸呢?他干过什么?你现在怪我,是不是有点不公平?”
陈磊沉默了。
我知道,他从小就习惯了我在。 在他的印象里,家里的事就是妈的事。
我回了娘家,哥哥嫂子都劝我:“桂芝,别冲动,女人年纪大了,离了婚不容易。”
我笑着说:“我不怕,我愿意种地、养鸡,哪怕捡瓶子,我也不想再回那个家了。”
在娘家住了几天,我像脱胎换骨一样,有些轻松,有些迷茫,但更多的是自由。
陈志国还是没放弃,各种打电话、托人来劝我。
有一次,他甚至自己来了,带着一个保温桶:“我给你熬了鸡汤,你回来吧。”
我看着他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感觉自己像看着一个失职多年的雇主。
“你知道我这几年吃了多少苦吗?你知道我凌晨几点起床做饭、白天几次给你妈换尿布、晚上给你爸打胰岛素?你从来不问一句。现在你煲一桶鸡汤,就想让我回去?”
他低下头:“我知道我错了,可你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转身进了屋,说:“你回去吧,我不想回那个家了。”
我不是不心软,我只是明白了, 一个人如果在你最苦的时候没陪你,就不配在你轻松的时候分享你的笑。
我曾经是个忍让的妻子,是个尽责的儿媳,是个无怨无悔的母亲。可我现在,只想做我自己。
03离婚的手续,还没办。
陈志国最后一次打电话给我,说:“我妈摔了一跤,医生说得住院。你要是真不回来,我也不勉强你了。”
我愣住了,心里还是揪了一下,但我没有说话。
我知道,我不是无情的人,可我也不是万能的保姆。
人这一生,总得为自己活一回。 我用了三十年成全他们,现在我要用余下的岁月成全自己。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知道,我不怕了。
也许有一天,我会在村头开个小卖部,养几只鸡,种点菜,晒晒太阳,和邻居们闲聊。
也许有一天,我会重新找回那个年轻时为了生活奔波,却依旧笑得灿烂的赵桂芝。
我不是逃避,只是选择了不再委屈。
至于陈志国,他也该学着,怎么做一个真正的丈夫、儿子和父亲了。
生活还在继续,我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