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和馒头都是我们经常食用的面食,两种食品的主要原料都是小麦,而且也都是经过发酵之后制作的,为什么在外观、口感和味道上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
我们都知道,相比馒头来说,面包的用料的确要多一些,除了经过发酵的面粉之外,面包之中还需要添加鸡蛋、油脂、食盐、黄油等辅料,但如果说就是因为这一点点的辅料,就让面包和馒头拉来了如此巨大的差距,实在是令人感觉难以置信,要想彻底弄清楚面包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就必须要弄清楚面包在成形的过程中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将面包和馒头分别掰开,两者内部结构的最大差异就是气孔。
馒头是没有气孔的,内部整体呈现软质结构,而面包之中则是饱含气孔,它的内部结构由多孔气泡壁组成,而这些气孔的形成在要从面包最初放入烤箱时说起。在面包添加的各种辅料之中存在着一定的固体脂肪,这些脂肪会在进入烤箱后逐渐融化。固体脂肪中蕴含空气和水,随着脂肪的融化,气体会溢出,这些气体会与酵母产生的二氧化碳混合膨胀,推动气泡壁胀开。
与此同时,融化的脂肪会滑过面团,覆盖在面筋蛋白、鸡蛋蛋白、以及淀粉之上。
裹上了脂肪,让这些物质的吸水性变差,这可以很好地促进面包内部的结构成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温度的上升,气体会进一步推动气泡膨胀,于是面包整体会迅速膨大,这一切都发生在烘焙的早期阶段,所以当我们开始烘烤面包时会发现,面包的整体成形基本是在早期完成的。当面包内部的温度达到60℃以上时,膨胀便会逐渐减缓,这是因为面包内部的酵母已经被全部杀死了,于是不再会有新的二氧化碳产生。
当温度来到70℃,面包的整体结构已经十分稳定,这都得益于其中的鸡蛋和面筋蛋白,这两种物质变干变硬之后是面包中最重要的结构剂。
此时,另一种变化也要开始了,面包面团中有很多糖,这些糖融化之后会形成糖浆,糖浆在面包内部缓缓流淌,会导致塌陷并形成孔道。在接近80℃的时候,面包内气泡的膨胀终于到达了极限,随着气泡壁的破裂,气体将会大量溢出,此后面包的体积便彻底固定了。
在接近100℃的时候,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和果糖等一些羰基化合物将会产生反应,一种棕黑色的色素产生了,整个面团的颜色都会随之变为褐色,这就是为什么白色面团制作的面包最终会成为褐色的原因。
为什么相比面包的内部而言,面包的外皮往往更脆更亮呢?这是因为在烘焙的过程中会向烤箱内注入蒸汽,其目的是为了保持面包表面的湿润和柔软,这可以延长面包整体的膨胀时间,从而得到更为蓬松的面包。正是因为一直有蒸汽喷入,所以面包外皮的形成时间会延迟,这使得面包的外皮变薄,同时因为蒸汽促进了面包表面的淀粉糊化,所以外皮也就显得又脆又亮了。
这就是面包成形过程中内部所经历的变化了。
表面上看起来,相比馒头,面包只是添加了有限的几种辅料并改变了一下烹饪方式,但就是这些微小的改变,使得面包内部产生了复杂的变化,从而诞生了一种与馒头截然不同的食品。虽然相比馒头,面包有着更丰富的味道和更饱满的口感,但并不意味着面包就一定胜过馒头,不同食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其它食物是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