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饮食方案制订第2步:合理调整热量分配和餐次安排

糖尿病健康管理师 2021-01-15 16:21:09

糖尿病患者饮食方案制订的第一步是学会计算每日所需的大体热量,这部分内容在上一篇文章中已有介绍,具体计算方法是通过身高体重计算出标准体重,并利用体重指数BMI判断出自己的体重属于正常范围,还是消瘦或超重肥胖,然后用标准体重公斤数乘以单位体重所需热量获得每日所需的饮食热量。具体内容这里不再多做赘述,还没有关注了解的糖友可以关注后查阅历史发布文章。

喜欢这样的清淡饮食

既然已经明确了自己每日所需的热量,那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饮食热量的分配。热量的分配方案因人而异,不同的个体,年龄不同,病情不同,身体活跃时间不同,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体力脑力消耗也不同,饮食习惯和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也存在差异,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饮食热量分配和餐次安排的时候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而不是盲目控制,有的人一听说别人早中晚吃多少血糖控制得好,就盲目跟从学样。

清淡饮食和吃肉并不冲突

热量分配最主要的是要把握自己的身体活动及体能消耗规律,最好是结合血糖监测,在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将日常饮食定时定量定餐次(即在固定时间段内进餐,进食量固定、每日餐次固定,最好不要今天吃3餐,明天又安排加餐成为5餐),饮食和运动不规律,血糖控制自然也不规律、不平稳。

晚上饮食清淡一些更好

接下来,以我个人为例来说说我的日常饮食是怎么安排的,大家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考借鉴。我的正餐是一日三餐,一般会在两餐之间进行加餐(上午9:30~10:00之间,下午15:30~16:00之间),加餐食物主要是水果或坚果或者是早餐预留的少许馒头花卷。早餐时间固定在7:00~7:30之间,午餐时间固定在12:15~12:45之间,晚餐时间固定在18:15~18:45之间。

水果加餐

各餐的热量分配主要按照我的体能消耗变化,以及季节夏令和冬令规律走。正常夏令时节热量的分配按照早中晚2:4:4,冬令时节的早中晚三餐按3:4:3,因为我在夏令时节一般都是下午或晚上的运动量相对大一些,而冬令时节由于天气寒冷及雾霾的原因,一般晚上的活动量很小,主要运动量调整在了早餐后和午餐后,我一般都会在餐后1小时左右做一些运动,所以会在早餐和午餐中提前预留一部分热量,适当加餐,不会在饮食总热量之外额外增加热量。我的饮食热量分配是在考虑自身身体活动消耗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

自家做的纯手工臊子面,自然还要配一盘绿菜

糖友们在调整饮食的同时,要尽可能的考虑到运动消耗,把饮食和运动结合起来,健康效益会更高。综合控制,才能达到平稳控糖、安全控糖的目标。身体活动量小的时段,可以将饮食热量适当调低;身体活动量大的时段,可以将饮食热量适当调高,但要保证全天饮食总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在上午和下午这两个大的时间段内,让热量摄入和体能消耗尽可能保持平衡。

喜欢吃面食的糖友记得多吃菜

糖友们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少食多餐,合理分配自己的热量,比如把一天的热量分为10份,早餐2份,加餐1份,午餐3份,加餐1份,晚餐2份,睡前1份。尤其是血糖波动幅度大、餐前或夜间容易发生低血糖以及胃肠消化吸收能力弱的老年患者,更需要优化安排饮食热量。具体要看个人情况,后期我会专门整理有关糖尿病人饮食加餐的内容,看完后或许很多糖友就不再觉得少食多餐是件麻烦事。针对饮食方案制订,后面会陆续分享食材选择、主副食搭配、主食的量等内容,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1 阅读:291
糖尿病健康管理师

糖尿病健康管理师

糖尿病健康管理师,分享防糖、控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