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为什么都喜欢重用奸臣?

琅琊左史 2024-12-13 16:23:47

大奸似忠,大忠似伪。

忠奸本来就没有标准,普通人眼中的奸臣,在皇帝眼中却是忠臣。

忠奸的判定,从来都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盖棺定论。

现在我们读史书,看史书中对奸臣的评价,都是当朝史官或者后朝史官写的,他们基于自己的目的来写评价。

客观公正与否存疑。

一个奸臣的显著特征是阿谀谄媚、陷害忠良、排斥异己、贪赃枉法、祸国殃民,这是普通人对奸臣的认知。

可皇帝毕竟不是普通人,他是九五之尊,他看人的视角和普通人不一样。

作为天之子,他眼中的大臣就是他统御万方的工具,这个工具必须恭顺、好用。

一个大臣如果既恭顺,又能帮皇帝解决问题,那在皇帝眼中就是妥妥的忠臣。

唐玄宗看李林甫、宋高宗看秦桧、嘉靖看严嵩、乾隆看和珅,都是这个看法。

李林甫能帮唐玄宗干累活,秦桧能帮宋高宗和金人议和,严嵩能帮嘉靖干脏活,和珅能帮乾隆捞钱。

能帮皇帝解决问题的大臣,皇帝怎么可能把他当成奸臣,如果皇帝把这些“忠臣”当成奸臣,那皇帝本人岂不是成了昏君。

视角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

奸臣的特点,一个是能力突出,能帮皇帝解决棘手的问题;另一个是善于揣摩上意,能给皇帝提供情绪价值。

皇帝也是人,既然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有好恶、有自尊心。

现代人所谓的情绪价值,古代的皇帝同样需要。

如果整天有一群忠臣围在皇帝身边,皇帝想干啥都不让他干,还天天给他讲一些大道理,烦都要烦死。

想去打猎,不能去,会践踏农田;想出宫游玩,不能去,会耽误国事;甚至跟妃子多睡了几宿都会有老学究跟皇帝讲要清心寡欲……

忠臣会阻止皇帝干一些满足私欲的事情,忠臣对皇帝的要求是必须尽善尽美克忠职守,当好一个皇帝。

还有一些臣子背地里男盗女娼,明面上却要求皇帝要完美无缺,我要是个皇帝,被这么一群伪君子围着,不想当昏君不都不行。

而奸臣就不一样了,奸臣不但不会阻止皇帝发展业务爱好,还会想着法给皇帝找乐子。

皇帝想听好听的,奸臣就专拣好听的说,皇帝想玩好玩的,奸臣就专门给你找好玩的。

皇帝需要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人。

如果这个奸臣既能帮皇帝解决棘手的问题,又能给皇帝提供情绪价值,皇帝怎么会不喜欢他,自然要委以重任,引为腹心。

皇帝就跟女朋友一样,要哄着宠着,只有这样,女朋友才能赏你“雷霆雨露”。

至于你贪点捞点,皇帝不会在乎的,皇上装的是“九州万方”,不在乎这仨瓜俩枣的。

历史上像李世民这种善于纳谏的明君、像朱元璋这种远离奸臣的帝王属于极少数。

大多数帝王都喜欢忠顺、奉承的臣子。

而这大多数帝王都会沦为庸碌之君,甚至是无道昏君。

唐玄宗前贤后愚,连续任用李林甫和杨国忠这些奸臣,酿成了安史之乱。

宋高宗软弱无能,任用秦桧为相,甘愿向金朝称臣,成为偏安之君。

嘉靖帝聪慧自私,他任用严嵩为内阁首辅,直接将大明国力消耗殆尽。

乾隆帝好大喜功,他后期任用和珅为首席军机大臣,四处捞钱,搞得天怒人怨。

奸臣和昏君永远是相伴而生,他们就像磁铁的正负两极一样,互相吸引。

0 阅读:10

琅琊左史

简介: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