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问,一个人的成功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人世间》的作者梁晓声回答:
“我不认为一个人非得成功。好的生活其实应该是稳定而自适的。这个自适我个人就觉得,就是使自己的心性安稳下来,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生活。”
生活的安稳是外部的因素,可能难以主控,但内心的自适是我们可以自己掌控的。
《战胜抑郁》书中总结的“净化法”就是一套通往心灵自适之旅的重要方法,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首先要练习的方法。就像我们要改变居室内的风格,首先要清除、打扫干净屋子,刷新墙壁,然后才搬进合适的家具一样的道理。

01.信息过多变成茧房,让心灵消化不良
我们知道,观念差别是一切的心理问题的“原罪”,亚当偷吃了苹果,知道了“羞愧”,也打开了欲望的盒子;在中国文化里,也以混沌被凿开七窍而死做比喻,当人们开启了庞杂的观念认知,才导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让人口爽”的后果。
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也认识到我们面临的最大心理问题来自欲望的膨胀,当欲望和想法远远超出了自身真实的现实需求,人们意识到了减少观念烦杂带来的混乱和烦恼,才是心灵重启的关键。
但往往说着容易做到难,心很容易被念头带着走,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脑袋更是被各种真实或虚假的信息填满,作茧自缚,导致精神消化不良,各种精神症状也就随即发生。那么,怎么做能实现心灵的极简和净化呢?

02.净化心灵,打扫屋子,迎接新生
《战胜抑郁》一书中提供的“净化法”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简单的练习方法,30天的练习周期,能够真正让心灵得到净化。
它包括一整套自我暗示的心理语言,和有步骤的练习规划,共有六节课,每节五天时间。练习这套净化法可以令我们不再像过去那般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可以说是心灵的一次打扫除尘,让心腾出空间,除旧迎新。
这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能够帮我们破除种头脑的各种习以为常的判断,进行平常心的修炼;让我们重新以正面的心态看待世界,破除之前我们内心里把好和坏截然对立的差别心。它让我们懂得以顺应人性、顺应自然法则的思想看待眼前的世界。

看清世事,心才能突破一直以来旧观念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破茧成蝶。
它的课程主题非常简单,但是非常有效:
如第一课的主题是:我所看到的一切事物,本身不具有任何意义。
你可以环视周遭映入眼帘的事物,随机取材去默念或者说出这句话。比如看到桌子,便说:我所看到的桌子,本身不具有任何意义。
不论是好的、坏的,喜欢的,还是厌恶的。这个练习可以让我们去除对事物的固有观念,以及由此生发的情绪。
当练习几天后,你便会发现神奇的效果。大脑就像擦掉了眼镜上的灰尘般,眼前的世界变得简单和清朗。
(因为篇幅所限,净化法的其他主题和详细介绍及答疑请读者朋友阅读《战胜抑郁》一书的第95-116页)
03.青蛙跳出深井,才能达到自己的海阔天空
有人担心这个训练会不会让人变得冷漠,没有情感?或者让我们不思进取?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果一套心理方法让人失去情感,变得不思进取,他就是违背了自然法则。而生命的自然法则是积极向上的。
练习这套“净化法”,更不会让我们变成一个脱离现实,格格不入的人,而是让我们更懂得包容、尊重和平等,变得更加自由。练习的最终目的是不被旧有的观念所束缚,让我们的头脑像青蛙跳出思维的深井,面向海阔天空的人生。
正如《战胜抑郁》书中说,这个练习并不是要强制改变你所有的思想,而是要训练一颗自由、平常的心,让你懂得转变看法,懂得从正面、健康的角度重新去看。
屋子需要打扫,心灵更需除尘。2025年开始了,何不让我们的心灵也来个大扫除,练习净化法来除旧迎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