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某地为了应对上级考评,向广大市民发送了一条短信。短信的全文只有47个字符,共一句话和一个单位落款,但是内容却很直白。
全文去掉当地名称,内容如下,“当广西12345热线电话或短信邀请您评价工作绩效时,请用满意加油点赞”。
这条短信,既没有尊称,也没有解释,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求让大家打“满意”。当然,发短信让大家参与满意评价,已经是基本操作。很多地方都会发送这样的短信。
特别是在搞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创建等综合性创建活动的时候,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测评指标就是“满意度”。这个满意度是由第三方进行测评的,通过电话、短信、问卷等方式进行测评,一般只会表明来意,然后让大家打分。
为了应对这样的考核,不让自己的工作成绩由于满意度测评低而受到影响,很多地方都会在开始测评前发送这样的短信进行提醒,可谓是“基操”。
这些地方虽然也要大家评价满意,但是对方至少会加一个敬语、加一个尊称,加一个谢谢。比如,“您好,我们正在参加全国创建活动,敬请回答我满意,我清楚”,有的地方还会在短信的后面加个祝福语,什么祝您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但是,这么直白让大家评价满意的,作为几十年体制工作经验的笔者还是第一次见。
当然,或许人家的底气足、信心大,觉得本身工作就做得好,发个短信提醒一下而已。联想我们以前工作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以客气、底下的口吻能不能给一个满意评价。
特别是在之前的驻村时,为了迎接复审,每家每户的走访贫困户,做好解释。当然,去的时候肯定也不是空着手去,而是带着油、米、面,就是为了能够让他们给咱们的工作说上几句好话,多说几个满意。
现在倒好,不解释、不沟通,上来就是啪,给你发一条短信,短信中的要求毫不客气,毫不避讳,直奔主题。
可以想象,这名干部在工作当中肯定也是相当干练,做事情不拖泥带水,不考虑感受,只管达到目的。
这样的做法,狂妄程度可以和这几个地方的做法相比了。
2022年,山东某地的政务评价,只有“满意”按键可以使用,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按键都是失灵的状态。有网友对此做了一首打油诗进行评价,“投诉无门巧设计,光明正大来作弊,行风监督成摆设,满意上演独角戏。”
还有2019年,山东某地在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窗口的评价系统中,选择“不满意”选项时就无法进行提交,而选择“满意”按钮却可以提交。虽然事后解释是“技术故障”,但是到底是设计如此还是技术故障无人知晓。
监督评价本身就是大家的权力,却不让大家运用这些权力,限制大家的表达,本身就是一种欺骗行为。
在网络购物中,很多不法商家为了让自己的好评保持高位,获得更大的利益,推出“好评返现”,“有奖征集”等诱导性不正当竞争行为,有的甚至还会明目张胆威胁、电话轰炸让删除差评。
对此,相关部门还依照不正当竞争法对一些商家进行了严肃处理。
如今,一个公权力的官方部门来搞这个诱导性评价,还如此明目张胆的让大家打满意,确实是让人震惊。
不好好做实自己的工作,反而想着走捷径,对于这样的参评单位就应该直接给予“不合格”评价,移除参评资格,给他打上一个大大的“差评”!
况且,对于政务服务、绩效考评来说,差评最大的意义就是倒逼工作效率的提高、体制机制的改革、服务质量的提升。正是有大家对于政务服务质量的差评,才会诞生出越来越快的办事效率;正是有大家对于营商环境、企业落户等相关程序的差评,才会诞生出“最多跑一次”等工作机制。
假如大家全都是满意,找不到存在的问题,看不见存在的问题,那这个评价体制有什么意义?对于自己的工作还会起到提升的作用吗?对此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获得满意的途径也应该是苦练自己的内功,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不是通过发送诱导性短信、“好评返现”这种蹩脚功夫,做出并不客观的评价,这样的行为就是掩耳盗铃,其最大的作用不是得到“满意”的结果,而是让当地滑天下之大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