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被父母催生的人,大概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多生一个孩子吧,等你们老了就知道了,还是有孩子心里更踏实。”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我们的上一代老人,大部分都是居家养老。到现在的转变已经很大了,但是养儿防老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有一部分老人不愿意面对现实。
农村的王大爷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老伴儿去世以后,现在他就一个人生活。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已经成家立业,孙子、外孙子也好几个了,但是,他并没有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王大爷不爱做饭,他先是跟着大儿子在城里生活,大儿子的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照顾老父亲,夫妻俩个出去上班,就经常把老爷子锁在家里。老爷子很闷得慌,可是,出去车水马龙的,又哪里都不认识。
关键是,大儿媳妇儿很厉害,老爷子在客厅里吸烟,几次都被儿媳妇儿支到阳台上,大冬天的还打开了窗户。儿媳妇儿的态度不好,王大爷能感受得到,不愿意听她借打骂孩子而训斥自己,一堵气去了二儿子的家里。
二儿子家在农村,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但是,他们家是搞养殖的,夫妻两个天天忙得脚跟踢到后脑勺,就算是王大爷想吃一顿饺子,都是一种奢望。
女儿就更不用说了,嫁到了一千多公里之外,自己还生了一个小女儿,才两岁多,这孩子都顾不过来,更别说他这个老头了。王大爷住在哪个家里都不舒服,每天唉声叹气。
再看看王大爷的弟弟,是一个老教师退休,一个月有好几千块钱,只有一个女儿在市里上班,老两口在市里买了一套一居室,冬天就去市里过冬,还可以和女儿、外孙子亲近亲近。夏天,他们就回到农村,种种菜,养养花,身心也非常放松。
弟弟经常对哥哥说:“我就着这么一个女儿,也不能全靠她养老,她也忙,我不能生活自理了,就有两条路,一个是去养老院,一个是请保姆照顾,反正退休金也差不多够了,不麻烦孩子”。
都说养儿防老,这孩子一大堆的老人,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不如有退休金、有存款、有房子的老人过得滋润。
靠儿子、靠女儿,都不如靠自己,养儿防老为什么不那么可靠了呢?我们来分析一下现实生活吧!
第一,孩子们的时间宝贵,不一定有时间照顾父母。
以前,大家都住在农村、小县城,生活节奏很慢,父母老了、病了,基本都是儿女亲自照顾。可是,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也许只有去大城市身临其境才能真正的体会到。
他们一天24小时,急匆匆地吃完早饭去上班,午饭基本都是在公司解决,只有晚上回到家里才能踏踏实实一家人吃个饭。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经历,是很难体会他们的难处的。
有人说,工作重要,老人也很重要啊,如果你请假一个月、两个月、半年,去照顾父母,这样的竞争环境,会把职位给你一直保存吗?
社会淘汰你,根本不会打一声招呼,所以,年轻人紧绷的神经下,也是非常无可奈何的。
第二,孩子的工资,分给父母的那一部分少得可怜。
养儿防老,儿女赡养父母和父母养育儿女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了孩子,我们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给孩子的教育、买房、结婚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甚至是背上巨额的贷款,大约所有的人,一代又一代都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但是,当父母需要儿女赡养的时候,儿女能够拿出多少钱来给父母呢?我想大部分的普通家庭,都是拿不出钱来给父母请专职的保姆,如果父母没有积蓄,没有退休金,老人的晚年生活就是很窘迫的。
因为你的儿女,他们也要养育孩子,还房贷、车贷,也要生活的。所以,有一部分人可能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怎么安排才是最稳妥的呢?
进入晚年生活,我们都希望稳稳当当的,不求锦衣玉食,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幸福。
如何能够让自己的晚年生活不为钱发愁,是我们年轻时候就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为自己准备一份养老保险,也可以定期存储养老基金,还可以购买一些固定资产保值,当然,这一切都是需要我们努力奋斗才能够实现的。
所以,趁着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多赚钱,当我们还不是很老的时候,不要总想着退休,努力可以让生活更甜,也能让我们保持年轻。
互动话题:你会提前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吗?
用户10xxx05
说实在的,老年人的一些不良习惯真不能怪别人,毕竟儿子家不是自己家。对不抽烟的人来说,抽烟真不能算小事,特别是在家里!
用户15xxx82
人生在世真的很难,年轻人被车贷房贷孩子学费等等压得喘不过气,老年人辛苦劳碌一生,到老了还在为养老发愁,都是一个“钱”,牵着人的鼻子走,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
女娲梁守卫
现实的现实就是: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儿女的家却永远不会成为父母的家
洪书生 回复 04-19 23:17
一代还一代罢了。[大笑]